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雷海宗杂论集 / 雷海宗

史实,现实与意义

2025-09-20 12:27 雷海宗杂论集

历史学特别注重事实,某年某地会发生一个重要战役,二百年前的某政治家曾在某种情形下作了某一种决议,这都是历史的事实。再如群众暴动,宗教家的牺牲与宣传,哲学家的辩理,文学家的创造,科学家的发现与发明,也是史实。我们在史书中读到这种所谓史实、普通就自信已经知道这些事实,知道历史。但一般人所谓知道究竟能否称为真知?例如《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穆公薨,从死者一百七十七人,这件事实看似很简单,然而我们心中如果只有一百七十七个人为秦穆公殉葬的一个数目的观念与凄惨的情景,那不能说是真正知道这件事;当时的人对此事的看法绝不如此简单。我们必须深切了解古代对于死后的全部信仰,此种信仰如何必然的产生了殉葬的惨酷办法,再由《诗经秦风黄鸟篇》中想象殉葬时的图影,并把这一幅图影在想象中放在当时整个的宗教环境之中,然后这段史实才算在我们心中发生意义,不仅是表面的知道而已;不再是抽象的印象,而成了具体的活的景象。

不只过去的史实如此,目前的现实也同一理。我们每日在报纸上所见到的消息,即或是从头至尾逐字阅读,也未见得我们就真正了解前一天世界各地所发生的一切大事。例如据十月中旬伦敦消息,恐怖分子曾企图谋杀英国外相贝文,一般情绪颇为震动,警探出发,严加戒备。消息简单,没有任何说明,我们的第一个印象,恐怕很容易认为这是英国政治上的一个不合理的波动。笔者不敢说这个看法一定不正确,但英国虽已大不如昔,然而英国的政治尚未发展到以暗杀为手段的程度。所以我们可以假定,想要暗杀贝文的不是反对他的政策的英国人。既不是英国人,唯一可能采此下策对付贝文的恐怕是犹太人。这个推论如果正确,只有犹太人要暗杀贝文的一个模糊印象,仍不能说是明了这段消息。我们必须认识巴力斯坦为三大宗教的公同圣地的根本事实,认识中东地带在近代史上的军略地位,认识第一次大战时期英国由于种种原因所发动的犹太移民政策,认识大英帝国今日非收缩不可的重大苦衷把这种种认识综合为一之后并将那个综合认识放在今日世界大局的适当位置中,然后我们才能说是明白了这段简单消息的真正意义无论谈往事,或讲近事,必须那件事经过我们的心的观察与消化,外物与内心发生一种活的联系,甚至可说外物须变成内心的一部,与我们人格发生不可分的关系,然后外物在我们心中才有意义,无意义的机械知道不能称为真知。由此点言,一切的历史知识与现实认识都是主观的。事实的判断与辨别可以客观,事实的了解与认识必须主观,并且非主观不能算为彻底明了。既然如此,只有抽象的知识是不够的,一个人必须情感发达,想象活跃,经验丰富,方能明了过去与现在。论情感,一个人如果生性冷酷淡薄,除了维持生活最低限度的努力外,全无野心,他可以读破万卷书,仍然不能了解拿破仑的横行,或希特勒的莽干,也不能认识一些南北极探险家的事业。他对这些可以肤浅的知道,但这些在他心中不能发生意义,他根本不能感觉这些究竟是如何的一回事。严格地说,只有我们自己曾经有过的经验,我们才能了解。一个没有经验与拿破仑相同的事业的人,不能了解拿破仑。但如果如此,世间将不能有一个历史家或政论家。由这个严格的观点着想,必须一个亲自经验过人类一切可能的经验的人,方能明了历史或论断世事。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一个人无论能力如何高,机会如何好,也不能把人间一切可能的经验都一一尝试。补救这种不得已的缺憾的,是想象力。我们不是拿破仑,也没有作过近似拿破仑的事,但多数人都有自己的野心、志向与奋斗精神;举一反三,对于拿翁的心情我们应当可以想象得到。我们不出家,也不想出家,但每个人在一生之中总有一次或几次或长或短的时期对人生感觉厌烦,恨不得摆脱一切,一了百了。我们若凭想象力使这种心境重现于自己的心目中,对于释迦牟尼的人格与行为就不难发生同情的了解。许多人没有上阵打仗的经验,但任何人一生之中,尤其幼年,都有过打架的机会,最少见过别人打架,也见过团体竞赛与儿童或真或假的群斗;若运用想象力,我们不难由此而意会过去历史上的战事情景。

