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的朋友中国人 / 卡尔·克劳

14 鞭炮的故乡

2025-10-19 13:46 我的朋友中国人

虽然中国人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与其他民族相同或者更胜一筹的优雅和品味,但这种说法不能被推而广之到关于声音的问题上。在中国,各个方面都是如此喧闹,而安静则是如此罕见、如此难能可贵,以至于被视为一种只有少数幸运儿才能享受到的奢侈待遇。虽然音乐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歌曲和器乐作品对于西方人的耳朵来说,不仅似乎不够和谐,而且是没缘由的太过大声和嘈杂。在所有中国流行音乐的表演过程中,发出洪亮的声音似乎是管弦乐队的主要目的和功能,每一个表演者都在或明或暗地与其他人展开竞争。横笛、锣、钹和鼓从来都是演奏中很突出的部分,从来都不曾柔和。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安放比较轻柔的乐器,比如大提琴。而声音尖锐的竹笛则深受中国业余音乐家们的喜爱。

在中国传统的大戏院里,戏曲作品的高音通常是用假声呈现出来的,而对于西方人的耳朵来说,这种声音听起来更像是一种尖叫。事实上,对于大多数外国人而言,中国音乐难以描述的魅力与其声源的距离成正比,他们中的多数人都尽可能地选择离它远一点儿。然而,中国人喜欢它,因为他们是唯一愿意听的人,没有人会抱怨。我确信有人能慢慢地习惯它。我知道在过去25年的时间里,对中国音乐漫不经心、有意无意地倾听,让这些音乐听起来并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么糟糕了,而且我还曾经听到过一些非常喜欢的作品。

关于中国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我们得出过许多错误但却非常有趣的结论,但令人惊讶的是没有人提出这样的理论:他们作为一个民族,耳朵的鉴赏力不佳。要想收集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大量翔实而令人信服的证据是很容易做到的。在任何一个办公室里都可以找到大量的素材。

两个职员坐在同一张办公桌前大声地讨论一件日常会计账户的事情,他们的声音整个房间都能听到。喧闹的声音让隔壁的外国人都感到非常的烦躁不安,但别的人对这个声音似乎没有给予最轻微的关注。如果职员们真的兴奋起来了,就像他们平时常做的那样,由单音节词汇构成的喋喋不休的声音听起来就像机关枪开火一样,偶尔还会有标志着争论高潮的榴弹爆破般的声音传了过来。事态的升级则是表现在有些时候他们互不相让地同时大声说话,或者用频繁打断对方说话的方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其中的一个人觉得有必要与房间另一边的职员商量一下,他也不会离开座位。高声地吆喝比走起路来容易多了,花的时间又少。在世界上没有什么地方比中国更没有必要设置麦克风或者办公室电话系统的了。

孩子们在学校里大声朗读着他们的功课,一些外国观察家认为,这不仅会永久地损伤他们的声带,而且还会培养出他们伴随终生的大声说话的生活习惯。这也许是真的,但中国人用高调门的声音讲话肯定还有其他原因,因为现在的成年人当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曾经在教室里学习过。无论是不识字的苦力,还是著名的学者,每个人都具备在大众面前演讲的生理潜质,不管有没有必要,他们都不分场合地应用它。两个人之间因琐碎小事而导致的一场街头争吵,不超过几分钟就演变成一场社区的公共事件,因为两人都在向旁观者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很快街坊邻居都知道了两人争论的来龙去脉,并且每个旁观者也都参与到这起事件当中。

在其他国家相当普通的饱满而洪亮的人的声音,却在中国如此稀有,以至于中国人说话的声音总是令人感到惊奇。即使是从相距甚远的地方传来的难以听清的说话声,通常也很容易分辨出说话者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就像平时很容易分辨出中国人的笑声和咳嗽声一样。我不知道中国人是否能够彼此之间进行语音清晰的窃窃私语,但我确信他们很少尝试那样去做。如果两个人彼此信任,并且要互相传递信息,他们往往就会走到一个远而偏僻的地方,或者是用右手食指在摊开的左手掌上写出对方能看明白的字词。在我的中国邻居中,有两个兄弟就住我隔壁的房子里,他们总是很晚才回家。经常在凌晨三点钟的时候,你就能听到他们边走边亲密谈话的声音,这个声音似乎整个街区都能够听到,你一点儿也不需要大惊小怪。

