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孟子 / 孟子

卷一 梁惠王章句上

2025-06-11 14:25 孟子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鴈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

孟子见梁襄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王笑而不言。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曰:“否。吾不为是也。”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曰:“可得闻与?”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曰:“楚人胜。”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文集。战国孟轲及其弟子撰。十四卷。轲字子舆,战国邹邑(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后人子思门人。历游诸国,曾任齐宣王客卿。晚年退居讲学,与弟子著书。《孟子》所录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思想学说、个性修养。基本思想是继孔子,排杨、墨,主张力行仁政,恢复井田,省刑薄赋,停止攻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严君子小人之分、劳心劳力之别。从人性善出发,重视主观精神作用。多以对话形式论辩明理,由《论语》的语录体发展为长篇巨制。气势磅礴,感情奔放。常以排比句法增强逻辑推理色彩,雄辩有力。惯用比喻,形象鲜明。善设机关,引人人彀,步步紧逼,波澜壮阔。赵注释句,保存汉人旧说。疏解释赵注。朱熹以为疏为邵武士人作,《四库全书总目》亦疑非出孙爽之手,有《十三经注疏》本。南宋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均可参考。

猜你喜欢

  • 卷一百九十九

    卷199_1 【临河客舍呈狄明府兄留题县南楼】岑参黎阳城南雪正飞,黎阳渡头人未归。河边酒家堪寄宿, 主人小女能缝衣。故人高卧黎阳县,一别三年不相见。 邑中雨雪偏著时,隔河东郡人遥羡。邺都唯见古时丘, 漳水还如..

    4 全唐诗 2025-07-28
  • 卷一百九十八

    卷198_1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岑参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西郊候中..

    3 全唐诗 2025-07-28
  • 卷一百九十七

    卷197_1 【读后汉逸人传二首】张谓子陵没已久,读史思其贤。谁谓颍阳人,千秋如比肩。 尝闻汉皇帝,曾是旷周旋。名位苟无心,对君犹可眠。 东过富春渚,乐此佳山川。夜卧松下月,朝看江上烟。 钓时如有待,钓罢应忘..

    3 全唐诗 2025-07-28
  • 卷一百九十六

    卷196_1 【元次山居武昌之樊山,新春大雪,以诗问之】孟彦深江山十日雪,雪深江雾浓。起来望樊山,但见群玉峰。 林莺却不语,野兽翻有踪。山中应大寒,短褐何以完。 皓气凝书帐,清著钓鱼竿。怀君欲进谒,谿滑渡舟..

    4 全唐诗 2025-07-28
  • 卷一百九十五

    卷195_1 【听莺曲】韦应物东方欲曙花冥冥,啼莺相唤亦可听。乍去乍来时近远, 才闻南陌又东城。忽似上林翻下苑,绵绵蛮蛮如有情。 欲啭不啭意自娇,羌儿弄笛曲未调。前声后声不相及, 秦女学筝指犹涩。须臾风暖朝日..

    4 全唐诗 2025-07-28
  • 卷一百九十四

    卷194_1 【长安道】韦应物汉家宫殿含云烟,两宫十里相连延。晨霞出没弄丹阙, 春雨依微自甘泉。春雨依微春尚早,长安贵游爱芳草。 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贵游谁最贵, 卫霍世难比。何能蒙主恩,幸遇边尘..

    4 全唐诗 2025-07-28
  • 卷一百九十三

    卷193_1 【咏玉】韦应物乾坤有精物,至宝无文章。雕琢为世器,真性一朝伤。 卷193_2 【咏露珠】韦应物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 卷193_3 【咏水精】韦应物映物随颜色,含空无表里。持来向..

    3 全唐诗 2025-07-28
  • 卷一百九十二

    卷192_1 【登高望洛城作】韦应物高台造云端,遐瞰周四垠。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 河岳出云雨,土圭酌乾坤。舟通南越贡,城背北邙原。 帝宅夹清洛,丹霞捧朝暾。葱茏瑶台榭,窈窕双阙门。 十载构屯难,兵戈若云屯..

