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燕郊集 / 俞平伯

教育论

2025-05-11 13:03 燕郊集

我不是学教育的,因此不懂一切教育学上的顽意儿。正惟其不懂,所以想瞎说,这也是人情。有几个人懂而后说呢?怕很少。这叫饭店门口摆粥摊,幸亏世界上还有不配上饭店只配喝碗薄粥的人。我这篇论文,正为他们特设的,我自己在内不待言了。

既不曾学教育,那么谈教育的兴味从那里来的呢?似乎有点儿可疑。其实这又未免太多疑,我有三个小孩;不但如此,我的朋友也有小孩,亲戚也有小孩;不但如此,我们的大街上,小胡同口满是些枝枝桠桠咭咭的小孩子,兴味遂不得油然而生矣。兴味或者应改说没有兴味才对。

我不是喜欢孩子的人,这须请太太为证。我对着孩子只是愁。从他们呱呱之顷就发愁起,直到今天背着交叉旗子的书包还在愁中。听说过大块银子,大到搬弄维艰的地步就叫做没奈何。依我看,孩子也者和这没奈何差杀不多,人家说这活该,谁叫你不去拜教育专家的门。(倒好像我常常去拜谁的门来。)

自己失学,以致小孩子失教,已经可怜可笑;现在非但不肯努力补习,倒反妒忌有办法的别人家,这有多们卑劣呢!不幸我偏偏有卑劣的皮气,也是没奈何。

依外行的看法,理想的教育方策也很简单,无非放纵与节制的谐和,再说句老不过的话,中庸。可惜这不算理论,更不算方法,只是一句空话罢了,世间之谐和与中庸多半是不可能的。真真谈何容易。我有一方案,经过千思万想,以为千妥万当的了,那里知道,从你和他看来,还不过是一偏一曲之见,而且偏得怪好笑,曲得很不通,真够气人的。

况且,教育假使有学,这和物理学化学之流总归有点两样的。自然科学的基础在试验,而教育的试验是不大方便的,这并非试验方法之不相通,只是试验材料的不相同。果真把小孩子们看作养气,磷块,硫黄粉这是何等的错误呢。上一回当,学一回乖,道理是不错;只在这里,事势分明,我们的乖决不会一学就成,人家却已上了一个不可挽回的大当,未免不值得呢。若说这是反科学,阿呀,罪过罪过!把小孩子当硫黄粉看,不见得就算不反科学。

谁都心里雪亮,我们的时代是一切重新估定价值的时代,除旧布新,正是必然之象,本不但教育如此,在此只是说到教育。我又来开倒车了,楚则失之,而齐亦未为得也。譬如贸贸然以软性的替代硬性的教育未必就能发展个性,(说详本论下)以新纲常替代旧纲常,更适足自形其浅薄罢了。然而据说这是时代病,(病字微欠斟酌,姑且不去管它。)我安得不为孩子担心。又据说时代是无可抵抗的,我亦惟有空担心而已。我将目击他们小小的个性被时代的巨浪奥伏赫变矣乎。

正传不多,以下便是。我大不相信整个儿的系统,我只相信一点一滴的事实,拿系统来巧妙地说明事实,则觉得有趣,拿事实来牵强地迁就系统,则觉得无聊。小孩之为物也,既不能拿来充分试验的,所以确凿可据的教育理论的来原,无论古今中外,我总不能无疑,恐怕都是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想出来的顽意儿。至于实际上去对付小孩子,只有这一桩,那一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除此似并无别法。只要是理论,便愈少愈好,不但荒谬的应该少,就是聪明的也不应该多。你们所谓理论,或者是成见的别名。想必有人说,你的就事论事观岂不也是理论,也许就是成见罢?我说:真有你的。成见呢人人都有,理论呢未必都配,否则我将摇身一变而为教育专家,犹大英阿丽斯之变媚步儿也。(见赵译本)

