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丽国新雕大藏校正别录 / 佚名

高丽国新雕大藏挍正别录卷第四

知凾 东方最胜灯王陀罗尼经 闍那崛多 译

正经六纸杂呪三纸此经丹藏即云东方最胜灯王如来经经初有归敬辝者是也按开元录此经前後四译三存一失即东晋失译名为陀罗尼章句经或无章字者是第三译而一失本也今此崛多译宋本与丹名既不同文亦有异丹文大多倍宋本而有余则未知孰是真本经耶今以丹本经首有归敬辝者为崛多真本耳此宋本经文古语质似非崛多之译又文中数云陀罗尼句即恐此经是失本陀罗尼句经宋藏失崛多译而得彼失本经见经中有最胜灯王之言遂认为崛多译灯王经耳不然何一人之译而有名题始末之殊广略质文之异耶今且双存欲令四译广具矣因书其意伏俟明哲。

知凾 最胜灯王如来经(丹本) 闍那崛多译

此经此本宋藏失之今得丹藏而编入云又为看旧宋本藏者具录其经于左。

我闍那崛多 归命大智海 毗卢遮那佛

东方最胜灯王如来经    知(丹)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等 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无量百千菩萨众复有无量天人众等所谓大梵天王帝释天王四大天王所谓提头頼吒天王毗娄勒叉天王毗娄博叉天王毗沙门天王功德大天为首等有八万四千诸天众那耶耶大将为首入部鬼神大将复有五百鬼子母及诸眷属如是等无量天人世众左右围绕尒时去此佛刹百千亿佛刹过已东方有一佛刹名无边华世界彼世界中有一佛名[宋-木+取]胜灯如来多他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陁现在逍遥说法彼如来於彼世界遣二菩萨来此娑婆世界一名大光菩萨二名甘露光菩萨言汝等二菩萨往向娑婆世界彼有一佛名释迦牟尼多他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陁为彼释迦牟尼多他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陁将此陁罗尼章句说为诸众生故安乐故功德故增益故名闻故生力故随所意行故受安乐故不扰乱故不杀众生故拥护故而说呪曰。

多(上)絰(地也反)他 优波[怡-台+差]泥 覩[怡-台+差]泥罗叉[少/兔]瞿波多(上)曳波罗闍婆[(止/天)*(企-止+米)]闍(上)婆(上)[(止/天)*(企-止+米)]闍婆[(止/天)*(企-止+米)] 摩(上)诃闍婆[(止/天)*(企-止+米)] 闍婆楞 伽帝闍婆[(止/天)*(企-止+米)] 闍婆梨尼摩诃闍婆梨尼 闍婆罗木企 娑利 摩娑 利阿迦(上)[(止/天)*(企-止+米)] 摩迦(上)[(止/天)*(企-止+米)] 阿(上)企(音溪)摩(上)企那(上) 企娑(上)婆[(止/天)*(企-止+米)] 摩诃娑婆[(止/天)*(企-止+米)] 三婆离 郁句目句 三摩帝 摩诃三摩帝帝三摩帝 摩诃三摩帝 摩诃闍婆[(止/天)*(企-止+米)]娑曳娑罗弥 目句奢 弥摩诃奢弥 三摩弟 摩诃三摩弟三目避 毗目避阿罗细 摩诃阿罗细 摩那(上)细 摩那细 摩那细 啼卑底 莎婆呵

尒时彼二菩萨受持此陁罗尼已譬如壮士屈申臂顷如是如是菩萨没身从彼无边华世界至舍卫城只树给孤独园中现时菩萨至释迦牟尼多他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陁边到已顶礼佛足围遶三帀即住一面住已彼菩萨白佛言世尊去此佛刹过八千亿佛刹东方有一世界名无边华彼世界中有一佛名[宋-木+取]胜灯多他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陁现在逍遥为他说法彼婆伽婆[宋-木+取]胜灯如来多他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陁遣我等至此娑婆世界彼[宋-木+取]胜灯佛问讯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气力安不复作是言世尊无有扰乱徒众或比丘众比丘尼众优婆塞众优婆夷众或有人或非人或天或龙或夜叉罗刹或大鬼将或鸠盘茶或鸠盘神将或富单那或毗舍闍或饿鬼或虚妄鬼或蜈蚣或毒虵或蝮蠍或杂毒虫等或阿修罗罗睺罗伽或娑乹陁鬼或痟渴鬼或闷绝鬼或病鬼或蛊道或死屍或一日热病二日三日四日热病或自余种种所扰乱鬼病不为扰乱也而[宋-木+取]胜灯如来遣我等将此陁罗尼呪来为诸众生利益故为养育众生故为增长功德故增长威德故增色故出名闻故增力故随意所受乐故随所受安乐故不扰乱故为拥护故而说前呪。

