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隐秀轩集 / 钟惺

卷五十一·偈

2025-05-10 13:17 隐秀轩集

攝山偈〈(並序)〉

甲寅正月三日,辰霽,登攝山頂焉,蓋至攝山之二日也。寺僧戒凡者,猶夫僧耳,予未之與語也。頃之,予從壁弄中望江,聞其語音,識其為江右人。問其郡,曰吉安。其邑,曰永豐。始問其姓,乃曰鍾氏,為恭湣公同四代孫。蓋予先世亦吉永豐人也。時同遊者為新安吳康虞惟明、閩商孟和家梅、林茂之古度、弟居易快、僧無息。

茂之忽從柱上見聯句云:「暮鼓辰鍾,驚惺河山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與予姓名點畫波撇絲毫不差。蓋鍾鼓之「鍾」作「鍾」,驚醒之「醒」作「惺」,神或告之矣。相與驚心動骨,爰書其事,係之以偈。仍書一卷,孟和為圖,命凡公藏之山中,作異日一段公案。而胡彭舉宗仁聞其事,為予寫此卷。詩自《疊浪岩》以下皆是日作,而先一日有《攝山道中》及《明月台》《白鹿泉》三詩,並同遊者題詠,皆書左方。偈曰:

千錯萬錯,兩字偏錯。

千錯萬錯,兩字不錯。

我名我姓,明明道破。

我面我目,頭頭借過。

戲為達觀和尚下火偈,拈其語為起句

世法如此,久住何為?

咄自了漢,爾來為誰?

靡寄不付,靡去不辭。

三負逋二,舍宅他之。

僉雲勇決,撒手當機。

懷寶走疾,遲則或知。

漸遠安步,諒莫我追。

添薪揚燼,一夥鈍師。

厥有憨公,名憨則宜。

幸無明眼,質此頭皮。

牢籠一世,宵遁盡歸。

冤頭債主,對面難欺。

賊後安弓,我言似遲。

肯來明此,證佐在茲。

不然牛馬,多生無期。

灌灌告爾,是大慈悲。

〈(此偈似屬翻案,語近喝謗,然實悲其燈之不傳也。達師聞此,當為慟哭。示吳康虞居士,轉致澹居、憨山二道人。)〉

內人吳氏血書普門品偈

心云何一,念云何力。

無限悲歡,在此一滴。

解瓔共誠,獻珠同疾。

〈(沈刻《隱秀軒集文呂集》止此)

又名。《钟伯敬合集》。诗文集。各本卷数不一。明钟惺(1574—1625)撰。惺有《名媛诗归》已著录。是集天启间成书。钟氏论诗注重表现人的真情实感,强调独创性,但对诗情理解得过于狭隘,认为只有表现“幽情单绪”、“孤行孤诣”的作品才富于诗意。故其诗多咏物记游之作,善用瘦硬雄健之笔画奇山异水、幽谷险境,以抒发作者与世寡和,孤芳自赏之情,其中有些是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表现了作者不肯趋附权贵的崇高情怀。

猜你喜欢

  • 卷五十四·銘

    扇篋銘藏汝逸汝,汝曰棄捐。吾烏見夫僕僕懷袖者之能終其天年哉?竹鎖銘(並引)(閩上杭人斫竹為鎖,堅澤如銅,機發如之。予畜其一。銘曰:)綠兮猗,威兮蕤。華兮皖,鑰兮管。如冠斯籜,籜敢勿諾。【又】勿金火,箭..

    1 隐秀轩集 2025-05-10
  • 卷五十三·讚

    郭建初像讚滓去匪臒,戰勝匪腴。為俠為儒將安居?問翁不語,請示阿堵。謝在杭像讚文豈必弱,清豈必約?夫是故焉寬博。圖書丘壑,以占憂樂。世烏知其所托?我視我臒,匪駭爾碩。視於欲笑,須眉領諾。彼孌彼姝,誰貌置..

    1 隐秀轩集 2025-05-10
  • 卷五十二·頌

    焰口施食頌大慈方便度眾生,於六道中無不入。內秘菩薩現鬼身,宛轉乞法而救苦。以權顯實獲利益,我觀面然真菩薩。雖具無量憫濟心,不得如來無畏力。譬如仁吏睹饑民,賑助權力須國王。投誠叩閽不易達,適值阿難大弟子..

    1 隐秀轩集 2025-05-10
  • 卷五十·書事

    書放鹿事家畜一鹿,醫云可用合藥。或曰:「此山麋也,無益。」予亦不忍,誓不殺。芻粟之者數月,肥且馴矣。將之都,慮其失養也,命童子放之野。又懼其復為人所得,擇山中去家三十里者放焉。始驅之去,不肯去。途中眠..

    2 隐秀轩集 2025-05-10
  • 卷四十九·辨

    李長吉詩辨杜牧,李長吉執友也。敘長吉詩,曰:「賀且死,嘗授我平生所著歌詩凡二百三十三首。」今二百三十三首具在,則長吉詩無逸者矣。其逸者非逸也,皆賀所不欲存者也。而李藩者,乃從賀外兄搜其逸者,且恨其以夙..

    1 隐秀轩集 2025-05-10
  • 卷四十八·說

    畫龍說贈王生南遊邑子王生畫龍。戊申春,持友人手劄,覓作南中貴人書,為南遊資糧,而以所作畫龍一幅餉余。客戲語余曰:「生其以子畏真龍,故持其畫者示子耳。」予謂好畫龍亦復不易。昔張僧繇畫龍不點睛,或令點之,..