在打电话的时候,中国人总是会联想到与他交谈的人可能在几英里之外,于是他们相应地就提高了嗓门。如果电话不是一台结实的机器,它的每一个零件都将在中国的一个月之内被毁掉。在中国我们会真切地发现对于一般的规则而言都有例外,我们在苏州城里就发现了中国人在声音上的一个例外,当地的居民讲起话来是吴侬软语、柔和悦耳。但是,苏州的居民如果搬到中国的其他地方,很快就会适应邻里们的吵闹习惯了。

假如你认为每个人都希望在安静的环境中用餐,这种想法对中国人来说是非常奇怪的,少数比中国戏院更嘈杂的地方其中就有餐馆。每一个人,无论是客人还是跑堂的店小二,都对这份喧闹声做出了贡献。厨子砰的一声把大锅小壶放在炉子上;店小二们整理桌面,叮叮当当地上菜和摆放瓷器餐具;客人们互相大声地打着招呼,言谈话语间还不时伴着哈哈大笑。当开席的指令发出后,它会从一个跑堂到另一个跑堂不断地把消息传递下去,最后到达在两个或更多楼层下面的厨师那里。由于许多的私人包间都是用非常低矮和单薄的隔板隔开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尽情享受其他食客们如同在自己桌子边的喧哗。这就如同把两三台收音机都调到了最大的音量,而每个都在播放着不同频率电台的声音。如果一个人要举办一场非常时髦的派对,他会带着一些唱歌助兴的女孩,她们漫不经心地弹奏着吉他,发出震人耳膜的歌声。酒馆中至少会有一张桌子上肯定在玩喧闹的划拳游戏。一家广受欢迎的中国餐馆就是一个巨大而喧闹的夜总会舞台,而且还不收取任何的服务费。

远在异国他乡的老式餐馆,铺着厚厚的地毯,伴着昏暗的灯光,还有低声服务的侍者,这会让那些不懂世故的中国人觉得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用餐的地方。对他来说,打开香槟酒瓶时软木塞砰的爆破声并不能使之对较为安静的环境感到释然。即使在中国人自己的家里边,吃饭也是一件相当吵闹的事情。饭菜总是摆在圆桌上,这样谈话就不会局限于坐在右边或者左边的人。每个人在餐桌上都可以随意地与任何人交谈,而且通常就是这样。佣人们互相间大声地传达着命令,增添了欢乐的气氛。当佣人们在外国人的房间里工作时,通常能适应外国人对安静的奇特想法,但在俱乐部酒吧喧闹的气氛中,他们发现要做到安静很难。只有用最严格的纪律并通过最严格的训练,佣人们才能被教导得在端一杯酒或拿一包香烟的时候不要吵得让整个俱乐部的人都听到。

中国人对安静的功效这个词没有任何认知的概念。实际上,这两个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似乎是完全矛盾的。没有声音,什么也不能完成,声音越大,功效越高。反之亦然。除了像上海的外国人会对此类事情大惊小怪之外,在中国别的地方没有任何一辆独轮的手推车是上过油的。木制的车轴在木制的轮毂里转动,发出可怕的尖锐声音,简直能让神经紧张的人疯掉。除了有节奏的重复声之外,其音效就如同一头精疲力竭的猪被困在大门下而发出的嘶吼。外来的考察者试图寻找到发出噪音的各种原因,最常见的自然是推独轮车的苦力都很穷,一分钱也舍不得花在金贵的润滑油上。而简单的事实是苦力们更喜欢吱吱作响的独轮手推车,吱吱呀呀的声音给了他一种其他方式无法给予他的享受感觉。

苦力们搬运货物,拖着船在湍流中逆行,打桩或执行其他繁重的任务,各种工作总是伴随着声音尖锐的劳动号子,从理论上讲,它能使人们彼此之间保持步调的一致,或者以其他方式协调他们的努力。但是团队协作并不是激发这些劳动号子的必要条件。一个中国苦力独自在北极,如果不让他发出任何声音,他可能连蛋糕大的冰块也无法移动。苦力们在搬运东西时发出的嘿呴节奏是中国最熟悉的声音之一。通常他们制造的声音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有人想知道他们还有足够的能量去完成其他的事情吗?

