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雷海宗杂论集 / 雷海宗

君子与伪君子

2025-09-19 18:30 雷海宗杂论集

观察中国整个的历史,可能的线索甚多,每个线索都可贯串古今,一直牵引到目前抗战建国中的中国。君子一词来源甚古,我们现可再用它为一个探讨的起发点。

君子是封建制度下的名词。封建时代,人民有贵贱之分,贵者称士,贱者称庶。君子是士族阶级普通的尊称;有时两词连用,称士君子。士在当时处在政治社会领导的地位,行政与战争都是士的义务,也可说是士的权利。并且一般讲来,凡是君子都是文武兼顾的。行政与战争并非两种人的分工,而是一种人的合作。殷周封建最盛时期当然如此,春秋时封建虽已衰败,此种情形仍然维持。六艺中,礼、乐、书、数是文的教育,射、御是武的教育,到春秋时仍是所有君子必受的训练。由《左传》《国语》中,可知当时的政治人物没有一个不上阵的。国君也往往亲自出战,晋惠公竟至因而被虏。国君的子侄兄弟也都习武。晋悼公的幼弟杨干最多不过十五岁就入伍;因为年纪太轻,以致扰乱行伍而被罚。连天子之尊也亲自出征,甚至在阵上受伤。如周桓王亲率诸侯伐郑,当场中箭。当兵绝非如后世所谓下贱事,而是社会上层阶级的荣誉职务。平民只有少数得有入伍的机会,对于庶人的大多数,当兵是一个求之不得的无上权利。

在这种风气之下,所有的人,尤其是君子,都锻炼出一种刚毅不屈、慷慨悲壮、光明磊落的人格。士可杀而不可辱,在当时并非寒酸文人的一句口头禅,而是严重的事实。原繁受郑厉公的责备,立即自杀。晋惠公责里克,里克亦自杀。若自认有罪,虽君上宽不责,亦必自罚或自戮。鬻拳强谏楚王,楚王不从;以兵谏,楚王惧而听从。事成之后,鬻拳自刖,以为威胁君上之罪罚。接受了一种使命之后,若因任何原因不能复命,必自杀以明志。晋灵公使力士鉏麂去刺赵盾,至赵盾府后,发现赵盾是国家的栋梁,不当刺死,但顾到国家的利益,就不免违背君命;从君命,又不免损害国家。所以这位力士就在门前触槐而死。以上不过略举一二显例,类此的事甚多,乃是当时一般风气的自然表现。并且这些慷慨的君子,绝不是纯粹粗暴的武力。他们不只在行政上能有建树,并且都能赋诗,都明礼仪,都善辞令,不只为文武兼备的全才。一直到春秋末期,后世文人始祖的孔子,教弟子仍用六艺,孔子自己也是能御能射的人,与后世的酸儒绝非同类的人物。

到战国时,风气一变。经过春秋战国之际的一度大乱之后,文化的面目整个改观。士族阶级已被推翻,文武兼备的人格理想也随着消灭。社会再度稳定之后,人格的理想已分裂为二,文武的对立由此开始。文人称游说之士,武人称游侠之士。前者像张仪以及所有的先秦诸子,大半都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用读书所习的一些理论去游说人君。运气好,可谋得卿相的地位;运气坏,可以招受奇辱。张仪未得志时,曾遭楚相打过一顿,诬他为小偷。但张仪绝不肯因此自杀,并且还向妻子夸口:只要舌头未被割掉,终有出头露面的一天。反之,聂政、荆轲一类的人物就专习武技,谁出善价就为谁尽力,甚至卖命。至于政治主张或礼仪文教,对这些人根本谈不到。所以此时活动于政治社会上的人物,一半流于文弱无耻,一半流于粗暴无状。两者各有流弊,都是文化不健全的象征。

到汉代,游侠之士被政府取缔禁止。后世这种人在社会上没有公认的地位,但民间仍然崇拜他们,梁山泊好汉的《水浒传》就是民间这种心理的产品。

汉以后所谓士君子或士大夫完全属于战国时代游说之士的系统。汉武帝尊崇儒术,文士由此取得固定不变的地位。纯文之士,无论如何诚恳,都不免流于文弱、寒酸与虚伪;心术不正的分子,更无论矣。唯一春秋以上所遗留的武德痕迹,就是一种临难不苟与临危授命的精神。但有这种精神的人太少,不能造出一个遍及社会的风气。因为只受纯文教育的人很难发挥一个刚毅的精神,除非此人有特别优越的天然秉赋。可惜这种秉赋,在任何时代,也是不可多得的。