十八年三月十六日。

散文杂论集。俞平伯著。1936年8月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被列为“良友文学丛书”之一。收文章31篇,没有序跋文字,书末附译稿《长方箱》(美国爱伦·坡作)。收入集中的杂论性文字不少,如《读〈毁灭〉》、《论教育》、《〈东京梦华录〉所载说话人的姓名问题》、《论作曲》、《论研究保存昆曲之不易》等等。但也有《春来》、《赋得早春》、《进城》、《元旦试笔》、《秋荔亭记》、《人力车》一类的散文。序跋文字则有《秋兴散套依纳书楹谱跋》、《脂砚斋评石头记残本跋》、《葺芷缭衡室读诗札记序》、《三槐序》、《积木词序》等等。此书为俞平伯散文中论的成分加强之开始,所以写于1923年的《读〈毁灭〉》便为全书第一篇,其他则多写于20年代末及30年代初,较长的几篇议论性文字,均在书中。俞平伯的抒情、叙事、描写的散文,往往加入议论,这种笔调,造成了特有的涩味,很耐咀嚼。用这种笔调写成杂文,写成议论文,写成学术性的杂论,自然能别具一格。在《燕郊集》中,论的成份加强,学术性文字加多,开后来鲜俞平伯古典文学研究论文撰写之先河,是有成就的。当年,周作人为俞平伯的《杂拌儿之二》写的序言中,曾说:“平伯那本集子里所收的文章大旨仍旧是‘杂’的,有些是考据的,其文词气味的雅致与前编无异,有些是抒情说理的,如《中年》等,这里边兼有思想之美,是一般文士之文所万不能及的。”恐怕这用来说《燕知草》中的文字,依然合适。用雅致的文词撰写考据的、议论的文字,是俞平伯杂论的特色,加以他知识渊博,学有家传,成功是不待言的。后来,俞平伯专心去写《红楼梦》及其他古典文学的学术论文,取得突出成就,正是俞平伯散文发展的必然趋向。《燕郊集》是俞平伯30年代一个重要的、有代表性的文集,抗战期间在后方曾重印,可惜流传不多。解放后一直没有再印过;

猜你喜欢

  • 长方箱

    美国哀特格爱伦坡作(Edgar Allan Poe)吾庐译稿几年前,我在一只漂亮的小邮船独立号上买了票,从南卡罗林那的却而司顿到纽约城,船主是哈代。天气好的话,我们预备在那月(六月)十五号开船。十四那一天,我上船去..

    9 燕郊集 2025-05-11
  • 许闲若藏同人手钞临川四梦谱跋

    曲乃乐府之一体。尝谓元杂剧与《琵琶记》实为双绝,得临川四梦鼎足而三,遂成一代之文章,余耽之有年矣。闲若表弟喜有同嗜,遇鸳湖陈君延甫年六十余,精研剧曲数百折,绰有渊源,而吾侪所肄才什之一二耳。居尝叹其浩..

    8 燕郊集 2025-05-11
  • 癸酉年南归日记

    二十二年九月九日晨六时半,别父母启程。七时十五分开车占两上铺,同室缪老八十余岁,彼后移至邻室。过津后始来一客,乃津盛锡福帽庄派至上海赛会者,人颇朴实。车上遇半农叔平。下午室内颇闷热,殊无聊。五时余抵德..

    8 燕郊集 2025-05-11
  • 积木词序

    春来无日不风。一日风又大作,天地玄黄,室中飞尘漠漠若无居人,忽有来款者,声甚急,启视之,则吾友顾君羡季也,以其新著《积木词》属序于余。羡季与余同学于北京大学,著有《无病》《荒原》《留春》词草,足以卓尔..

    6 燕郊集 2025-05-11
  • 三槐序

    舍下无槐,(洋槐不算)而今三之。曰古槐书屋,自昔勿槐,今无书。屋固有之,然弃而不居者又五年,值归省,乍一顾其尘封耳。庭中有树,居其半,荫及门,而宜近远之见,本胡同人呼以大,不知其为榆也,亦不知其为俞也..

    7 燕郊集 2025-05-11
  • 葺芷缭衡室读诗札记序

    札记本无序,亦不应有,今有序何?盖欲致谢于南无君耳。以何因由欲谢南无耶?请看序,以下是。但勿看尤妙,故见上。《梦释》其二十二(节文)十九年十二月十九日四时半清华园【遇】在北京,好像家中有祭祀之事,长亲..

    8 燕郊集 2025-05-11
  • 脂砚斋评石头记残本跋

    此余所见《石头记》之第一本也。脂砚斋似与作者同时,故每抚今追昔若不胜情。然此书之价值亦有可商榷者,其非脂评原本乃由后人过录,有三证焉。自第六回以后,往往于钞写时将墨笔先留一段空白,预备填入朱批,证一。..

    5 燕郊集 2025-05-11
  • 秋兴散套依纳书楹谱跋

    东篱此套一名秋思,即《中原音韵》评为万中无一者,为元人套数之冠,久有定论矣。而百年以降清奏不作,良足惜也,顷检叶谱,(其正集卷三)将欲和以鼓笛,聆其曲折,虽非弦索九宫之旧,亦先代遗声之幸存者也。惟叶谱..