尒时世尊告长老阿难言阿难汝受持此陁罗尼章句受已为他解说宣通流布阿难佛出世难闻难值此陁罗尼章句复甚难闻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此陁罗尼者或读或诵或为他说显扬彼人火不能烧刀杖不能伤诸毒不能害县官不能杀梵天不恚彼人七世恒知宿命阿难此陁罗尼章句过去七十七亿诸佛所说若有人毁谤此呪者即是毁谤彼等诸佛若有鬼神不敬重此呪者或与我夺某甲威力者或已呪夺不还者彼鬼神头破作七分。

尒时阿逸多菩萨从座而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而白佛言世尊我亦说陁罗尼章句为众生受利故得增益故增功德故增威力增色增名闻故增力故随行受乐故随所行受助乐故不扰乱故不杀害故拥护故而说呪曰。

多(上)絰他 頞帝 跋帝 那(上)帝俱(上)那(上) 帝阿迦跋帝 波罗毗跋帝 兜娄迷 侯留留迷 安那迦细 波(上)那(上)迦(上)细迦(上)细摩诃迦细阿[少/兔]多 波(上)罗细毗 佉只 摩诃佉只斯茶比 多茶比 奚离(上) 弭离(上)底离(上)尸离(上)覆施摩诃覆施 覆覆施 覆奢跋帝 莎婆呵

尒时佛告长老阿难言汝受此陁罗尼章句恒常受持读诵为他解说宣通流布阿难佛出於世难可值遇闻此陁罗尼复倍甚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亦能受持此陁罗尼受已能持读诵能为他人宣通解说彼人能知未来十四世事阿难此陁罗尼章句过去八万四千亿诸佛所说若有人毁谤此陁罗尼不信行者彼人则为毁谤过去诸佛是人则为背舍诸佛若有众类夺我某甲精气或夺已不还是人亦得如是罪过。

尒时文殊师利童子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而白佛言世尊我亦说陁罗尼章句为众生利益故安乐故增长功德故增长威德故增长色故增长名闻故增长力故随意受乐故随行受安乐故不扰乱故不杀害故守护故而说呪曰。

多(上)絰他阿(上)嗘摩(上)嗘那佉罗细那祁尼那伽萨[(止/矢)*(企-止+米)] 婆罗尼[(止/天)*(企-止+米)] 遮嗘[(止/天)*(企-止+米)] 遮嗘罗跋帝 旃茶[(止/天)*(企-止+米)]旃茶(上)罗跋帝 闍(上)嗘[(止/天)*(企-止+米)]闍嗘罗跋帝禅地[(止/天)*(企-止+米)] 禅地罗?帝 莎婆呵

尒时佛告长老阿难阿难汝受此陁罗尼恒常受持读诵为他解说宣通流布阿难佛出世难闻此陁罗尼复倍甚难若有人能受持此陁罗尼复倍为难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此陁罗尼受已能持读诵能为他人宣通解说彼人能知未来七世之事阿难此陁罗尼章句过去九十亿诸佛所说若有人毁谤此陁罗尼不信行者彼人则为毁谤彼过去诸佛是人则为舍彼诸佛若有众类夺我某甲精气夺已不还是人亦得如是罪过尒时释迦牟尼多他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陁告诸比丘言诸比丘我今亦说陁罗尼章句为利益众生故安乐故增长功德故增长威德故增长色故增长名闻故增长力故随意受乐故随行受安乐故不扰乱故不杀害故守护故而说呪曰。

