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沈祖荣文集 / 沈祖荣

公立图书馆在行政上及事业上应有之联络

2025-09-18 16:23 沈祖荣文集

《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编者按:

此文乃沈绍期先生(祖荣)在本协会今年七月间于青岛举行第三次年会时之讲演辞。除照例辑入年会报告书外,编者以其所论诸点颇中时弊,而建议各项尤堪采纳,故特复载于此,以广其传,并供国内主持公立图书馆者之参考焉。

兄弟今天对诸位要讲的话,是根据昨天沈市长在开幕典礼中所提到的合作推广及讨论会所通过的几种重要议决案的补充,故题名定为《公立图书馆在行政上及事业上应有之联络》。

现在图书馆在行政上的第一不良现象,是各自为政。本图书馆的办法,他图书馆不能适用,例如同是公立的图书馆,但是各自受主管机关的命令督促,所有上级机关的命令,无论对本馆有无益处,均须绝对接受;而在图书馆方面,也只要本市主管机关不加以申责就得了。所以大图书馆想要极好的办法,去提携一般小图书馆,小图书馆是不会接受的。小图书馆对大图书馆的观感,则又以为大图书馆馆址好,藏书多,经费充足,设备齐全,可以聘用专门人才经营,可以尽力发展;小图书馆朝不保夕,望尘莫及,于是认为大图书馆来谈方针,简直是唱高调而已。结果,大图书馆只能在外观上有进步,却失去领导小图书馆的机会。而小图书馆始终是畏首畏尾,不敢图发展,仿佛大图书馆与他们有天渊之别,由是形成尔为尔,我为我、闭门造车、各行其是的局面。这种文化事业割据起来,焉能希望有良好的贡献,这是图书馆现在很不好的现象。

第二种不良现象,是不通现象,是不通声气。本来图书馆工作应当如活水,不应当像死水。流通愈大,则其贡献愈大。这种流通的功用,全在互通声气,若彼此之间,漠不相关,既失去互助的方法,且减少利用的机会,决不能有何发展,决不能使群众满足。须知一个图书馆的能力有限,财力有限,如不使之流通,吸取他馆的长处,补助本馆的不及,则本馆势必形成枯寂的沉闷的现状。试思一国之内,大小图书馆虽有一千多所,按人口分配,本来尚不敷应用,再若彼此不相往来,岂不力量更为薄弱吗?假若素有联络,互通声气,既可资借镜,又可借攻错,那末图书馆在行政上、事业上的效率,定会日新而月异。像欧美图书馆协会,对此种工作甚为努力,各图书馆莫不一致拥护,认定它是通声气的一种总机关,如空谷传声,无响不应,现在我国图书馆相形见绌,实不能与之相较,曷胜浩叹!这是图书馆第二种不好的现象。因有上述的两点现象,致发生种种影响,间接不能利于他馆的工作,直接减少本馆的发展力量,且于国家社会,均受到极大损失。所以我们必须借重一切的力量设法增进本馆的工作,并把本馆事业推广于他馆,由国立推及省市立,进而及于县立,上下流通,循环联系,绝不使有顷刻停滞。由是各馆精神,俱形焕发,各馆事业均有生气,即使是一个至小至弱的图书馆,也不难循序而进。可惜现在图书馆对此种工作,如交换上、巡回上,一点不能实行,一旦有需要他馆帮助的地方,则因素无联络,宁可牺牲本馆事业而不求助于人,甚至有求而不应者,以致图书馆暮气沉沉,图书馆员意味索然,阅者也不能发生兴趣了。

为要免除上项不好现象所产生的影响,图书馆在行政上及事业上应有种种之联络。现在大概具体的列举如下:

一、就行政上言:一个图书馆应有一个图书馆的行政,全国的图书馆也应该有整个的行政。这个问题,不是在取监督的意思,是为全国图书馆事业谋打成一片的。比如大图书馆应辅助小图书馆,若行政上不发生关系,则大图书馆虽欲援之以手而无所凭藉;反过来说,小图书馆本想借重于大图书馆,但无行政关系,也不便进辞。假如有行政的联络,则对此一切不圆满的问题,很可以迎刃而解。最高的图书馆行政机关对各图书馆有确切的统计,成绩佳者,予以奖励,成绩劣者,予以警告。某图书馆有何重要处,则可以补其不足,使实际上得着帮助。由是事权集中,运用一致,由上而下,由上而下,系统整然,不难有所改进了。

