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邵南序
2025-09-20 16:20
韩愈文集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1]。董生举进士[2],连不得志于有司[3],怀抱利器[4],郁郁适兹土[5]。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6]!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之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7],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8]?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释】
[1]燕赵:战国时期的燕国和赵国。
[2]董生:董邵南。
[3]有司:在此指主管进士考试的官员。
[4]怀抱利器:形容才能出众。
[5]兹土:指当时能够自己选用官吏的河朔三镇。
[6]矧:况且。
[7]望诸君:指乐毅,战国时燕国名将,曾为燕昭王洗刷耻辱,收复被齐国侵吞的国土,战功赫赫,但是后来却被小人诬陷,被迫逃离燕国归赵,赵国将观津(今河北武邑)作为乐毅的封地,并封其为望诸君。
[8]屠狗者:据有关资料记载,燕人高渐离曾经以屠狗为业,后来挚友荆轲刺秦未遂被杀,高渐离想尽办法再次刺杀秦王,想要为荆轲报仇,但最终也未能成功。这里借高渐离泛指不得志的豪侠义士。
文集,韩愈,字退之,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昌黎(今辽宁义县)是其郡望,故常自称“昌黎韩愈”,后人便称他韩昌黎。他最后的官职是吏部侍郎,后世又称他韩吏部。死后谥“文”,所以又叫他韩文公。此文集精选《原道》《原毁》等韩愈文章27篇。韩愈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韩愈在文学方面,领导了反对骈文,提倡古文的“古文运动”,开创了“以议论人诗”、以散文为诗的独特诗歌风格,奠定了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