但一个人的经验终究有限,不只许多具体的经验我们没有,连类似的经验我们也往往没有。例如一般的中国人大概很难想象一个海战的情景,因为大多数的中国人根本就一生没有见到海洋或搭乘海船的机会,安能想象海战?读书的最大用处也就在此。一个人可以未曾见海,但如果有想象力,可从他人描写海洋与海战的书中使自己的心里浮出一幅海洋图与海战景。一个人亲自经验一切事,是不可能的;但一个人广事涉猎,由他人的经验之谈中想象人生的一切经验,是不太难的。读书当然是作任何学问的必需途径,但要明了历史或观察世局的人尤非多多读书不可,不只数量多,种类也要多。必须无书不读,方能无事不解。否则对于往事与现实的知识容易成为心中的模糊印象,不能成为与自己人格化一的亲切意义。自己人格中完全无有的事,外界发生此类事实,我们也不能了解。历史与时事的彻底认识,可说是一个人自己人格的一种内发的发展。人格的贫富不一,相差可以很大。所以有的人可以明了自己民族全部的历史,并进而与整个人类的发展精神连贯,在想象与意识中化自己为这一切的一部,也可说化这一切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这是最高的历史警觉。然而这始终是理想,没有人能够完全达到,但在知识流通的今日,我们可以把它变为一个追求的目标。反之,有人正如陶渊明由另外的立场所推崇的桃花源人士,不知古,不知今,不知眼前之外尚有世界,他们的宇宙限于现今与此地的一点,对于古往今来的一切全无意识。此种人遍世皆是,未受教育的人当然属于此类,已受教育而过度专一的人,专到本门之外一无所知也一无兴趣的程度的人,也与此相差不多。往古来今的一切,只是每个人的心里乾坤,每人的心中各有乾坤,乾坤的大小就要看心胸的广狭了。

(原载《北平时报》1947年10月19日)

雷海宗(1902—1962):著名历史学家。一九二七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担任教授、系主任等职;一九五二年全国院系调整,调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雷海宗杂论集》是一部全面搜集雷海宗先生学术成就和散杂文的丛书,极具收藏和学术价值。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史学大师,中国历史研究绕不开的先行者,全新整理的文集带我们重回被忽视的“雷海宗时代”。

猜你喜欢

  • 《西方的没落》

    [德]奥斯瓦尔德施本格勒 著 雷海宗 译第一章 起源和景色B、一群高等文化Ⅵ、历史景物与自然景物一个人,不管他生在世界上是为得事业或为得学业的,在他活动的时候或思索的时候,总是警醒的,所以也就是精神集中的..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由翻译史看翻译理论与翻译方法

    由全部人类历史上看,翻译,较大规模较有计划的翻译,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介绍新的思想。无论为什么原因,甲种文字地区认为乙种文字地区有大批的,成套的作品,其中含有甲区的人所急于要吸取的思想,技术与经验,在此..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翻译与注释

    翻译工作的目的,是把外国文字的作品介绍给本国的读者。既然介绍,就要彻底地与负责地介绍,不能只顾自己了却任务,而不问读者能否接受,或能接受到如何的程度。解放以来,大家讨论翻译问题,对不负责的翻译品已经指..

    2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外国史译名统一问题

    我们学习外国史,一个困难就是人名地名与专门名词的不易习惯。译名即或正确与标准化,最少在专名一点上,外国史是较本国史要使读者多费一番脑筋的;而多少年以来,除极少数可说是尽人皆知的名词外,外国史上的人地与..

    2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翻译中的小问题一束

    自清末开始介绍西学以来,国人无论是翻译西文书籍,或根据西文资料从事编著,时常因观念上的认识不清而发生对于文字的误解。有一些误解根深蒂固,几乎可说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传统。另外又有些名词与观念,始终模糊不清..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读高级中学课本《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编写课本,尤其编写中学课本,在很多方面是较比编写专门著作要困难的,因为它在思想性、在科学性、在艺术性方面都同样地有高度的要求,三者缺一不可。由李纯武同志主编的《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和由杨生茂、李纯武两..