当沉重的青铜棺椁盛殓着伟大的共和国领袖孙中山先生的遗体,被搬运到位于南京城附近的紫金山陵寝墓地时,由六十四名苦力组成的团队就成为完成下一道工序的必要条件。由于这是一件非常庄严的事情,邀请了许多官方的客人,很明显,这六十四名抬棺者的声音将会成为整个画面中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因此,在举行正式仪式前的几天,苦力们接受了训练,在完全安静的情况下抬起假想的棺材。但当庄严的日子到来的时候,指示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一旦苦力们抬起无比沉重的棺材,他们就不由自主地齐声喊出了刺耳的号子,完全淹没了仪式的音乐。不知所措的官员们不得不在苦力的队伍中跑前跑后,敦促大家保持安静,但只有个别人听从了他们的命令。

嘈杂的昆虫增加了在中国生活的乐趣。到了夏季,笼子里养的蚂蚱、蝉和蟋蟀,它们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许多的宠物,比如家养的鸟。很少有人穷到舍不得花几个铜板去买这些叽叽喳喳的朋友,特别是当它们鸣唱的时候。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城市,甚至在乡村道路上,都能看到关在小竹笼里的这些昆虫被小贩们叫卖的熟悉景象。中国人发现他们养的昆虫叫声是欢快而令人愉悦的,于是用小块的苹果或西瓜来犒劳它们。夏天的夜晚,把它们留在户外,这样它们就能饱饱地饮到露水。这些昆虫当中的少数佼佼者不再被关在小贩粗糙的竹笼里,它们被转移到用骨头、打磨过的硬木,甚至是象牙做成的精致笼子里。当然这些小宠物享受的时光非常短暂,因为当冬天到来的时候,它们就死了。

中国人不仅彼此之间喜欢大声喧哗,对震耳欲聋的音乐听得津津有味,而且他们还利用现代文明带给他们的每一种制造声音的装置来增加喧嚣。司机们认为,如果他们在汽车行驶的时候不保持喇叭或警笛的鸣叫,那他们简直就是玩忽职守了。当交通不可避免的堵塞时,噪音就会加倍。如果任由电车司机自作主张,他们会给每辆电车都配备上叮当作响的铃铛,然后让它像美国的救护车一样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噪音。在许多城市里,黄包车上都配有铃铛,这是用来提醒行人让路的,但即使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它们也经常被人使用。收音机给那些渴望平静与安宁的人们带来了新的恐怖。每一个拥有收音机的人都把音量开得很大,而且很少在睡觉之前把收音机关掉。在城市的房间里,经常在凌晨三点钟的时候还能听到收音机大声广播的声音,而唯一提出抗议的人是神经过敏的外国人,他有一种奇怪的想法,认为安静是睡觉的必要条件。

在中国,每个庆祝的场合都伴随着喧闹。每天清晨,成千上万的鞭炮被人们燃放以求得好的兆头。在中国,新年和其他的节日里,爆竹燃放的数量激增到千百万以上。葬礼是非常吵闹的事情。每一拨哀悼者的到来,都会由笙这种乐器发出的乐音来进行通报,而葬礼从开始到最后仪式的完成,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来铜锣发出的声音。送葬的队伍总是在哀乐的伴奏下缓缓移动,对哀乐而言,音量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如果是一个富人的葬礼,游行队伍也很长,那么可能会有三到四个外国风格的铜管乐队,还会有同等数量的用笙管笛箫和铙钹演奏的中国管弦乐队。悲伤的送葬队伍肯定不会演奏像美国的拉格泰姆或进行曲风格的音乐。直到几年前,上海还很少有人在葬礼上听不到塔拉拉拉,砰滴唉,或者今晚在旧日的小镇上会有一段狂欢的时光!的曲子,这些曲调引起了围观者的极大兴趣,以至于最终不得不由市政当局采取行动来规范葬礼上演奏的音乐。

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指出:中国人在的噪音问题上,每个人都尊重他人制造出他想要的噪音的权利;但是却没有人会尊重民众合乎情理地对安静的强烈诉求。当然,个人自由的权利不能再进一步了。有人试图说明,中国人珍视自己可以发出响声的权利,就如同别的民族珍视他们言论自由的权利一样。