多(上)絰他 阿知(上)跋知(上)那(上)知(上)俱(上)那(上)知(上)迦(上)那(上)知(上)吒罗跋泥 恀罗跋泥 覩多罗曳(上)阿罗(上) 婆枳吒(上)枳吒(上)茶枳罗娄迷 呼卢迷 娑(上)[(止/天)*(企-止+米)] 摩诃娑[(止/天)*(企-止+米)]荖迷 摩诃荖迷 利[(止/天)*(企-止+米)] 娄梨[(止/天)*(企-止+米)]嗘[(止/天)*(企-止+米)] [日*旨][(止/天)*(企-止+米)] 嗘(虚尓反)[(止/矢)*(企-止+米)]寐[(止/矢)*(企-止+米)]伊(上)[(止/天)*(企-止+米)] 尸[(止/天)*(企-止+米)] 尸[(止/天)*(企-止+米)] 尸尸利尸罗跋知(上)阿(上)滞 婆(上)滞 那(上)滞俱(上)那滞 頞那(上)跋帝波那(上)跋帝阿迦细摩迦细迦细 迦娑(上)迦细颇细 颇娑(上) 颇细 摩诃颇娑(上)颇细 伊(上)泥寐泥 多恀 多恀波多恀多婆多恀 莎婆诃

尒时佛告长老阿难阿难汝受此陁罗尼恒常受持读诵为他解说宣通流布阿难佛出世难闻此陁罗尼复倍甚难若有人能受持此陁罗尼复倍为难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此陁罗尼受已能持读诵能为他人宣通解说彼人能知未来二十一世之事阿难此陁罗尼章句过去九十九亿诸佛所说若有人毁谤此陁罗尼不信行者彼人则为毁谤彼过去诸佛是人则为舍彼诸佛若有众类夺我某甲精气夺已不还是人亦得如是罪过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陁罗尼章句假使取乾枯树结界守护作法诵呪尚能令彼枯树生枝柯华叶菓何况有识众生受持此呪而不差者无是处耶归命一切诸佛愿我成就此呪莎波呵。

尒时世尊复告诸比丘言诸比丘我今更说陁罗尼章句为利益安乐增长功德威势色力名闻随意安乐不生恼害常守护故而说呪曰。

多(上)絰他 阿啧(悼阶反)婆啧 吒 稽吒罗稽 吒嚧末底 覩嚧末底 兜[(止/天)*(企-止+米)]覩罗兜[(止/天)*(企-止+米)] 婆[(止/天)*(企-止+米)] 娑(上)[(止/天)*(企-止+米)] 覩[(止/天)*(企-止+米)]度[(止/天)*(企-止+米)] 度度[(止/天)*(企-止+米)] 苏(上)[(止/天)*(企-止+米)] 婆哂呬 婆哂利 嗘利 毕利 底利 莎婆呵

尒时世尊告阿难言阿难汝受持此陁罗尼章句持已读诵为他解说宣通流布阿难佛出世难闻此陁罗尼复倍为难若有诵此陁罗尼及以受持复倍为难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陁罗尼章句受持已读诵为他解说宣通彼人得知二十八世之事阿难此陁罗尼章句过去恒河沙诸佛所说若有人毁谤此呪则是毁谤彼等诸佛是人则为舍彼诸佛若有众类夺我某甲精气夺已不还是人亦得如是罪过若有呪师呪他人者彼人所有呪咀言说皆不能伤害将此呪欲守护他彼人一切诸天不能伤害一切诸龙不能伤害一切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娄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不能伤害一切罗刹不能伤害一切县官不能为害一切劫贼不能为害一切人一切非人不能为害一切毒虵毒虫不能为害一切蝮蠍不能为害一切丁疮一切冷热疟等亦不能害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一切诸疟不能为害若风作疟阴所作疟黄所作疟亦不能害若有上官逼切来者或以枷鎻禁系逼切或有疥病或癣病者或有恶疮出身或有反华疮或有湿癞或有旧痢更发或有赤头创不能为害一切蛊道呪咀言说不能为害一切起死屍不能为害或诸天作者或诸龙作者或夜叉作者或罗刹作者或渴病佯病作者或佯癫作者或宿作诸病不能为害若患眼若患耳若口唇患齿患舌阿难我今略说一切所有苦逼者唯除宿殃耳所造业受报尒时世尊复告诸比丘言我今复说陁罗尼章句。

