首页 / 古代文学 / 道德经解读

71 大同世界

2025-08-31 12:36 古代文学

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是人类向往不已的大同世界。当然,“大同”是指整个人类文化、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念的大同。小国寡民是世界一体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正如随着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覆灭封建大家族的纷纷瓦解一样,随着传统观念的转变,大国向“小国寡民”过渡势在必然。

小和大、寡和多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小国寡民”社会是经过长期的“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使人类的传统观念根本转变了的社会,是国家已经衰亡了的没有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德治社会。德治社会必须是全世界的,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不能实现德治,“小国寡民”就不能真正形成,所以,“小国寡民”是全世界人民的太平盛世。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国大民广才是大同之世。但是,历史上的国大民广都是封建割据的产物,如罗马大帝国、阿拉伯大帝国、沙俄大帝国等。然而,这些大帝国没有一个是稳固的。这是因为人们皆以功利主义为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欲居天下为己有。因此,国家总是跳不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圈子,天下人民也总是摆脱不掉战争带来的灾难。所以,一味地求多求大,人类的大同世界就永远不可能实现。只有求“小”、求“寡”,才是人类的金光大道。

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车,无所乘之;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什佰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重死:重视生命,畏惧死亡。远徙:向远方迁移、迁居;到远方观光旅游。陈:通“阵”,对阵作战。结绳:内结基因之绳,指通过破译基因密码来获取抗衡大自然的智慧。

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却不去使用,使人民重视生命而不向远方旅游、迁移。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无所使用;虽然有铠甲兵器,却不用来对阵作战。使人们回复到通过内求来获取人生智慧的观念上来。

这充分说明流行于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也就是说,人们由单纯地“向外求”的传统观念转变为以“向内求”为主的道德观念。因为只有向内求才能获得人生所需要的大智大慧、神享受的最佳境界以及身体的健康长寿。有了这一最佳境界,人们就不会再执着于追求外在的声色和名利了。那时,人们需要的是征服自我而不是别人。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甘”、“美”、“安”、“乐”是意动词,即“以```为甘”、“以```为美”、“以```为安”、“以```为乐”,体现的是得道者的幸福观而不是现代人的幸福观。

人民拥有自以为最甜美的食品,最美观的服装,最安适的居所,最欢乐的社会风俗。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体现的是富足的物质生活;“乐其俗”,则体现了完美的社会风俗及文化生活。人们既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又有充实、欢乐、祥和的现实世界,这就是“小国寡民”社会生活的实质内容。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邻国之间可以互相望见,鸡犬之声可以互相听见,但是,国与国之间的人民直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说明本国所产的物质财富完全可以满足本国人民的需求,不须跨国贸易。人们各安本国,各享天产,日作夜息,丰衣足食;人们各修其内,各悦道境,无须出国观光旅游。不求它国财富,不慕它国秀丽山川,有各自欢乐的社会风俗,自然是“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并非说明国家小的如同一个自然村,四周都可以望见,周边国家的鸡犬之声都可以听见,这里强调的只是“邻国”。

另外,“老死”二字说明,人们一心修道,以朴治身,没有劳苦愁烦,不受疾病折磨,自然身体健康长寿,直至自然老化死去。当今世界,有多少人没有遭受疾病的折磨,又有多少人不是在痛苦的呻吟中死去而是自然老化的呢?“小国寡民”社会,充分注重并体现了人生追求的生命的质和量。

“小国寡民”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归结,正如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归结、世界末日是宗教哲学思想的归结一样。“小国寡民”不是“世外桃园”,也不是“乌托邦”,而是人们向往不已并完全可以实现的大同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宗教哲学的共同不足就是缺乏“不言之教”思想。共产主义思想符合老子的天道思想,也是整个人类的共同愿望,但是,脱离了“不言之教”而奢望共产主义也只能是幻想。宗教哲学来源于直觉思维,但是教主们还没有彻悟大道,所以,他们既不能科学地解释道境中出现的各种现象,也不能教人们以科学的方式进入这一境界,而是把于道境中的一切所见所闻归结到上帝身上,并以世界末日论规劝人们把一切托给神,以求来世进入天堂,这正是唯心主义的悲哀。随着“不言之教”在整个世界的推广,宗教的生存地盘必将消失。那时,事实将证明世界末日论是荒谬的。

小国寡民社会是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也必将有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小国寡民社会也不是永恒的,物极必反,人类将会从一个极端(外求)走向另一个极端(内求)。内求的结果必然导致物质文明的衰退和人口的逐渐减少,小国寡民社会将会慢慢地演化为氏族社会。氏族社会将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母系氏族社会还是以内求观念为主导的社会,在这一社会里,妇女在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的家庭事务中比男子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自然会形成以妇女为中心的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的形成,标志着外求观念的形成,其发展方向就是隶社会。人类社会由氏族社会——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朴治社会——小国寡民社会,再到氏族社会。这大概就是老子所说的“周行而不殆”吧。基于这种观点,今人所说的原始社会看来并不一定原始。如果这一逻辑成立的话,人们百思不得其解“史前文明”也就容易理解了。

猜你喜欢

  • 04.人间世:天下二大戒

    天下二大戒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孔子说,天底下有两条大戒律,其一,命也,其一,义也。这两条大戒律,不管出家在家都要遵守。第一条大戒,其一,命也,解释这个命字就很麻烦,不是算八字那个..