    4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评雅斯贝斯著《近现代中的人》

    十九世纪以前西洋虽然变化甚多,但历代都以自己的时代为固定不动的,永久的。十九世纪以下,尤其欧洲大战以下的今日,大家都感到时代有如流沙,顷刻万状;每人无论自己的境遇稳固与否都觉得整个的时代是不稳固的。这..

    5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评赫克尔著《宗教与共产主义:苏俄宗教与无神论研究》

    西方有一句老话,说:英国人或美国人谈话:谈来谈去一定要谈到体育游戏的问题;法国人谈话,谈来谈去一定要谈到女人的问题;俄国人谈话,谈来谈去一定要谈到宗教的问题。英美人或法国人是否如此,我们可不必管;至于..

    2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评道森著《人类行程》

    这本书的副题,自白的很清楚:由史前到最近各民族与大事的表纪,内中包括一个分七段的《世界史对照表》《历史地图》九十六页,与图像六十四幅。编者曾作过《大英百科全书》的一个编辑,对于编作像《人类行程》的一本..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评汤姆孙著《中世纪史》

    由四五世纪至十五世纪间的所谓西洋中古史对于一般略知欧洲古今大势的人仍是一团漆黑或不解之谜。中古一词的不妥对于这点要负不少的责任。中古或中世纪是十五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者所创的名词。那时他们对于过去希腊罗..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评汉译韦尔斯著《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英国韦尔斯著,梁思成等五人译述,梁启超等十人校订,商务印书馆出版。一、序论评论原著与评论译品不同:前者只要对原书着眼就够了;后者却有两层:第一先要将原书的本身审查一下,估它的价值;第二还..

    4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欧洲人的“教名”及一般取名的问题

    有读者问:欧洲人所谓教名是什么意思;对欧洲人一般的取名制度的问题也时常有人口头上或书面上提出,现在作一综合性的解答。我们中国旧日一个人有名又有字,欧洲人只有名而无字。从这一点讲,欧洲人取名的制度比我们..

    4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二十世纪的罗马教廷与帝国主义

    教廷与法西斯之联盟一九一七年的十月革命,是全部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转折点。这个真理,罗马教廷也完全承认,不过它是从反面看问题的。教廷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后的苏联是它的敌人,它认为它自己已在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危..

    5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耶稣会的别动队活动

    耶稣会的反时代工作,把基本上属于封建社会的一个教廷与大一统教会拖入近代社会的一项工作,可分两方面来讲。一、正式成立后不久,耶稣会就公开地与秘密地为开一次宗教大会奔走,最后一个由耶稣会暗中把持之下的大会..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耶稣会——罗马教廷的别动队

    十六世纪在欧洲历史上是所谓宗教改革的时代,在这个运动的激荡之下,罗马教内部产生了一个新的修会,称为耶稣会(Societas Jesu),罗马教最后能得不完全破裂或消灭,主要的是耶稣会活动的结果。近四百年的罗马教,..

    4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近代史上的梵蒂冈与世界罗马教

    今日梵蒂冈与世界罗马教简介本文的目的,是对今日以及全部近代史上以梵蒂冈为中心的世界性的罗马教,作一简单的介绍。文中的史实,一大部分都散见于一般较为详尽的历史书中,无需注明出处;也有的史实是只见于比较专..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有关马克思的两篇文件

    一九二七年纽约国际书店出版了一本《马克思:为人,思想家,革命家》(Karl Marx:Man,Thinker,and Revolutionist)一共汇集了十七篇文字,对于马克思的为人、思想与活动作了一个概括的介绍。其中有两篇,我们下面..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周论》发刊词

    在刊物已经很多的今日,又出一个新的刊物,似乎当有充分的理由向社会说明。今日的中国,今日的世界,都处在政治兴趣特别浓厚的时代,刊物的众多也就是由于此种兴趣。政治兴趣使人热烈,使人动感情,使人把热烈的感情..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时代的悲哀

    今日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大的动乱时代,到处都是问题,每一个问题又好似都没有妥善的解决方案,以致人心普遍的不安,被一种莫可名状的忧虑心理所笼罩,一若非常的大祸随时就要临头的模样。但我们若随便找一个警觉性锐敏..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 五四献言

    民国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大学及其他首都各校的学生三千余人所举行的游行示威,就动机与结果言,有双重的意义:一为爱国运动,一为新文化运动。时间虽已过了二十九年,我们今日纪念五四,不仅是例行故事的纪念,就那双..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