然而,这种态度在上海正发生着变化。也许大城市生活的压力让人们认识到安静和休息是极其重要的。如果你的邻居在凌晨两点钟依然开着收音机,现在可以通过向警察投诉来寻求帮助了。当我就这一问题向中国警察投诉时,他非常同情我的遭遇并向我保证说,如果收音机确实给我带来了非常多的烦恼,他会亲自把收音机摔个稀巴烂。当然,警察没有那样去做,所以收音机也依然故我的播音,但它在午夜之后就寂静无声了。与此同时,中国居民的投诉也促使警方采取行动。一名店主整天都要开着留声机直到深夜,住在他隔壁的邻居只好投诉。他并没有抱怨噪音,但他实在难以忍受这一事实:留声机的主人一天不间断地几十次反复播放的只有一条录音记录:河上的彩虹。中国法官认为,这一指控是正当的并决定处罚店主,但也同意如果店主愿意花钱更新他的录音记录,那么就可以免除对他的处罚。

所有国家的孩子都喜欢响声,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智的成熟,人们才会慢慢喜欢安静。按照这种看法,中国人似乎永远不会变老,即便当了曾祖父,人们还是会兴高采烈地点燃鞭炮的引线。鞭炮,这个百无一用的东西,它唯一的用途就是制造响声,最适合由中国人发明。使用火药作为杀人炸弹的想法是后来才想到的。一些迷信的中国人认为鞭炮可以驱赶那些潜伏着的胆小的恶魔;但是,无论燃放它们的原因是什么,它总是为每位邻里街坊提供一个欢乐的机会。附近的人没有谁会忙碌到无法停止手头正在做的事情,他们往往观看焰火表演直到最后一个爆竹熄灭为止。当外国人举办聚会时,他们通常会通过传递饮料的盘子来让每个人心情愉快。在中国,燃放鞭炮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我的朋友中国人》作者为美国人卡尔·克劳,他曾长期在中国经商生活。《我的朋友中国人》描写了作者于上世纪30年代在中国的见闻,有饮食、黄包车夫、知识分子、邻里之间等。作者通过自己的叙述,在书中为中国人辩护,同时也驳斥了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我的朋友中国人》语言诙谐,读起来妙趣横生,通过《我的朋友中国人》可以了解到上世纪30年代西方人眼中中国人的形象与生活。

猜你喜欢

  • 26 韬光养晦的策略

    中国人通常被世人认为是一个身体孱弱的民族,直到他们坚定地站起来反对日本人的侵略。之所以有如此的印象可能是因为黄色这个词在某种程度上是懦弱的同义词,而在许多地方人们称一个人黄,如果不是出于侮辱的含义,那..

    1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25 文人的粗口

    虽然中国人在日常交往的过程中,彼此之间遵守着最烦琐的礼节,然而,一旦对人们言行举止的限制被抛到一边的时候,他们就会走到另外一个极端。如此一来,污言秽语、唇枪舌剑、相互辱骂的程度在其他任何语言中是很难找..

    1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24 乞丐

    到过中国的游客通常就老百姓的贫困都有很多话要讲,例如乞丐的存在。这种贫穷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人们也不感到难为情,毫不掩饰。对那些最漫不经心的观察者来说也是俯拾皆是,对新来的游客来说,这种情形通常让他们..

    0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23 不义之财

    任何到过中国的游客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时都一定会感到莫名的惊诧:外国居民那么多的谈话内容居然都是围绕着他们家佣人的行为展开的。大多数外国人都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对佣人的行为说长道短对于上流社会而言会被认为..

    1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22 熟视而无所容于心

    几乎每一个访问过中国的外国人,都对这个国家的民众进行过评论和不同程度的谴责,原因在于中国人麻木不仁以及显而易见地对人类的苦难缺乏同情;从温和的批评到直言不讳的厌恶,不一而足。虽然我们也可以找到大量表明..

    0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21 寿衣店

    在中国大大小小的任何一个城市,都能发现许许多多的门店在专门制造和销售一些家具和其他物品,这些可以被中国人在天堂中使用。在小一些的地方,会有一个单一的机构从事这个行业,但是,不管一个人住在哪里,这些为去..

