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佚名

菜部三品

菜部三品

冬葵子

味甘,寒,無毒。主五髒六腑寒熱,羸瘦,五癃,利小便,療婦人乳難,內閉,久骨,長肌肉。《藥性論》云:臣。滑,平。能治五淋,主奶腫,能下乳汁。根:治惡瘡兒吞錢不出。葉:治金瘡,滑小腸,治時行黃病。日華子云:久服堅筋骨。黃芩為之使

菜部三品

瓜蒂

味苦,寒,有毒。主大水,身面四肢浮腫,下水,殺蠱毒,咳逆上氣。日華子治腦塞,熱 ,眼昏,吐痰。一云:即甜瓜蒂也。《藥性論》云:使。莖:主鼻。和小豆、丁香吹鼻治黃膽。花:主心痛咳逆。肉:主煩渴,除熱。多食主腹內結聚,破潰膿血,最為腸胃脾內壅要藥。

菜部三品 瓜蒂

胡荽

味辛,溫,微毒。消穀,治五髒,補不足,利大小腸,通小腹氣,止頭痛,療沙疹,豆瘡不出,主蠱毒,五痔。《食療》云:平。利五髒,補筋脈,主消穀。

菜部三品 瓜蒂

蜀葵花

冷,無毒。治小兒風疹。子:冷,無毒。治淋澀,通小腸,催生落胎,療水腫,治一切瘡疥,療 瘧,去邪氣,又治婦人白帶下,臍腹冷痛,面色痿黃,又治癰毒。

菜部三品 瓜蒂

甜瓜

寒,有毒。止渴,除煩熱,利小便,通三焦,開壅塞氣,兼主口鼻瘡。

菜部三品 瓜蒂

蘿卜

根味辛甘,溫,無毒。大下氣,消穀,去痰癬,主消渴。蕭炳云:消食,利關節,理顏色,練五髒惡氣,亦主肺嗽吐血。亦不發熱。

菜部三品

蔥實

味辛,溫,無毒。主明目,補中不足。其莖蔥白,平。可作湯,主傷寒寒熱出汗,中風面目腫,傷寒骨肉痛,喉痺不通,安胎,歸目,除肝邪氣,安中,利五髒,益目睛,殺百藥毒。蔥根:主傷寒頭痛。蔥汁:平、溫。主溺血。解藜蘆毒。孟詵云:蔥根主瘡中有水,風腫疼痛者冬蔥最善。日華子云:蔥,治天行時疾,頭痛熱狂,通大小腸,霍亂轉筋及奔豚氣,腳气,心腹痛,目眩,及止心迷悶。取其莖葉用鹽研, 蛇蟲傷,並金瘡。水入皸腫,煨研敷。中射工溪毒,鹽研 敷。子:溫中,補不足,益精明目。根:殺一切魚肉毒。不可以蜜同食。

菜部三品

味辛,溫,有小毒,歸脾腎。主霍亂、腹中不安,消穀,理胃,溫中,除邪痺毒瓦斯。孟詵云:主諸蟲毒,疔腫,甚良。不可常食。日華子云:熱,有毒。下氣,止霍亂吐瀉,消宿食,治蟲毒,敷蛇蟲沙虱瘡。一云:主腳气,治瘧疾,煮與妊婦飲之易產。

菜部三品 蒜

味辛微酸,溫,無毒,歸心。安五髒,除胃中熱,利病患。子:主夢洩精,溺白。日華子云:熱。下氣,補虛乏,和髒腑,暖腰膝,除心腹痼冷,胸中痺冷, 癖氣及腹痛。子:暖腰膝,治鬼交,甚效。入藥炒用。

菜部三品 蒜

味辛苦,溫,無毒。主金瘡。除寒熱,去水氣,溫中,散結。日華子云:調中,補不足止久痢,冷瀉。一云:治目疼痛。

菜部三品

薄荷

味辛苦,溫,無毒。主賊風,傷寒,發汗,惡氣心腹脹滿,霍亂,宿食不消,下氣,汁發汗大解勞乏。《藥性論》云:使。能去憤氣,發毒汗,破血,止痢,通利關節。新病人勿食,令人虛汗不止。陳士良云:能引諸藥入營衛,療陰陽毒,傷寒頭痛,又主風氣壅攻胸膈。日華子云:治中風失音,吐痰,除賊風,療心腹脹,下氣,消宿食及頭風等。

菜部三品

雞蘇

味辛,微溫,無毒。主下氣,殺穀,除飲食,闢惡氣,主吐血、衄血、血崩。孟詵云搗生葉,綿裹塞耳,療聾。又治頭風目眩、產後中風。日華子云:暖。治肺痿、崩中、帶下、血痢、頭風目眩,產後中風及血不止。一名:水蘇。