二、就事业言:图书馆的事业,更应有联络,试举出数点说说:

(一)关于分类编目:全国图书馆分类编目所采用的工具书籍,各不相同,许多图书馆都是忙于此一部分工作,而不能推行其他的部分。这种困难,我想各馆同仁都能知之,现在国立北平图书馆,他有印成之卡片目录,本可为此项工作谋统一,如此推行各省市县立图书馆,一定可以减少编目上之大部分麻烦,大图书馆可以完全采用,小图书馆可以采用大半,这是就编目分类事业上应有之联络。

(二)关于采购书籍:采购书籍,属于商业上的知识者居多,如有鄂联络,非常的经济。例如与国外书局无来往的图书馆,则买书自必成为问题,不妨请国立图书馆办理,可以取得折扣的便宜及免除困难;至于县立图书馆,亦可借重省立图书馆选购书报杂志,当有不少利益。既可减少汇费,又可买到切合实用的书籍,这是就选购事业上应有的联络。

(三)关于流通书籍:好多县立图书馆,因经费的困难,想商请省立图书馆用流通的办法,以供民众的阅览。比如湖北教育厅于本年五月间所办的民众教育馆员讲习会,有许多讲员向我发表意见,倘素有整个的联络,对此当不成问题。

(四)关于馆员技术与学识:小图书馆与大图书馆更应有密切联络,利用假期,用补习或实习的办法,增进馆员程度,或者由各大图书馆在假期开办图书馆员讲习会,或者由小图书馆派馆员到大图书馆研究几星期,种种机会,均可利用,使图书馆在工作上、人才上得着圆满的效用。

三、就馆员友谊方面言:图书馆员首要的条件就是要养成与人合作的精神。因图书馆的事业,是流通图书以供各界人士的阅览,所以馆员必须态度温和,谦恭自持,多予以亲善机会,使社会人士对图书馆发生最好的印象与感官,甚至为取得群众与本馆友善计。图书馆员更要有种种联络表现,彼此发生友谊关系,绝不要存任何偏见,亦不可严分等级。因我们服务,是为社会服务,遇有适宜办法,不妨提出以贡献于一般同志。某馆如有调查他馆状况的事情,各馆应尽量搜出材料,以为解答。至于中华图书馆协会开年会时,各馆同志应尽量参加,一方面辅助大会工作之进行,一方面各同志有联络之机会,同时应各抒己见,有最好改进之提案。内地各图书馆同志,无论在消息上学术上较边远同志的机缘,多得便利,应将所得的一切新事业,报告中华图书馆协会,以便传播给远省各图书馆同仁。总之,凡与友谊上有关切者,各同志应取合作的态度,实行联络,以期一致团结,共策进行。此点与图书馆事业更有密切之关系。

以上所述,实为由联络中所产生之种种利益,但怎样达到这联络的目的呢?其步骤有如下几点:

(一)中心机关:以中华图书馆协会作全国图书馆界联络之中心机关,凡一切事项,须请求政府帮助者,或须借助他馆者,可函请中华图书馆协会接洽,比较容易。因为该会对一切消息与前进事业,比较明了,力量集中,则推行顺利。还有对于国际图书馆的事业,若用中华图书馆协会的名义代表中国的图书馆,才能相称。故各图书馆应该拥护中华图书馆协会,并将一切进行消息,随时报告该会。

(二)管辖范围:公立图书馆在管辖上,除教育当局外,还可以有一个图书馆节制机关,此并非为监督或干涉其行政,而是为图书馆事业上之辅助或指导者。因主管机关只能负经费的责任,对于事业的改进,非专门的图书馆机关不可。所以这种节制机关,系为图书馆事业而设立,至于节制范围,最好国立图书馆与省立图书馆发生关系,省立与县立者发生关系,或者请求教育部或教育厅设图书馆督学,同负此专责。此与近日设体育督学的意义相同。