至于多数的士君子,有意无意中都变成伪君子。他们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身体与人格虽非一件事,但一般的讲来,物质的血气不足的人,精神的血气也不易发达。遇到危难,他们即或不畏缩失节,也只能顾影自怜的悲痛叹息,此外一筹莫展。至于平日生活的方式,细想起来,也很令人肉麻。据《荀子》记载,战国时代许多儒家的生活形态已是寒酸不堪。后世日趋愈下。汉代的董仲舒三年不涉足自己宅后的花园,由此被人称赞。一代典型之士的韩愈,据他的自供,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这位少年老成者日常生活的拘谨迂腐,可想而知。宋明理学兴起,少数才士或有发挥。多数士大夫不过又多了一个虚伪生活的护符而已。清初某理学先生,行步必然又方又正,一天路上遇雨,忽然忘其所以,放步奔避。数步之后,恍然悟到行动有失,又回到开始奔跑的地方,重新大摇大摆地再走一遍。这个人,还算是诚恳的。另外,同时又有一位理学先生,也是同样地避雨急走,被旁人看见指摘之后,立刻掏腰包贿赂那人不要向外宣传!这虽都是极端的例子,却很足以表现一般士君子社会的虚伪风气。这一切的虚伪,虽可由种种方面解释,但与武德完全脱离关系的训练是要负最大的责任的。纯文之士,既无自卫的能力也难有悲壮的精神,不知不觉中只知使用心计,因而自然生出一种虚伪与阴险的空气。

我们不要以为这种情形现在已成过去,今日的知识阶级,虽受的是西洋传来的新式教育,但也只限于西洋的文教,西洋的尚武精神并未学得。此次抗战这种情形暴露无遗。一般人民,虽因二千年来的募兵制度,一向是顺民,但经过日本侵略的刺激之后,多数都能挺身抵抗,成为英勇的斗士。正式士兵的勇往直前,更是平民未曾腐化的明证。至于知识阶级,仍照旧是伪君子。少数的例外当然是有的,但一般的知识分子,在后方略受威胁时,能不增加社会秩序的混乱,已是很难得了。新君子也与旧君子同样的没有临难不苟的气魄。后方的情形一旦略为和缓,大家就又从事鸡虫之争;一个炸弹就又惊得都作鸟兽散。这是如何可耻的行径!但严格讲来,这并不是个人的错误,而是根本训练的不妥。未来的中国非恢复春秋以上文武兼备的理想不可。

征兵的必要,已为大家所公认,现在只有办理方法的问题。目前的情形,征兵偏重未受教育或只受低级教育的人,而对知识较高的人几乎一致免役。这在今日受高深教育的人太少的情况之下,虽或勉强有情可原,但这绝非长久的办法。将来知识分子不只不当免役,并且是绝对不可免役的。民众的力量无论如何伟大,社会文化的风气却大半是少数领导分子所造成的。中国文化若要健全,征兵则当然势在必行,但伪君子阶级也必须消灭。凡在社会占有地位的人,必须都是文武兼备,名副其实的真君子。非等此点达到,传统社会的虚伪污浊不能洗清。

(原载昆明《今日评论》1939年1卷4期,1939年1月22日)

雷海宗(1902—1962):著名历史学家。一九二七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担任教授、系主任等职;一九五二年全国院系调整,调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雷海宗杂论集》是一部全面搜集雷海宗先生学术成就和散杂文的丛书,极具收藏和学术价值。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史学大师,中国历史研究绕不开的先行者,全新整理的文集带我们重回被忽视的“雷海宗时代”。

猜你喜欢

  • 永恒的青年问题

    青年问题,在今日是有世界性的。今日的人类,生逢大乱之世,一个人除非是得天独厚,修养独到,无论是年方二十或已逾半百,多多少少都难免有无所适从之苦。青年因为比较敏感,其痛苦或者更为明显,但中年人与老年人何..

    2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19
  • 全体主义与个体主义

    中古哲学中与今日意识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人类自文化初开群聚而居以来,有意无意间就时常遇到一个很难满意解决的问题,就是个人与团体的关系的问题。到底是个人为团体而生存,或团体为个人而存在?个人的利益高于团体的..

    3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19
  • 张伯伦与楚怀王

    今日张伯伦心中作何感想,只有他自己知道,连对最亲近的人恐怕他也不肯吐露真情。并且由英国人的不善于自问自省的特点看来,大概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心中的味道到底是占苦辣酸甜咸的哪一种。几百年来,英国于没有充分的..

    2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19
  • 学者与仕途

    最近行政院院长翁文灏先生在首都对十科学团体联合年会演讲时说:科学家宁可饿死,也不能去作别的事!翁先生以学者而做官已到首揆之尊,竟说出这样的话,其惹人注意是很自然的,话中含有无限的感慨与隐痛也是显然的。..

    2 雷海宗杂论集 2025-09-19
  • “泰山崩于前”的时候

    第二次大战以来,国际的局势始终不得安定,各国内部好似是治丝益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心一向所认为大致稳定的世界似乎有全部瓦解之势。在整个苦难的世界中,中国恐怕可以代表苦难的极点。最近国内局势的急速变..