菜部三品

味辛,溫。主下氣,除寒中。其子尤良。《藥性論》云:紫蘇子,無毒。主上氣咳逆,胃下食,並一切冷氣,止腳气,通大小腸。子:主調中,益五髒,下氣,止霍亂嘔吐,反胃,補虛勞,利大小便,破症結,消五膈,止嗽,潤心肺,消痰氣,健人。

菜部三品

香薷

味辛,微溫。主霍亂腹痛吐下,散水腫。孟詵云:去熱風,猝轉筋。又乾末止鼻衄。

水服之。日華子云:無毒。下氣,除煩熱,療嘔逆冷氣。一云:苗、莖、花、實俱亦主調溫胃,霍亂吐瀉。《肘後方》:治舌上忽出血如簪孔者,香薷汁服之愈。

菜部三品

荊芥

味辛,溫,無毒。主寒熱,鼠 ,瘰 生瘡,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濕痺。陳士良云主血勞,風氣壅滿,背脊疼痛,虛汗,理丈夫腳气,筋骨煩疼及陰陽毒,傷寒頭痛,頭旋眩,手足筋急。穗:治產後血暈。一名:假蘇。日華子云:利五髒,消食,下氣,醒酒。煎茶治頭風,出汗。豉汁煎治暴傷寒病。

元·不著撰人,郝近大点校,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年出版,32开,123页。《增广和剂局方图经本草药性总论》原附刻于某些版本《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后,有的称为《增广和剂局方用药总论》。收载中药450余种。分玉石、草、木、人、兽、禽、虫鱼、果、米、谷、菜10部,每部又多分上、中、下三品。内容主要介绍了每味药物的性味、君、臣、佐、使、功效主治、七情、宜忌、用法等药物理论与实践经验。本点校本是以元刻高氏日新堂刻本作为校勘底本。原书中绘有药物图谱400余幅,点校本未收录。

猜你喜欢

  • 太玄真一本际经道本通微品卷第十1

    尒时元始天尊于龙罗世界净明国土善积山中,八树下三玄座上,恬神静虑,摄念安心,经九小劫不起于座。于是项上即放五色光明,遍照十方无量国土,所有世界莫不振动,咸2悉闻知。是时东方青元君,厥名达相,在缥云世界..

  • 太玄真一本际经开演秘藏品卷第九1

    〔太上大道君以上皇元年十月五日,与无量天真妙行神人,俱诣太微帝君处,明霞之上琼阙之内金华之房。诸天上帝清斋道前,旋行步虚,诵咏灵章,一依俯仰三乘之格,扣击法鼓,普集羣真。此时众圣莫不皆集,敷讲玄妙,阐..

  • 太玄真一本际经最胜品卷第八1

    (P・3674抄本,前缺)〔元始天尊三日三夜安然不动,诸根寂灭,入甚深定,洞观妙门。一切大众皆亦端拱,瞻仰尊颜,无一差跌。过三日已,元始天尊举身含笑,遍体放光纯黄金色,普照大众,发微妙音赞道君曰:善哉善哉,..

  • 太玄真一本际经譬喻品卷第七1

    〔尒〕2时太上大道君与七千二百卅童子,俱游〔繁阳〕大治。乘碧霞之辇,坐五色瑠璃之座,从〔诸〕天大圣无极神王,同在七宝灵山。四众围〔绕,弥〕满山上,各各敛容正基而坐。犹如师子在天宝林,纵(从)容无畏,庠序..

  • 太玄真一本际经净土品卷第六1

    (前缺)〔从座而起〕2至太上前,整顿容仪,擎笏作礼,一心长跪,上白太上道君:昔于蓬莱负扃之舍,预闻《灵宝升玄妙经》,覩见十方严净国土,见诸神尊说法仪轨。不审净土为尽于此,复有余相所未见耶?太上异身在于他..

  • 太玄真一本际经证实品卷第五1

    无上真人文始先生受学于老君,道业稍成,初受童真之任,随从老君,游此宛利天下五岳名山洞天宫馆,及四海江河洞渊水府。诸是上真下治之所,当往之处,未至五三千里,皆预有仙官部伍,或多或少,罗缕威仪,恭迎拜谒。..

  • 太玄真一本际经道性品卷第四1

    正一真人时在真多治中,与门徒弟子前后围绕,如常说法,教训开导。时此世界始发道心未入定位诸仙人等,悉皆来集,礼谒天师,案旧仪轨劳问毕讫,依位而立,伏听诫诲。天师于是告诸仙人:我欲与卿俱游他土,观览众圣教..

