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门四学士词 / 龙榆生

晁氏琴趣外篇補遺

2025-07-03 15:32 苏门四学士词

龍榆生輯録

調笑蓋聞民俗殊方,聲音異好。洞庭九奏,謂踴躍於魚龍。子夜四時,亦欣愉於兒女。欲識風謡之變,請觀調笑之傳。上佐清歡,深慙薄伎。

西子

西子江頭自浣紗,見人不語入荷花。天然玉貌非朱粉,消得人看隘若耶。游冶誰家少年伴,三三五五垂楊岸。紫騮飛入亂紅深,見此踟蹰但腸斷。

腸斷,越江岸,越女江頭紗自浣。天然玉貌鉛紅淺,自弄芙蓉日晚。紫騮嘶去猶回盼,笑入荷花不見。

宋玉

楚人宋玉多微詞,出游白馬黄金覊。殷勤扣户主人女,上客日高無乃飢。琴彈秋思明心素,女爲客歌客無語。冠纓定挂翡翠釵,心亂誰知歲將暮。

將暮,亂心素,上客風流名重楚。臨街下馬當窗户,飯煮雕胡留住。瑶琴促軫傳深語,萬曲梁塵不顧。

大隄

妾家朱户在横塘,青雲作髻月爲璫。常伴大隄諸女士,誰令花豔獨驚郎。踏隄共唱襄陽樂,軻峨大艑帆初落。宜城酒熟持勸郎,郎今欲渡風波惡。

波惡,倚江閣,大艑軻峨帆夜落。横塘朱户多行樂,大隄花容綽約。宜城春酒郎同酌,醉倒銀缸羅幕。

解珮

當年二女出江濱,容止光輝非世人。明璫戲解贈行客,意比驂鸞天漢津。恍如夢覺空江暮,雲雨無蹤珮何處。君非玉斧望歸來,流水桃花定相誤。

相誤,空凝竚,鄭子江頭逢二女。霞衣曳玉非塵土,笑解明璫輕付。月從雲墮勞相慕,自有驂驚仙侣。

回紋

竇家少婦美朱顔,藁砧何在山復山。多才況是天機巧,象牀玉手亂紅間。織成錦字縱横説,萬語千言皆怨别。一絲一鏤幾縈回,似妾思君腸寸結。

寸結,肝腸切,織錦機邊音韻咽。玉琴塵暗薰爐歇,望盡牀頭新月。刀裁錦斷詩可滅,恨似連環難絶。

唐兒

頭玉磽磽翠刷眉,杜郎生得好男兒。惟有東家嬌女識,骨重神寒天妙姿。銀鸞照衫馬絲尾,折花正值門前戲。儂笑書空意爲誰,分明唐字深心記。

心記,好心事,玉刻容顔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況是東家妖麗。眉尖春恨難憑寄,笑作空中唐字。

春草

劉郎初見小樊時,花面丫頭年未笄。千金欲置名春草,圖得身行步步隨。郎去蘇臺雲水國,青青滿地成輕擲。聞君車馬向江南,爲傳春草遥相憶。

相憶,頓輕擲,春草佳名慙贈璧。長洲茂苑吴王國,自有芊綿碧色。根生土長銅駝陌,縱欲隨君争得。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閒階臥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牀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秋千頃。

右録自宋曾慥《樂府雅詞》卷上。

臨江仙春暮。

緑暗汀洲三月暮,落花風静帆收。垂楊低映木蘭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陽愁。  灞水橋東回首處,美人親上簾鉤。青鸞無計入紅樓。行雲歸楚峽,飛夢到揚州。

右録自明陳耀文《花草粹編》卷七。

下水船廖明略妓田氏。

上客驪駒至,(原誤作淚,依《能改齋漫録》改。) 驚唤銀瓶睡起。困倚妝臺,盈盈正解螺髻。鳳釵墜。繚繞金盤玉指,巫山一段雲委。  半窺鏡,向我横秋水。斜額花枝交鏡裏。淡拂鉛華,匆匆自整羅綺。斂眉翠。雖有愔愔密意,空作江邊解珮。

