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城山记
2025-09-19 16:59
柳宗元文集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1],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2];其旁,出堡坞[3],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4],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5]。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6],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7],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
[1]黄茅岭:在今湖南零陵西南。
[2]睥睨:同埤堄,城上的矮墙。梁欐:屋的正梁。
[3]堡坞:小城堡。
[4]数:密。
[5]造物者:古人指创造万物的上帝。
[6]列是夷狄:排列布置这样的美景在偏远地区。
[7]伎:同技,技巧,此处指小石城山的奇景。
文集,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此文集精选《桐叶封弟辨》《永某氏之鼠》等韩愈文章22篇。望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