    5 燕郊集 2025-05-11
  • 谷音社社约引言

    夫音歌感人,迹在微眇。涵咏风雅,陶写性情。虽迹近俳优,犹贤于博弈,不为无益,宁遣此有涯。然达者观其领会,则亦进修之一助也。故诗以兴矣,礼以立矣,终曰成于乐;德可据也,仁可依也,又曰游于艺;一唱而三叹,..

    7 燕郊集 2025-05-11
  • 为何经海募款启

    尝闻擅场识曲,岂独桓伊,思旧感音,何须向秀。曲师何君经海,生长鹂坊,久羁燕市,垂髫辛苦,下世畸愁。观其引吭转声,抑扬可法,拍檀弄笛,宛转有情,而饥驱软尘,唯堪一饱,栖根幽壑,难得伸眉。重以旧京日莫,霓..

    8 燕郊集 2025-05-11
  • 论研究保存昆曲之不易

    世或谓昆曲为雅音非也,以昆曲为古音亦非也,以昆曲为国乐亦非也。雅乐不存久矣。唐代所用之燕乐,胡乐也,其宫调则苏婆之琵琶也,而词曲者燕乐之余,而昆曲者词曲之末也。北曲兴而词亡,磨调盛而北曲亦衰。今之昆腔..

    7 燕郊集 2025-05-11
  • 玉簪记寄弄首曲华字今谱不误说

    前十余年《集成曲谱》行世,为通行昆曲工谱中最大之结集,其有益于昆曲之保存甚大,其校正伶工俗谱处亦多精当处,非浅学所敢平议。然亦有今谱本不误,而彼依古谱校正之后而反误者,则千虑之失也。兹举传唱已久之《琴..

    7 燕郊集 2025-05-11
  • 论作曲

    作曲之道,盖难言矣。余谬任词曲一科,与诸生相聚者经年,今且别矣,爰书数言为临歧之赠,亦瞽说也,以野人芹炙视之而已。古今论作曲之文众矣,然而片言居要惬心贵当者,以愚固陋,未之见也。夫大雅弘达亦有所隐耶?..

    9 燕郊集 2025-05-11
  • 词课示例

    清华大学属课诸生以作词之法,既诺而悔之,悔吾妄也。夫文心至细,文事至难,余也何人,敢轻于一试,误人子弟哉。为诸生计,自抒怀感,斯其上也,效法前修,斯其次也,问道于盲,则策之下者耳。然既诺而悔之,奈功令..

    8 燕郊集 2025-05-11
  • 《东京梦华录》所载说话人的姓名问题

    此见于本书卷五京瓦伎艺条下,其文殊不易读,有许多疑点。顷见《学文》第一期孙君楷第一文,言说话人家数甚备,为迩来论小说一佳构,但所引此节,句读与平常读法迥异,似有错误。兹先钞孙君所引如下:讲史李慥杨中立..

    8 燕郊集 2025-05-11
  • 闲言

    非有闲也,有闲岂易得哉?有了,算几个才好呢?或曰:暇非闲,解铃还仗系铃人,而乌可多得。夫闲者何也?不必也,试长言之,不必如此而竟如此了也。天下岂有必者乎?岂有必如此必不可如彼者乎?岂有必如彼必不可如此..

    7 燕郊集 2025-05-11
  • 秋荔亭记

    池馆之在吾家旧矣,吾高祖则有印雪轩,吾曾祖则有茶香室,泽五世则风流宜尽,其若犹未者,偶然耳。何则?仆生猪年,秉鸠之性,既拙于手,又以懒为好,故毕半生不能营一室。弱岁负笈北都,自字直民而号屈斋,其形如弄..

    6 燕郊集 2025-05-11
  • 元旦试笔

    从前在大红纸上写过元旦举笔百事大吉之后,便照着黄历所载喜神方位走出去拜年。如今呢?如今有三条交错重叠的路,眼下分明。第一指路箭正向着亡国。以神洲有限之膏腴,填四海无穷之欲壑,菁华已竭,褰裳去之,民尽为..

    7 燕郊集 2025-05-11
  • 进城

    公共汽车于下午五时半进城去。圆明园是些土堆,以外,西山黯然而紫,上面有淡薄橙色的晕,含着一轮寒日。初冬,北地天短,夕阳如箭,可是车儿一拐,才背转它,眼前就是黄昏了。海甸镇这样的冷落,又这样的小,归齐只..

    7 燕郊集 2025-05-11
  • 国难与娱乐

    日前与某居士书曰:看云而就生了气,不将气煞了么?可见看云是很容易生气的。此文不作自己以及他人之辨解云。单是东师入沈阳足以成立国难的,有九一八的《北晨》号外为证,其大字标题曰,国难来矣,洵名言也,国难于..

    7 燕郊集 2025-05-1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