(三)给予补助:为方便调查起见,可以请求政府给予经费的补助,这种补助费须按全国图书馆的预算以为分配。比如每个省立图书馆预算每年为二万元,全国以二十个省立图书馆计算,以百分之十的的补助,则教育部每年只需筹出四万元。各省教育厅对各县立图书馆给以百分之五的补助,一年不过四五千元而已,分配的比例,以成绩定其多寡。用途只限于图书设备之类。至于具体办法,由教育部图书馆督学或国立图书馆馆长组织一委员会办理。最好由国立图书馆馆长兼任全国图书馆督学,省立图书馆馆长兼任全省图书馆督学,这样行之数年,全国图书馆成绩定有可观。是国家所费的公帑无几,而收到的功效,一定很大。兹欣逢中华图书馆协会举行第三届年会,鄙人无良好意见贡献,实为惭愧。只将平昔所感觉到图书馆在行政上及事业上应有的联络工作,提出说说。不敢说是改进图书馆事业的不二法门,只能以此促进全国整个图书馆事业的一番热诚,敬求诸位给予参考及批评。

(李尚友记,见1936年《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第十二卷第三期)

本书搜集了沈祖荣先生于1916—1944年发表的中英文文章共46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前国内图书馆的发展概况、国内图书馆教育工作的思想概况、图书馆学教育和档案管理学教育的开创与推进的史实,也介绍了一些欧美和日本图书馆的概况,是一本关于图书馆学教育历史的文献。

猜你喜欢

  •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1],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互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

    1 苏轼文集 2025-09-18
  • 潮州韩文公庙碑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1],傅说为列星[2],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

    1 苏轼文集 2025-09-18
  • 日 喻

    生而眇者不识日[1],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2],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

    1 苏轼文集 2025-09-18
  • 李氏山房藏书记

    象犀珠玉怪珍之物[1],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丝麻五谷六材[2],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于人之耳目,而适于用;用之而不弊,取之而不竭;贤不肖之所得,各因其材;仁智之所见,各随其..

    1 苏轼文集 2025-09-18
  • 超然台记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餔糟啜醨[1],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

    1 苏轼文集 2025-09-18
  • 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2]。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

    1 苏轼文集 2025-09-18
  • 放鹤亭记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1],云龙山人张君天骥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十二,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1 苏轼文集 2025-09-18
  • 喜雨亭记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1];汉武得鼎,以名其年[2];叔孙胜狄,以名其子[3]。其喜之大小不齐,示其不忘一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

    1 苏轼文集 2025-09-18
  • 唐代李昭道画迹

    此图出自〔明〕顾炳辑《顾氏画谱》。凌虚台记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示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

    1 苏轼文集 2025-09-18
  •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1]。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2],以此自愧,莫知所为。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1 苏轼文集 2025-09-18
  • 教战守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昔者先王知兵之不可去也[1],是故天下虽平,不敢忘战。秋冬之隙,致民田猎以讲武。..

    1 苏轼文集 2025-09-18
  • 决壅蔽

    所贵乎朝廷清明而天下治平者,何也?天下不诉而无冤[1],不谒而得其所欲。此尧舜之盛也。其次不能无诉,诉而必见察;不能无谒,谒而必见省。使远方之贱吏,不知朝廷之高;而一介之小民,不知官府之难;而后天下治..

    1 苏轼文集 2025-09-18
  • 晁错论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1],而不吾信。唯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

    1 苏轼文集 2025-09-18
  • 贾谊论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1],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有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愚..

    1 苏轼文集 2025-09-18
  • 留侯论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1],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

    0 苏轼文集 2025-09-18
  • 论范增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1],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2]。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然者当以..

    0 苏轼文集 2025-09-18
  • 刑赏忠厚之至论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1],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2],所以弃其旧..

    0 苏轼文集 2025-09-18
  • 战后图书馆发展之途径

    教育与经济与武力是现代国家三大基本的生命力。今后建国的基本工作在于教育军事与经济的合一(引《中国之命运》第五章)。尤其是教育文化,也可说是各种建设的基础。图书馆的使命,正是辅助教育,发扬文化,自应在今..

    0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我国图书馆之新趋势

    倭寇犯顺以来,我国各地图书馆迭遭惨炸。其全部或局部被毁的,难以数计。兹值胜利在望,我们亟应作一种和平建设的准备,而图书馆对于研究工作之促进,民智之启迪,与夫民众道德的培养,社会风气的改善,均占有重要地..

    0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 《图书学大辞典》序

    图书浩瀚,观者望洋。使无适宜之方法分析整理,则其功用莫由彰显,是无异于沉珠于渊,埋于玉山也。欧美各国,教育发达,科学迈进,推其奏效之原,则以图书之贡献极为伟大,故图书馆之建设,宛若星罗棋布。各级学校有..

    1 沈祖荣文集 2025-09-1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