  • 太玄真一本际经圣行品卷第三1

    三天大法师正一真人张道陵,时游繁阳大治,静处闲堂。千仙侍卫,万灵围绕,燔百和反风名香,散万种天树宝华,神龙息妓,天静地嘿。端直其身,正基而坐,系念现前,入深妙定,行道行处,遍众妙门,至心存想太上道君,..

  • 太玄真一本际经付嘱品卷第二1

    元始天尊时在协晨灵馆2,与太上道君及九亿众仙真上圣3,俱坐白玉师子之座,具宣秘要,开阐妙门。自非天尊同业共行入道界人,不预斯集。是时天尊即放五色微妙光明,遍照十方一切国土。光中演出种种异音,各随风俗,闻..

  • 太玄真一本际经护国品卷第一1

    〔是时元始天尊以七月十五日,于西那玉国欝察山浮罗之岳长桑林中,度一切人民。天尊与诸弟子,真人上圣及诸天帝、天龙鬼神,杂类人等,俱还长乐舍中。蹇木之下,自然踊出太玄真一九光琼障七宝之座,其座高广,皆以黄..

  • 太上元阳经1

    元阳仙人林先生者,紫阳仙第二弟子也。其先出自平等离垢秽王宫,是陵龙王之少子也。其所祖述,紫阳为师;其所传习2,元阳上部;其所好玩,神仙第二,其所纂修,宴净林野;其所属名,综继天文。始年十三,止在大庄华..

  • 介绍

    经名:太上元阳经(敦煌本)。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原本卷数不详。敦煌残抄本五件:S・482、P・2450、P・2366、台北4717、S・3016。其前二件卷次品名与《正统道藏》本不同,后三件不见于《道藏》本。今另出为一种..

  • 太上济众经

    经名:太上济众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际。假托太上中皇真尊为诸天人演说太平之训。《正统道藏》未收。原本卷数不详。现存敦煌残抄本五件:P・2364(卷八)、P・2792(卷廿四)、S・810、BD3422V+57956(卷..

  •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

    经名: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简称《洞玄本行经》撰人不详,约出于东晋。系古《灵宝经》之一。原本一卷,《正统道藏》未收。底本出处:敦煌P・3022v抄本1。如是灵宝真文始明。太上道君于西那天郁察山浮罗之..

  • 老子变化经

    经名:老子变化经。撰人不详,疑系东汉末道士所造。一卷。《正统道藏》未收。底本出处:敦煌S・2295号残抄本,写于隋大业八年(612)。(S・2295抄本,前缺)立大始端。行乎大之原浮熬幽灵空之◇◇入窈冥之先门亲子皆志..

  • 米穀部

    米穀部三品胡麻味甘,平,無毒。主傷中虛羸,補五內,益氣力,長肌肉,填髓腦,堅筋骨,療金瘡止痛及傷寒,溫瘧大吐後虛熱羸困,明耳目。《藥性論》云:葉搗汁,沐浴甚良。又牛傷熱,搗汁灌之立瘥。又患崩中血凝疰者..

  • 果部

    果部三品豆蔻味辛,溫,無毒。主溫中,心腹痛、嘔吐,去口臭氣。《藥性論》云:草豆蔻可單用。能主一切冷氣。陳藏器云:去惡氣,溫中,中惡霍亂,心腹冷痛。日華子云:豆蔻花無毒。下氣。止嘔逆,除霍亂;調中,補胃..

  • 蟲魚部

    蟲魚部上品石蜜味甘、,平、微溫,無毒。主心腹邪氣,諸驚癇 ,安五髒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病,和百藥,養脾氣,除心煩食飲不下,止腸 ,肌中疼痛,口瘡,明耳目。《藥性論》云:君。治卒心痛及赤白..

  • 獸部

    獸部上品龍骨味甘,平,微寒,無毒。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咳逆,洩痢膿血,女子漏下,症瘕堅結,小兒熱氣驚癇,療心腹煩滿,四肢痿枯、汗出、夜臥自驚、恚怒,伏氣在心下不得喘息,腸癰內疽,陰蝕,止汗,縮小便,溺..

  • 木部

    木部上品桂皮味甘辛,大熱,有小毒。主溫中,利肝肺氣,心腹寒熱冷疾,霍亂轉筋,頭痛腰痛,出汗,止煩,止唾,咳嗽,鼻 ,墮胎,堅骨節,通血脈。《藥性論》云:君。主治九種心痛,殺三蟲,主破血,軟腳痺不仁,胞..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