    4 全唐诗 2025-07-28
  • 卷一百九十一

    卷191_1 【有所思】韦应物借问堤上柳,青青为谁春。空游昨日地,不见昨日人。 缭绕万家井,往来车马尘。莫道无相识,要非心所亲。 卷191_2 【暮相思】韦应物朝出自不还,暮归花尽发。岂无终日会,惜此花间月。 空馆..

    3 全唐诗 2025-07-28
  • 卷一百九十

    卷190_1 【期卢嵩,枉书称日暮无马不赴,以诗答】韦应物佳期不可失,终愿枉衡门。南陌人犹度,西林日未昏。 庭前空倚杖,花里独留樽。莫道无来驾,知君有短辕。 卷190_2 【任洛阳丞,答前长安田少府问】韦应物相逢..

    4 全唐诗 2025-07-28
  • 卷一百八十九

    卷189_1 【李五席送李主簿归西台】韦应物请告严程尽,西归道路寒。欲陪鹰隼集,犹恋鶺鴒单。 洛邑人全少,嵩高雪尚残。满台谁不故,报我在微官。 卷189_2 【送崔押衙相州(顷任内黄令)】韦应物礼乐儒家子,英豪燕..

    2 全唐诗 2025-07-28
  • 卷一百八十八

    卷188_1 【寄柳州韩司户郎中】韦应物达识与昧机,智殊迹同静。于焉得携手,屡赏清夜景。 潇洒陪高咏,从容羡华省。一逐风波迁,南登桂阳岭。 旧里门空掩,欢游事皆屏。怅望城阙遥,幽居时序永。 春风吹百卉,和煦变..

    3 全唐诗 2025-07-28
  • 卷一百八十七

    卷187_1 【城中卧疾,知阎、薛二子屡从邑令饮,因以赠之】韦应物车马日萧萧,胡不枉我庐。方来从令饮,卧病独何如。 秋风起汉皋,开户望平芜。即此吝音素,焉知中密疏。 渴者不思火,寒者不求水。人生羁寓时,去就..

    3 全唐诗 2025-07-28
  • 卷一百八十六

    卷186_1 【拟古诗十二首】韦应物辞君远行迈,饮此长恨端。已谓道里远,如何中险艰。 流水赴大壑,孤云还暮山。无情尚有归,行子何独难。 驱车背乡园,朔风卷行迹。严冬霜断肌,日入不遑息。 忧欢容发变,寒暑人事易..

    5 全唐诗 2025-07-28
  • 卷一百八十五

    卷185_1 【鞠歌行(以下见《文苑英华》)】李白丽莫似汉宫妃,谦莫似黄家女。黄女持谦齿发高, 汉妃恃丽天庭去。人生容德不自保,圣人安用推天道。 君不见蔡泽嵌枯诡怪之形状,大言直取秦丞相。 又不见田千秋才智不..

    5 全唐诗 2025-07-28
  • 卷一百八十四

    卷184_1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李白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已成。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 喘息餐妙气,步虚吟真声。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 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松雪窗外晓,池水阶下明。 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

    5 全唐诗 2025-07-28
  • 卷一百八十三

    卷183_1 【越中秋怀】李白越水绕碧山,周回数千里。乃是天镜中,分明画相似。 爱此从冥搜,永怀临湍游。一为沧波客,十见红蕖秋。 观涛壮天险,望海令人愁。路遐迫西照,岁晚悲东流。 何必探禹穴,逝将归蓬丘。不然..

    5 全唐诗 2025-07-28
  • 卷一百八十二

    卷182_1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李白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 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 郎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幸逢禅居人,酌玉坐相召。 彼我俱若丧,云山..

    3 全唐诗 2025-07-28
  • 卷一百八十一

    卷181_1 【安州应城玉女汤作(《荆州记》云有玉女乘车投此泉)】李白神女殁幽境,汤池流大川。阴阳结炎炭,造化开灵泉。 地底烁朱火,沙傍歊素烟。沸珠跃明月,皎镜函空天。 气浮兰芳满,色涨桃花然。精览万殊入,..

    2 全唐诗 2025-07-28
  • 卷一百八十

    卷180_1 【登锦城散花楼】李白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 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卷180_2 【登峨眉山】李白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3 全唐诗 2025-07-2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