    0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20 花开日出的国度

    在几乎所有的情况下,当一个人尝试着把太阳升起作为话题引入谈话时,都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幽默的尝试,或者是一个表达诙谐妙语的机会。对于西方的普通人来说,提到日出一词只暗示着一件事情,那就是经过一整夜的狂欢..

    1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19 迷信的符号

    许多在中国生活了几年的外国人,他们有大量机会去观察中国的老百姓,并且认为中国人的生活与其说是受理性支配,不如说是受迷信支配。对中国历史的随意解读和对中国人日常生活同样随意的观察,提供了大量强化这种偏激..

    0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18 诚信的困扰

    官员腐败,在中国的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就像它一直存在于其他所有的国家一样。讨论在任何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国的腐败问题是否比其他国家较轻或较重是一个毫无意义的问题。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也没有哪个时期曾经..

    0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17 贵族气质的养成

    和大多数初来乍到的人一样,当我第一次来到中国的时候,对于这个国家表面呈现出来的不可言说的污秽感到震惊,甚至还有些恶心。房子和街道很脏,人们的衣服很脏,孩子们的脸脏兮兮的需要清洗,大部分的溪流都是混浊泥..

    1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16 毫无意义的储蓄

    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对于他们收入的要求是如此之低,以至于他们根本不可能储蓄什么钱财,甚至很少有人尝试那样去做。中国人在开支上总是精打细算,但它提供了一个节俭和理财并非是同义词的很好例子。据说,英国一家著名..

    0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15 年轻人的乐趣

    一个人如果是第一次到中国小学的教室,他很可能觉得那是一段令人感到惊奇的经历。这里可能有二十个左右的小男孩,每个人都在大声朗读着自己的课文,并且显然试图把自己的声音提高到超过其他人的水平。对于一个习惯了..

    3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13 传教士的偏见

    由于种种不可避免的原因,许多关于中国人生活、习俗和性格的书都是由传教士写的。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商人、使领馆的外交人员、传教士以及为中国政府服务的职员。一般来说,商人们既没有空闲,也没..

    1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12 没有隐私的国度

    大多数美国人都是前几代拓荒的祖辈们繁衍下来的后裔,他们获得了尽可能广袤的土地,并且在那里建造起自己的家园。他们总是喜欢在即便距离他最近的邻居也有几英里远的地方生活。无论是森林里的小木屋,还是平原上的庭..

    1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11 邻里的相处之道

    因为中国人意识到要实现完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他们很少耗费时间去争取实现它,并且还培养出一种对他人和自己在身体上、精神上、道德上的美中不足予以宽容忍耐的能力。无论小事情,抑或大事情莫不如此。中国的..

    2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10 兜了一个大圈子

    孔子的一群弟子坐在院子当中,听圣人在房间里弹奏古琴。当他们突然被一阵刺耳的杂音惊了一跳的时候,赶紧冲进屋子里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他们来到圣人身边的时候,发现大师正在继续用完美的技巧抚琴。当他们..

    1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09 劳动的报酬

    在中国,与支付工资有关的数字总是需要大量的解释,因为无论它们是元还是分,亦无论其计算得有多么精确,它们通常都会给那些生活在不同价值标准国家中的人造成误导。当习惯于接受高工资并且愿意为他们认为是必需品的..

    1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08 当一磅不是一磅

    在与中国人的日常接触中,外国人常常对这个民族几乎所有的代表都缺乏严谨性和准确性而感到异常恼火。这个问题似乎延伸到了人们活动或爱好的每一个方面,无论是陈述一件事情的真相,还是制作一件家具,他们都很难做到..

    0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07 机敏的苦力

    中国人性格当中的矛盾性在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但现实生活中最明显的例证体现在他们有时是最为狭隘的地方主义者,但有时又成为胸怀宽广、四海一家的人。他们的乡土情结深深地扎根于他们对土地的热爱,特别是生他养他..

    0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 06 万事开头难

    中国人通常不会给人留下思维敏捷的印象。显而易见,他们从一种思路转变到另一种思路是相当困难的。一项手头的工作,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任务也仿佛占据了他们的全部头脑,把其他一切都排除在外了。让我们假设俱乐部里的..

    1 我的朋友中国人 2025-10-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