右録自《花草粹編》卷八。

後記

晁補之詞的傳本,我們能够見到的,只有明季毛晉汲古閣刊本和近人吴昌綬雙照樓影宋刊本。這兩個本子都題作《琴趣外篇》,後者所據也就是毛刊的祖本,不過毛本所缺卷一《引駕行》雅戲以下一大段和《碧牡丹》、《江神子》、《好事近》各一首,它是完全保存着的。清乾隆間修《四庫全書》,也只看到毛本,説什麽刊本多訛,今隨文改正。這《四庫》本我雖然没有見過,但它的校正文字没有什麽根據,是可推想得到的。

現在只有依據這個影宋刊本,更以毛本互勘,加上各家選本所採録,斟酌去取,寫定這個比較可讀的本子。還有若干不太好解的字句,只得留待有新發現時再説了。

補遺四調,《洞仙歌》已見毛本,《臨江仙》恐非晁作,姑録以存疑而己。

一九五六年一月九日

龙榆生先生校点《苏门四学士词》,分《淮海居士长短句》、《豫章黄先生词》、《晁氏琴趣外篇》、《柯山词》,前二种各一册,后二种合一册,中华书局1957年出版(《淮海居士长短句》7月出版,《豫章黄先生词》、《晁氏琴趣外篇附柯山词》8月出版)。全集即用中华书局本作底本。龙先生校点《樵歌》,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1月出版,作者署名“龙元亮”。全集即用文学古籍刊行社本作底本。

猜你喜欢

  • 庄子解卷二十二·外篇

    知北游此篇衍自然之旨。其云观天者,即《天运》篇六极五常而非有故之谓也。言道者,必有本根以为持守;而观浑天之体,浑沦一气,即天即物,即物即道,则物自为根而非有根,物自为道而非有道。非有根者,道之所自运;..

    14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二十一·外篇

    田子方此篇以忘言为宗,其要则《齐物论》照之以天者是也。忘言者,非可以有言而忘之也。道大而言小,道长而言短,道圆而言方,道流行而言止于所言,一言不可以摄万言,万言不可以定一言,古言不可以为今言,此言不可..

    13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二十·外篇

    山木引《人间世》之旨,而杂引以明之。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

    11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九·外篇

    达生此篇于诸《外篇》中尤为深至,其于《内篇》《养生主》《大宗师》之说,独得其要归。盖人之生也,所勤勤于有事者,立德也,立教也,立功也,立名也。治至于尧,教至于孔,而庄子犹以为尘垢秕穅而无益于生。使然,..

    9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八·外篇

    至乐庄子曰:奚暇至于悦生而恶死,言无暇也,非以生不可悦,死不可恶为宗,尤非以悦死恶生为宗;哀乐不入其中,彼固有所存者在也。老子曰:吾有大患,惟吾有身;及吾无身,吾何有患?有者,有身之见;无者,忘己以忘..

    13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七·外篇

    秋水此篇因《逍遥游》《齐物论》而衍之,推言天地万物初无定质,无定情,扩其识量而会通之,则皆无可据,而不足以撄吾心之宁矣。盖物论之兴,始于小大之殊观;小者不知大,大者不知小;不知小,则亦大其所大而不知大..

    14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六·外篇

    缮性此篇与《刻意》之旨略同。其言恬知交养,为有合于庄子之指,而语多杂乱,前后不相侔。且其要归不以轩冕为志,而叹有道之人不与而隐处,则庄子虽非无其情,而固不屑言此以自隘。盖不得志于时者之所假托也。文亦滑..

    14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五·外篇

    刻意此篇之说,亦《养生主》《大宗师》绪余之论,而但得其迹耳。庄子之学,虽云我耦俱丧,不以有涯之生殉无涯之知,而所存之神,照以天,寓诸庸,两行而小大各得其逍遥,怀之含之,以有形象无形,而持之以慎,德不形..

