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轼文集 / 苏轼

方山子传

2025-09-19 12:02 苏轼文集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1]。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2],闾里之侠皆宗之[3]。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4],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5]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6],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注释】

[1]光:光州(治所在今河南光山)。黄: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

[2]朱家、郭解:均为汉时著名的游侠。

[3]闾里:乡里。闾:里巷大门,代指里巷。

[4]方屋:帽顶呈方形。

[5]方山冠:汉代祭宗庙时乐师所戴的帽子。遗像:遗留下的式样。

[6]岐山:岐山之下,指陕西凤翔。苏轼曾做凤翔佥判。

文集,四十一篇,苏轼为文,主张辞达,反对浮艳、艰涩。他的散文,比韩愈平易,比欧阳修条畅,显示出强大的实力。他继欧阳修之后,领导北宋古文运动,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他吸取了前代散文的优点,体现了唐宋古文运动的积极成果,把散文的文学性、实用性、通俗性都推进了一大步,对我国古代散文发展贡献很大。宋孝宗称苏轼为“一代文章之宗”(《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序),金王若虚谓苏轼文字为千古第一 (《归潜志》卷8),足见其影响。包括他在内以唐宋大家为代表的古文传统,一直为元明清散文奉为正宗,明人小品文字则更多取法于苏轼。

猜你喜欢

  • 送杨寘序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1],受宫声数引[2],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

    0 欧阳修文集 2025-09-19
  • 《梅圣俞诗集》序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1],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

    0 欧阳修文集 2025-09-19
  • 纵囚论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所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死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

    0 欧阳修文集 2025-09-19
  • 朋党论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1]。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

    0 欧阳修文集 2025-09-19
  • 书《魏郑公传》

    予观太宗常屈己以从人臣之议[1],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其忠诚自至,亦得君而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

    0 曾巩文集 2025-09-19
  • 越州赵公救灾记[1]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2],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3]?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4]?库钱仓粟,可发者几..

    0 曾巩文集 2025-09-19
  •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1]

    谈者谓南越偏且远[2],其风气与中州异。故官者皆不欲久居,往往车船未行,辄以屈指计归日,又咸小其官,以为不足事。其逆自为虑如此[3],故其至,皆倾摇懈弛,其忧且勤之心。其习俗从古而尔[4]。不然,何自越..

    0 曾巩文集 2025-09-19
  • 《战国策》目录序[1]

    刘向所定《战国策》三十三篇,《崇文总目》称第十一篇者阙[2]。臣访之士大夫家,始尽得其书,正其误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后《战国策》三十三篇复完。叙曰: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3],所以大治。..

    0 曾巩文集 2025-09-19
  • 道山亭记

    闽,故隶周者七。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阨于两山之间[1],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

    0 曾巩文集 2025-09-19
  • 墨池记[1]

    临川之城东[2],有地隐然而高[3],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4],荀伯子《临川记》云也[5]。羲之尝慕张芝[6],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7]?方..

    0 曾巩文集 2025-09-19
  • 醒心亭记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1],欧阳公作州之二年[2],构亭曰丰乐[3],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4],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5]。或醉且劳矣,..

    0 曾巩文集 2025-09-19
  • 寄欧阳舍人书

    巩顿首再拜舍人先生:去秋人还,蒙赐书,及所撰先大父墓碑铭[1],反复观诵,感与惭并。夫铭志之著于世,义近于史,而亦有与史异者。盖史之于善恶无所不书;而铭者,盖古之人有功德、材行、志义之美者,惧后世之不..

    0 曾巩文集 2025-09-19
  • 书蒲永升画后[1]

    古今画水,多作平远细皱[2],其善者不过能为波头起伏,使人至以手扪之,谓有漥隆,以为至妙矣。然其品格,特与印板水纸争工拙于毫厘间耳。唐广明中,处士孙位始出新意,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

    0 苏轼文集 2025-09-19
  • 宝绘堂记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1],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0 苏轼文集 2025-09-19
  • 刚 说

    孔子曰:刚毅木讷[1],近仁。又曰:巧言令色[2],鲜矣仁。所好夫刚者,非好其刚也,好其仁也。所恶夫佞也,非恶其佞也,恶其不仁也。吾平生多难,常以身试之,凡免吾于厄者[3],皆平日可畏人也;挤我于俭者,..

    0 苏轼文集 2025-09-19
  • 韩幹画马赞

    韩幹之马四[1]:其一在陆,骧首奋鬣[2],若有所望,顿足而长鸣;其一欲涉,尻高首下,择所由济[3],跼蹐而未成[4];其二在水,前者反顾,若以鼻语,后者不应,欲饮而留行。以为厩马也,则前无羁络,后无棰策..

    0 苏轼文集 2025-09-19
  • 亡妻王氏墓志铭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1],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2]。六月甲午[3],殡于京城之西[4]。其明年六月壬午[5],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6],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君讳弗,眉之青神..

    0 苏轼文集 2025-09-19
  • 答谢民师书

    近奉违[1],亟辱问讯[2],具审起居佳胜,感慰深矣!某受性刚简,学迂材下,坐废累年,不敢复齿缙绅[3]。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况与左右无一日之雅[4],而敢求交乎?数赐见临,倾盖如故[5]..

    0 苏轼文集 2025-09-19
  • 又答王庠书

    别纸累幅过当,老病废忘,岂堪英俊如此责望耶。少年应科目时,记录名数沿革及题目等,大略与近岁应举者同尔。亦有少节目文字[1],才尘忝后[2],便被举主取去,今皆无有,然亦无用也。实无捷径必得之术。但如君高..

    0 苏轼文集 2025-09-19
  • 与侄孙元老

    侄孙元老秀才。久不闻问[1],不识即日体中佳否?蜀中骨肉,想不住得安讯。老人住海外如昨,但近来多病瘦瘁,不复如往日,不知余年复得相见否?循、惠不得书久矣[2]。旅况牢落[3],不言可知。又海南连岁不熟,..

    0 苏轼文集 2025-09-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