    12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联合国纪念日

    十月二十四日为联合国宪章实施的三周年纪念日,世界各国皆定此日为联合国日,以示纪念,我们中国特别表示重视此日,前不久曾由政府明令定为国定纪念日。在人类都希望联合,在外交人员都用外交术语拥护歌颂联合,而实..

    11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欧洲统一问题

    八月下旬,法国政府建议西欧联盟的五国,就是英、法、荷、比、卢,开会讨论全欧各国进一步联合的问题。美国国务院的发言人立刻声明赞助。九月初,西欧十三国的代表二百人在瑞士境内的因特拉肯开欧洲议会联合大会,九..

    11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由西藏派代表赴美说起

    美国接收大英帝国的又一例证七月中旬,西藏代表六人到了华盛顿,与美国探讨发展贸易的问题。此事中国政府预先并不知道,其事来得可谓非常突然。假定阿拉斯加或夏威夷于神不知鬼不觉中派代表到莫斯科去谈贸易,不知华..

    12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北大西洋联防在酝酿中

    在柏林僵局不能打开的紧张状态下,七月上中旬间西欧五国联盟各国的代表与美国及加拿大的代表在华府开会,商讨对策。据七月中下旬间透露出的消息,北美的美加两国与西欧的五国可能要在北大西洋区域实行联防。消息并不..

    11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认识美国对日政策的一贯性

    近来美国扶持日本的政策日愈显著,美国似将不问其他主要对日作战国家的态度如何,而自行负责赐予日本正常的承平地位,把签订和约的手续根本免除。日本公民将要获得出国旅行的权利,赔偿的要求将要大打折扣,日本并将..

    11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号角响了,曾受美国教育的自由分子赶快看齐

    本月十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答复记者询问时,称:美国对华政策,仍为企求该国能有一更广大基础的政府。杜鲁门总统曾于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声明此点,根据此项声明,所有党派应共谋解决其异见。自该时期以还,美..

    8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论美国在巴拿马受挫

    去年年底,巴拿马议会的一致投票否决美国继续租用运河区以外军事基地的协定,在紧张复杂有如目前的国际社会,是一件重大的消息,足以影响美国在拉丁美洲的威望,足以影响美国对于东西两洋的控制力量,甚至也足以影响..

    8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伊朗问题

    一度紧张而突趋沉寂的伊朗问题,经过将近一年的外弛内张之后,最近又开始引人注意。据九月廿七日安哥拉方面的消息,伊朗似乎即将被列入杜鲁门抑止中东共产主义的援助计划范围之内。美国国会武装部队委员会委员十六人..

    7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两次大战后的世界人心

    由日本投降正式算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整整两年,短短的两年期间,世局真是千变万化,对于线索太多,情节太繁的变化,人心颇有应接不暇之感,猛然想起,好似已经过了半世。惯于此种紧张局面的人,往往不易想象..

    8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美国设国防部

    统一海陆空三军,设立国防部的法案,于七月二十四日与二十五日先后由美国国会参议院与众议院通过,二十六日即经杜鲁门总统签署,完成立法的手续,同时并任命原海军部长福莱斯特尔为首任国防部长,酝酿将近两年的国防..

    5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印度还政问题

    去年三月,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已决定畀予印度在英帝国内或英帝国外的完全独立地位,在当时,各国的论者对于这个宣告多不知如何判断,因为由于习惯的关系,一般人不容易想象英国能够放弃印度。今年二月二十日,..

    9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欧美民族主义的前途

    一九一四年间,甚至一九三九年间,任何人若说欧洲各国的民族主义有消灭的一日,必要贻笑大方。有人在两次大战中间的二十年间,在随便的谈话或学术的讨论时,确曾提到此种可能,没有一次不被旁人视为神经过敏或故作奇..

    6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战后的苏联

    对于苏联我们须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就是它与欧美任何其他的一国都大不相同,它是自成天下的。由此点言,它正与中国一样。中国本是自成一个世界的,最近一百年来才被强有力的欧美拉入西方的国际局面之内,成为许多列..

    8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德舰“沙恩霍斯特号”沉没

    十二月二十六日,德国排水量二万六千吨的主力舰沙恩霍斯特号在挪威以北的北角被英国战队击沉。此事关系重大,可分两方面讨论。第一,纳粹海军经受此次教训后,对于英美接济苏联的北线,由英国至摩尔曼斯克的航线,将..

    8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 苏捷协定与波兰前途

    去年十二月十三日,苏捷互助条约在莫斯科签字,约中除规定战时互助及战后合作外,有特别可以注意的三点:(一)明白指出防止德国的东侵政策为主要的目的;(二)对方互相约定不参加任何方式的反对缔约国一方之国际结..

    7 雷海宗时论集 2025-09-1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