    0 隐秀轩集 2025-05-10
  • 卷四十七·題跋二

    閱聖教序廟堂碑聖母坐位四帖古法帖無妍拙放斂,其下筆無不厚者。厚故不易入,所以能傳。試取古帖中數字極樸而無態者一臨之,才覺有一二分似處,即佳矣。而彼其樸而無態者自如,人反不以為佳,此所謂厚者也。籲!豈惟..

    1 隐秀轩集 2025-05-10
  • 卷四十六·題跋一

    鄭季卿采木行引或曰:鄭子少年俊才,不得志而為瀘州倅,鄭子蓋以官為戲者。今觀其《采木行》,感事刺時,何言之絕痛而悉也!豈其身在事中者耶?以是知鄭子非以官為戲者也。歌行指目時事,與他作微異。要在雜以風謠,..

    0 隐秀轩集 2025-05-10
  • 卷四十五·祭文

    告雷何思先生文歲萬曆三十九年秋九月一日,夷陵雷太史何思先生卒於里第。其門人鍾惺有使蜀之役,取道夷陵謁先生,則是月之三日也。先一日,遭偵者於途,有傳先生訃音者,叱焉唾焉,以為作是語者,狂邪?入其里門,先..

    1 隐秀轩集 2025-05-10
  • 卷四十四·墓誌銘二

    秋田汪翁墓誌銘新安有秋田汪翁諱一渭者,至性篤行君子也。初娶於蔣,有丈夫子四人,皆夭。獨第三子國政有孫宏嗣。國政且死,不敢必宏嗣之能後汪氏,請於翁,必置媵。置媵晏氏,復有四丈夫子。然翁之沒,四子皆幼。宏..

    1 隐秀轩集 2025-05-10
  • 卷四十三·墓誌銘一

    明茂才私諡文穆魏長公太易墓誌銘魏長公生與余齊年,為今上甲戌歲;卒之歲則今年戊申,余喪長男肆夏之秋也。長公未死前數日,手差次其所為詩,竄改幾十二三;屬纊之夕,猶呼筆塗乙數字而後絕。為一紙書,遺其尊人榮期..

    2 隐秀轩集 2025-05-10
  • 卷四十二·行狀

    程次公行略新安有程次公者,豪朗人也。所居之地,能使其地之人樂而爭有之。業差於淮,淮人惟恐其不淮;移而之武林,武林人惟恐其不武林;客金陵,金陵人惟恐其不金陵。然而次公實新安人也。次公姓程氏,名道賡,更名..

    2 隐秀轩集 2025-05-10
  • 卷四十一·碑

    重修華嚴閣碑市有白龍寺,殿頗壯。有地藏、華嚴二閣者左右翼之,則已圮,華嚴之處其右也甚。或欲修之,莫先焉。曰:「恐斯地之不必為寺有,是委眾力於壑也。」夫圮而弗之修,則將廢;廢則其象疑不為寺;疑不為寺,則..

    3 隐秀轩集 2025-05-10
  • 卷四十·疏二

    薦先嗣父母本生母二亡弟疏罔極劬勞,乃獲棘薪之報;孔懷急難,永乖唐棣之歡。薦其死何如養其生?酬親恩未若資佛力。痛念先嗣父某、嗣母某、本生母某,體有異於髮膚,恩勤則一;亡弟某、某,情所關於手足,征邁斯同。..

    1 隐秀轩集 2025-05-10
  • 卷三十九·疏一

    圓通庵募緣疏夫多藏寡與,病坐慳癡;廣勸博祈,道惟堅苦。然有善知識,無愛髮膚,何待沿門持缽;乃大比丘,詎辭心力,務求遍地成金。離之俱傷,合則雙美;機難兩遇,事必相須。圓通庵者,去鎮二里許,村而近市,僧多..

    1 隐秀轩集 2025-05-10
  • 卷三十八·書牘二

    與陸開仲掌科(乙卯五月二十八日)以試差注籍,不通外事。昨日皇上臨御召見廷臣事,日晡始聞之。隻此君臣父子相聚一堂,二十餘年未睹光景,天清日朗,雷厲風生,此剝復通塞一大機,臣子加額之時也。不識劉道長所言何..

    2 隐秀轩集 2025-05-10
  • 卷三十七·書牘一

    報蔡敬夫大參某再拜謹報:簿書法令,本非粗事,且亦不能俗人,大人經世之實際,煉性之借資也。以我公當之,益自不俗。王右軍「所謂通識,隨處行藏」,桓宣武云「我不為此,那得坐談」,此之謂也。二人豈是俗人,世亦..

    7 隐秀轩集 2025-05-09
  • 卷三十六·啟

    奏記讚善孫座師箋某進愧中庸,退慚狂簡。雖材出荊山,無當棟隆之用;蒲生董澤,曾無弧矢之資。本以短才,兼之奇數,偃蹇諸生,回旋一紀。刖足寧止於三,敢自題為貞士?折肱徒至於九,終亦愧夫良醫。處下寧辭於積薪,..

    6 隐秀轩集 2025-05-09
  • 卷三十五·奏疏

    修省疏(代)具官臣某一本,為景運方新,天心示警,懇乞聖明亟為修省,以消隱患,以光初政事。臣聞天地人物之妖,靈蠢動植之眚,自古有之。其情形不同,同謂之災;災之不常有者,謂之異。惟習之為常,則恬然不能有所..

    5 隐秀轩集 2025-05-09
  • 卷三十四·表

    擬上召兵部尚書劉大夏、左都御史戴珊問「邇來軍民多不獲所、焉得天下太平?」因論及閣臣劉健薦人事謝表(弘治十五年)皇心軫軍國之需,敢曰已安已治?睿識出臣民之上,必思其復其終。立國何先?兵農為本;知人則哲,..

    4 隐秀轩集 2025-05-0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