    15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四·外篇

    天运此篇之旨,以自然为宗。天地之化,无非自然。上皇因而顺之,不治而不乱;后世自勉以役其德,而自然者失矣。以为天下可自我而勉为之,而操之以为魁柄,然则天地、日月、风云,亦有主持而使然者乎?人无不可任,天..

    16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三·外篇

    天道此篇之说,有与庄子之旨迥不相侔者;特因老子守静之言而演之,亦未尽合于老子;盖秦汉间学黄老之术,以干人主者之所作也。无为固老庄之所同尚,而庄子抑不滞于无为,故其言甫近而又远之,甫然而又否之,不示人以..

    14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二·外篇

    天地此篇畅言无为之旨,有与《应帝王》篇相发明者;于《外篇》中,斯为邃矣。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 有德乃可君天下。 而成于天, 天命之。 故曰玄。 玄,天德也..

    14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一·外篇

    在宥在之为言存也,不言而存诸心也:是焉而在,非焉而在,利焉而在,害焉而在;不随之以流,不激之以反,天下将自穷而不出于环中。宥之为言宽也:是焉而不以为是,非焉而不以为非,利者勿使害,害者不为之利,天下宽..

    15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外篇

    胠箧引老子圣人不死,大道不止之说,而凿凿言之。盖惩战国之纷纭,而为愤激之言,亦学庄者已甚之成心也。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道而为守备, 胠,腋也,旁开其箧,如从腋取去也。探囊,摸其囊中之有无而取之也。发..

    11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九·外篇

    马蹄引老子无为自正之说而长言之。马: 句。 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 陆犹陆梁之陆,跳也。 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 烧其毛如今火印..

    13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八·外篇

    《外篇》非庄子之书,盖为庄子之学者,欲引伸之,而见之弗逮,求肖而不能也。以《内篇》参观之,则灼然辨矣。《内篇》虽参差旁引,而意皆连属;《外篇》则踳驳而不续。踳音蠢。 《内篇》虽洋溢无方,而指归则约;《..

    13 庄子解 2025-08-09
  • 第十讲 论欣赏和创作

    欣赏和创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对任何艺术,想要得到较深的体会和理解,从而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做到推陈出新,首先必得钻了进去,逐一了解它的所有窍门,才能发现问题,取得经验,彻底明白它的利病所在..

    40 词学十讲 2025-07-05
  • 第九讲 论比兴

    谈到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除了特别措意于音律的和谐,做到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见白居易《与元九书》)的地步,也就是要使诗歌的语言艺术必得富有音乐性之外,它的表现方式,总不出乎赋、比、兴三种,而比..

    39 词学十讲 2025-07-05
  • 第八讲 论四声阴阳

    倚曲填词,首先要顾到歌者转喉发音的自然规律,把每一个字都安排得十分适当,才不致拗嗓或改变字音,使听者莫名其妙。我们学习填写或创作歌词,所以必须对四声阴阳予以特别注意,甘受这些清规戒律的束缚,也只是为了..

    41 词学十讲 2025-07-05
  • 第七讲 论结构

    不论要想写好什么样式的文章,都得讲究结构。歌词是一种最为简练而又富于音乐性的文学形式,所以它更得讲究结构精密。这原是古人共同重视的所谓章句之学。要想发挥文学作品的感染力,把它的艺术性提高到顶点,是需要..

    41 词学十讲 2025-07-05
  • 第六讲 论对偶

    由于汉民族语言具有便于作成对偶的特性,所以上溯周秦典籍,下逮近代歌谣,乃至口头戏谑,常是采取这种排偶形式。这一形式是素来就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把对偶形式由偶然产生发展成为有意识的大量创作,这是魏晋..

    37 词学十讲 2025-07-0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