    2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千古名将郭子仪

    千古名将郭子仪我们拿历史古人来比,只有唐朝郭子仪一个人做到了。研究郭子仪一生的历史啊,那的确漂亮极了,对人事的处理高明极了,恐怕在《二十五史》里头找不出第二个人。我们历史上讲究一个出将、入相,郭子仪几..

    2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大使难当

    大使难当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匹夫犹未可动也,而况诸侯乎!吾甚栗之。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

    2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中国文化内圣的道统

    中国文化内圣的道统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我们平时修持修养,眼睛喜欢向外面看,耳朵喜欢向外面听,真正修养做到了,眼睛对外见而不见,看到了跟我不相干,用佛学的话来讲,就是内心意识不..

    4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自欺欺人 被人欺

    自欺欺人 被人欺为人使易以伪,为天使难以伪。我们出来做事,假如做大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是为人使,听人家指挥,听命办事,易以伪,还容易做假,还容易有办法推得掉,还可以用手段。明朝末年有一个读书人,叫..

    2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波飞太液心无住

    波飞太液心无住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实自回也;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颜回听了孔子传的方法,一定回去打坐做功夫了,不过文章没有记载。颜回向孔子报告:老师教我的这个方法,我开始上坐时未始得使,很..

    3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心斋

    心斋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颜回跟我们的观念一样,一听就说:老师呀,我家里穷得不得了,不饮酒不吃荤已经几个月了。我这样不是天天吃斋吗?孔子自己也有这个经验,三月而不..

    4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江水东流去不回

    江水东流去不回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颜回说:我拿历史的经验来说明现在的事实。不是我的意见,是古人的意见我取来用而已。历史上很多大臣讲话很有技巧,这是我们应..

    2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内直外曲成而上比

    内直外曲成而上比颜回被孔子当场一骂,有点领悟了: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那么我修道的功夫,修到不表现出来的程度,内在方直而外面曲成,这就中儒家所讲的外圆内方,外面圆融一点,和人家接触和譪一点,里头..

    2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活不长的忠臣

    活不长的忠臣且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以下拂其上者也,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是好名者也。孔子说历史的经验。夏朝的忠臣关龙逢,因为遇到了桀这个暴君,被杀了;纣杀了王子比干,..

    3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皇帝也为难

    皇帝也为难我们看了历史就懂,皇帝面前的一奸一臣,在历史上看来是一奸一臣,在当时看不是一奸一臣,一奸一臣是那么容易看出来的?看出来还叫一奸一臣?所有的一奸一臣在当时做得比忠臣还要好,一奸一臣不是都做坏事..

    2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德荡乎名知出乎争

    德荡乎名知出乎争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孔子对颜回说:且若亦知夫,这几个字看起来毫不相关,好象古文乱七八糟,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并且你也知不知道?且,并且;若,就是你;亦..

    2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道不欲杂

    道不欲杂仲尼曰:嘻,若殆往而刑耳!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这个嘻,应该这样念:嘻孔子拉长了声音幽默颜回。若殆往而刑耳。你去吧,你如果去一定被杀掉,不但教化不了卫灵公,而且你这条命..

    2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颜回想作王者师

    颜回想作王者师孔子的学生,第一了不起的是颜回,庄子就借用孔子与颜回的对话来讲这个故事。颜回有一天向孔子请假,他说我想不当学生了,要离开这里出国去。孔子问颜回要到哪里去?颜回说准备到卫国去。孔子和卫国交..

    3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4.人间世:从谥法说起

    我们再强调一下,《庄子》内七篇是连贯的,第一篇是《逍遥游》,讲人如何解脱,如何变成一个超人。由解脱变成超人以后,说到形而上道的齐物,万物不齐不能平等,《齐物论》讲如何达到形而上的万物齐而平等。然后,才..

    2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3.养生主:随缘世事无挂碍

    随缘世事无挂碍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

    2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3.养生主:神虽王不善也

    神虽王不善也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公文轩见右..

    2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3.养生主: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

    由极高明而归于平凡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上面庄子借用庖丁的嘴,讲自己修养的造诣境界,和处世的方法原则。这里这一段话更重要。但是当我到了一般的杀牛匠那里去看看,牛一来,杀..

    2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3.养生主:技进乎道

    技进乎道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文惠君一赞叹,庖丁释刀,把刀一摆,那姿态比跳舞的还优美,就告诉皇帝:没有什么稀奇,报告陛下,臣之所好者,道也,我真正喜欢的是修道,因为我学道,所以会杀牛..

    2 古代文学 2025-10-19
  • 03.养生主:杀生的艺术

    杀生的艺术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hu)然响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譆,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

    2 古代文学 2025-10-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