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2025-09-19 18:17
柳宗元文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1],闻水声,如鸣佩环[2],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3],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5],参差披拂[6]。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7];俶尔远逝[8],往来翕忽[9],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10],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注释】
[1]篁竹:竹林。
[2]如鸣佩环:如同玉佩、玉环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
[3]近:靠近、临近。
[4]坻:水中高地。屿:水中的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5]蒙络摇缀:覆盖、纠结、摇摆、连缀。
[6]披拂:随风摇摆。
[7]佁然不动:一动不动。
[8]俶尔:突然,忽然。
[9]翕忽:轻快敏捷。
[10]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和蛇爬行一样曲曲折折。
文集,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此文集精选《桐叶封弟辨》《永某氏之鼠》等韩愈文章22篇。望对广大读者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