那(上)啧俱(上)那(上)啧那(上)咩(音弭)波(上)罗(上)那(上)哆伽(上)细(平)波(上)罗(上)伽(上)细莎婆呵

过去诸佛阿罗呵三藐三佛陁已说此陁罗尼章句阿难若有人受持此陁罗尼读诵为他解说宣通不忘彼人刀杖不伤蛊毒一切诸病不能伤彼不患头病一切人非人不作恶若噉毒药变成美食。

复次世尊说陁罗尼曰。

多(上)絰他吒(上)枳麽吒(上)枳贺嚧嚧暮(上)嚧(上)嚧▆(上)唎寐底 罗寐 莎婆呵

阿难若有人读诵此章句受持为他解说彼人刀杖不能伤害一切厄难中不缚不没此呪呪结线带行一切寒热病不能伤一切毒药呪即得差。

复次阿难我更说陁罗尼章句为诸众生利益故安乐故增长功德故增长威德故增长色故增长名闻故增长力故随意受乐故随行受安乐故不扰乱故不杀害故守护故而说呪曰。

多(上)絰他 阿(上)婆(上)易婆(上)邪毗伽帝 婆邪波利输陁祢(音你)阿婆邪陁驮祢(音你)尼娄波迦罗迷阿那鸠[(止/天)*(企-止+米)]阿俱罗毗输陁(上)祢阿(上)那(上)毗[(止/天)*(企-止+米)]阿毗罗毗输祢 阿那俱[(上/天)*(入/米)] 阿毗伽罗嗘(音醯)阿毗婆弟阿俱臂 阿朱帝 输婆帝提帝闍婆(上)帝 摩诃帝誓优波奢弥媒多罗婆(上)帝 度沙奢摩(上)你 頞罗他陁梨施 萨帝稚陁梨施 阿毗 卢弟僧只多 罗剃阿罗他僧只帝 阿[施-也+小]多婆罗薜 娑(上)[(止/天)*(企-止+米)] 娑罗婆(上)帝 悉弟 输弟输薜 乌婆婆婆(上)帝 婆婆婆罗薜娑摩波罗输只 婆摩质帝 阿奴避隶 佛驮地师致帝 尸罗毗叔弟质多毗叔弟 阿薜弟 婆闍罗那 地恶迦叉地 阿闍只波(上)罗薜 闍[桓-旦+ㄠ]毗首陁曳阿那滞迦摩尼曳 阿僧阿梨曳

以破一切众魔力降一切诸外道然法炬摄受一切行施莎婆呵。

阿难此呪名清净除一切障碍陁罗尼章句之处三世诸佛所说显示诸法文句若能诵此章句者即得除灭一切魔章句我某甲以此章句守护某甲结界某甲拥护某甲护持某甲养育某甲用作禳灾除一切病破一切毒除去风病若有脐下病疮有心痛若有腹痛若有背痛若下部痛若腰痛若有诸节痛若胫膝髋髀一切诸痛或复上分头痛眼耳等痛齿舌唇口咽喉颈项两脇膞二手一切肢节呪皆止定一切寒热病或一日两日三四日所作者风病黄病痰阴病等分病我今皆悉除灭平复如本愿永断绝愿散灭无余消灭尽若有余者皆得散尽若未熟者即令熟散差若肿欲发愿即消散而说偈言。

一切诸佛力 一切罗汉力 诸法威神力

我呪护病者 令其夜半吉 令其尽日吉

一切时皆吉 合家眷属吉 四方四天王

护持世闲者 毗沙提头頼 毗娄及博叉

及其眷属等 最胜威神力 此处作吉祥

守护於病人 毗婆尸佛神 尸弃佛神力

怜愍一切众 彼神守护汝 毗舍浮护神

拘娄孙驮神 怜愍一切众 彼神守护汝

迦那迦护神 迦叶佛护神 怜愍一切众

彼神守护汝 释迦牟尼尊 所有诸神护

怜愍一切众 彼神守护汝 一生补菩萨

所有诸神者 怜愍一切众 彼神守护汝

阿閦佛护神 及毗卢遮那 怜愍一切众 彼神守护汝

头沙波婆佛 无量寿佛神 彼等护汝命 愿汝寿百秋

尒时彼二菩萨从东方最胜灯佛使者白释迦牟尼佛言世尊我等今者亦欲说陁罗尼呪。

多(上)絰他 优避 卢娄避 嗘离(上)寐离(上)首离 那梨牟嗘富 莎婆呵

此呪功能如上所说。

佛告阿难阿难此陁罗尼章句若在劫贼之难应当心念若在怨雠之内应当心念在大火中应当心念若在河海大水难等中应当心念若在县官内应当心念一切闘诤言讼之难应当心念彼人如是等诸厄难中至心念者即得度此一切诸难如是等诸难不能为害若得他毒药至其身中即变成食不能为害若有人日初出时诵念此陁罗尼章句至日中时诵念此陁罗尼章句至日没时诵念此陁罗尼章句一切时能诵念此陁罗尼章句彼人一切厄难即得解脱阿难我为汝要言若有人诵此陁罗尼章句受持读诵为他解说彼人若有处恐怖者无是处也或在县官或在劫贼内或被火烧或水漂没溺诸龙夜叉罗刹有大鬼将鸠盘荼富单那毗舍遮饿鬼阿修罗伽娄罗乹闼婆紧陁罗燋渴之病迷闷病佯癫蛊道起死屍鬼寒热之病或一日作者二日三日四日作者月天所作日天所作星宿所作师子虎狼豺罴豹等毒蛊恶狗蟒虵蝮虵蚰蜒蠍等所有诸毒蛊人非人等不能为恐怖此陁罗尼章句若人受持一切鬼神一切夜叉一切罗刹一切鬼将诸鸠盘荼一切饿鬼不能为害人非人等一切恐怖不能压伏阿难有人诵此陁罗尼章句者能合死者鞭杖得脱应合鞭杖输少财物应合输财毁辱得脱应合骂辱诃责得脱应合诃责令即得脱阿难若有人读诵此陁罗尼章句受持为他解说或心随喜或昼夜分别念之彼人火不能烧刀杖不能伤水不能溺毒药不能杀蛊道不能害阿难我为汝略说天人世闲内我不见或梵天世或沙门婆罗门等世或魔修罗等世以此陁罗尼章句作守护者若作结界若作禳灾心成扰乱或有恐怖无有是处所以者何诸佛受持此陁罗尼故即得过一切厄难阿难若有人诵此陁罗尼有树欲乾枯为呪彼树或为结界尒时彼树还生枝柯叶华菓等平复如本况复人之有识而不差者无是处耶唯除宿殃受业果报。

尒时四天王末後而复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袓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亦说陁罗尼章句世尊若有人受持忆念为他解说宣扬显我等为彼人守护持故怜愍慈念为彼法师说陁罗尼章句亦为此法本护持故愿此法本久住於世降伏一切诸魔闭塞一切外道彼等法师欲令长寿色力辩等无畏增长世尊若许我等当说。

尒时世尊默然而许天王见佛默然心内许可即说陁罗尼章句。

多(上)絰他多(上)多(上)滞陁(上)陁(上)滞避陁滞斫枳裴陁滞裴檀池摩诃檀池檀茶涧婆泥 吒知(上)吒吒泥 摩诃吒吒泥俱吒泥 俱吒泥 摩诃俱吒泥瞻(时占反)摩[(止/天)*(企-止+米)]忏摩[(止/天)*(企-止+米)]摩[怡-台+差][(止/天)*(企-止+米)]莎婆呵

世尊我等此陁罗尼为护持此本心内辩说世尊若有人受持此陁罗尼诵以复诵或为解说者悉无恐怖无处加害一切众类随从彼人不能为障碍摄护诸法故尒时世尊叹四天王言汝等人軰善哉善哉能为多人作大利益能为多人作於安乐能为多人守护天人世内汝等护持正法亦为彼等诸法师軰大作利益拥护安乐增长正念增长智慧增长辩才汝等发心。

尒时世尊说此偈言。

於此陁罗尼 往昔诸佛说 我今现亦说

利益诸众生 若有正信者 受持此章句

二十八世中 常得知宿命 若有正信者

闻此陁罗尼 在在处处中 得脱一切怖

有人非人等 夜叉鸠盘荼 富单那鬼等

不能为障碍 若诵此呪者 刀杖不能害

恶毒不能煞 大火不能烧 一切蛊道等

水渊不能溺 若诵此章句 恶魔若魔鬼

欲界天神等 不能为障碍 诵此陁罗尼

父母及兄弟 一切眷属等 不见远离别

读诵此章句 一切事吉祥 百千亿刧中

若造恶罪者 七日诵此呪 悉能消灭除

百千亿刧中 诸菩萨造福 於七日内中

等分无有异 四大天王者 从四方来此

毗沙提头頼 毗娄及博叉 并诸眷属等

妙色大威德 以此呪威力 守护彼法师

尒时世尊告长老阿难言阿难汝受持此陁罗尼法本章句阿难此法本当作大利益大有功能大有威力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以受持章句永不忘失佛说此陁罗尼章句时长老阿难及彼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众及彼他方来二菩萨帝释天王大梵天王四天大王并及大众天人阿修罗乾闼婆摩睺罗伽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最胜灯王如来经竟)。

必凾 须真天子经(宋四卷丹三卷)

第一卷第九纸末二行人发无上正真道意(已下)五千菩萨(之上)丹本有为转法轮甘教慈教(乃至)於泥越等不永泥越等凡三十八行宋本可五十行文今详文相首尾疣赘不相连属捡之即是下文宋本则第三卷丹本下卷分别品第八之末文耳丹藏错乱重安於此故今不取庶後对勘者详焉。

[网-(ㄨ*ㄨ)+又]凾 贤劫经八卷

按下己凾贤劫千佛名号经与此经第六卷千佛名号品第二十同本异译则此经可为单重合译彼此俱可列于重译而目录中皆列于单译而分入乎隔凾者何耶。

高丽国新雕大藏挍正别录卷第四

丁未岁高丽国大藏都监奉

勑雕造

高丽国僧人守其等奉敕校勘。三十卷。是现存《高丽藏》再雕版的校勘记录。全书共收六十九部佛典的七十七篇校勘记。其中大乘经十九部(卷一至卷一一)、大乘论八部(卷一二至卷一四)、小乘经十六部(卷一五至卷二○前部分)、小乘律八部(卷二○后部分至卷二五)、小乘论七部(卷二六至卷二七前部分)、贤圣集传五部(卷二七后部分至卷二九前部分)、《开元录》后新入藏经典六部(卷二九后部分至卷三○)。所记校勘版本有“国本”(初雕《高丽藏》)、“宋本”(《开宝藏》)、“丹本”(《契丹藏》)。各校勘记先标千字文函号和经名(一经多译则另注译者),后据有关经录核对经文,作出判断,进行取舍。此书是了解已佚三种大藏经之异同和《高丽藏》特色的很有参考价值的文献资料。仅《高丽藏》收载。

猜你喜欢

  • 元皇大道真君救劫宝经

    元皇大道真君救劫宝经大兴朱圭石君敬校睢阳蒋予蒲梦因重订真君曰:吾道德圆通,久证真位。兹以劫运可念,遂愿救度众生。壬申岁七月七日,时西晋怀帝永嘉六年,琅舆羽轩、麟车凤驾、玉童玉女、神将天兵、乐队旌旗百万..

  • 元始上帝毗卢遮耶说大洞救劫尊经

    大洞救轮回劫第一章尔时元始天宝至尊,在郁罗萧台之中,登紫极琼霄之殿,诸天环拱,万圣侍班。至尊放大威光,一时在侧者乘斯慧照,无弗洞见尘劫,未敢议问。至尊喟然叹曰:尘劫累累,鲜能超脱。茫茫重重,实可悯伤。..

  • 屯卦第三

    积极建功屯卦象征着万物初生的萌芽状态,此时正是开创事业的最佳时期。【题解】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无论是纯光明纯进取,还是纯黑暗纯停滞的时代都极为罕见,甚至这只是一种纯主观的想象。纯阳纯阴至刚至柔..

    13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9
  • 杂 卦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朱熹《周易本义》:以我临物曰与,物来观我曰求。或曰:二卦互有与求之义。]《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震》,起也。《艮》,止也。..

    16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序 卦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李鼎祚《周易集解》引干宝曰:物有先天地而生者矣。今正取始于天地,天地之先,圣人弗之论也。故其所法象,秘自天地而还。]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

    14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说 卦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孔颖达《周易正义》:据今而称上代,谓之昔昔。聪明睿智,谓之圣人,卿伏羲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荀爽曰:幽,隐也。赞,见也。神者在天,明者在地。神以夜光,明..

    17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系辞下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释文》:趣,本又作趋。]吉凶者,贞胜者也。天..

    15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系辞上传

    天尊地卑,[《说文》:尊,高称也。《说文》:卑,赂也,执事之。]乾坤定矣。卑高以陈[《广韵》:陈同阵,军伍行列也。]贵贱位矣。动静有常,[《玉篇》:常,恒也。]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14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未济卦第六十四

    新的起点未济卦预示着新的起点。【题解】任何伟大事业胜利之后,都仍将面临新的挑战,从来就没有大功告成而一无可为的时候。用易家先师的话说,那就是既济虽济,济犹未济,济之再济,此即未济。从卦象看,未济恰好是..

    19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既济卦第六十三

    济事即成事既济卦寓意要察机识变,用人修德,取得胜利。【题解】古易家认为,小过善补就能成功过渡彼岸,所以紧接小过卦之后的,是象征事物圆满成功的既济卦。既是完成、已经的意思。济也就是如何渡过象征困难和障碍..

    16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小过卦第六十二

    小的偏差是难以避免的小过卦寓意可小事不可大事,不宜上宜下。【题解】常言道,小过不改,终成大错。但易家的小过卦却是一吉卦,其中有何深意呢?从卦辞、《彖传》、《象传》的阐析看,小过可获大吉之义,其实是肯定..

    13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中孚卦第六十一

    修德守信中孚卦寓意着诚信忠实。【题解】号召人们勤俭节约的人,首先自己要诚心实意地带头勤俭节约。易家在主张节制、节约的节卦之后,紧接着就是中孚卦,以强调修德守信的重要性。从卦序易理看,正是适当诚信的节制..

    13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节卦第六十

    适当节制节卦告诉我们要节制节约。【题解】易家的《序卦传》深刻指出,任何事物都不可以始终分离涣散,涣散的局面终归需要加以节制,否则就会一发而不可收。所以接着涣卦之后是节卦。节制就是易经节卦所说的要义。节..

    16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涣卦第五十九

    有正就有反,有聚合就会有涣散涣卦本意涣散,聚合是涣散的前提,涣散是聚合的解体,两者相反相成。【题解】人一高兴愉悦就会显得精神焕发。虽然涣卦的涣是水旁而不是火旁,但从卦意看,涣卦的涣散接兑卦的善说而来,..

    15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兑卦第五十八

    上善若水兑为水,象征着少女脾气和顺,性情如水。【题解】在易家眼中,兑正是纯卦八口之家里,年龄最幼的少女,她脾气和顺,性情如水,活泼天真,悦容喜色,尊父敬母,应对裕如,故很得全家人喜爱。从中国后世儒家所..

    18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巽卦第五十七

    果断行事,成就大业巽为风,象征柔顺。【题解】凡旅游者都喜欢旅途一帆风顺,而风与顺均通巽。在八纯卦家族里,巽是长女,以顺逊阴柔为品性,喜伏喜齐喜人,如风如鸡如木,而上下卦均为巽卦的六十四卦随风巽,则最为..

    20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旅卦第五十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卦象征着旅行。【题解】旅是空间的转换,心态的放宽,生命的迁移,是动物为谋求更好的生存方式而进行的时空运动。把旅列为易学范畴,在《序卦传》中用极其丰盛壮大必然会失掉自己的居所,所以丰..

    14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丰卦第五十五

    抓紧天下光明的时机,明断是非,赶紧做事丰卦象征丰收,是大好的时节。【题解】丰之义,美而满,腴而肥、多而足,人见人爱。丰卦的卦象是离下震上,喻义是雷电交加,大雨丰沛,万物繁茂的丰盛景象。但是,丰茂过甚也..

    15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归妹卦第五十四

    夫妇之道归妹卦象征着男婚女嫁。【题解】中国商朝的英明君王帝乙,为了弥合商周两家濒临破裂的政治关系,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后来的周文王姬昌,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和亲事件帝乙归妹,它开创了商周良好关系的新时期,..

    12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 渐卦第五十三

    循序渐进,不偏不躁渐卦教导人们要循序渐进。【题解】量变与质变规律,是辩证法哲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易家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量变与质变规律的现代哲学概念,却早已经知道量变的道理,这就是渐变。渐变就是量变,就是逐..

    16 名家批注周易 2025-08-0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