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思凝序
庄子,楚人也,尝为蒙漆园吏。太史公《列传》谓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归本于老子之旨。所著十余万言,率寓言也。畏垒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指事类情,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然则庄子诚善属书离词者哉!至今学者皆能洛诵,亦或惊怖其言,若河汉而无极。明方正学云:庄子神于文者,非工于文者所可及。文而至于神,微子长子瞻其人,其又何足以知之!
衡阳王船山先生,学老文巨,著述等身,于经史多所诠释论说,然颇散轶。其子敔与其乡后进宁子绍绪、罗子仲宣,梓其《庄子解》以公之同好。余耳先生名旧矣,行部于此,访其遗书,敔遂以此刻见投,且属为引其端。
夫南华之文,纵横驰骋,莫可端倪;《天下》一篇,盖其自序。又以谓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后人复代为之言,不尤骈拇枝指哉!抑闻船山为文,自云有得于南华,故于内外诸篇,俱能辨其真赝。若《让王》以下四篇,诋訾孔子之徒,自坡公以来,皆以为伪作;然其深微之语固有与《内篇》相发者,抑又安可废也?注《庄》者多矣,惟四明沈氏,竟陵谭氏,庶几近之。近闽人林氏《庄子因》出,而诸注悉废。先生既有得于南华之妙,又欲使读之者识达人之变化,则其所诠注,亦所谓知其解而旦暮遇之者欤!我知先生之必有以知之也。
康熙己丑孟冬平原董思凝撰。
解说《庄子》一书的著作。中华书局1964年本,1册,33卷。王夫之著,王敔《增注》,王孝鱼整理。此书说解《庄子》,注重其思想内容及方法。每篇之首,冠以篇解,综括全篇大意。每段之后,加以解说,以描述庄子的思维过程。王氏认为《寓言》和《天下》乃全书序例,非庄子本人不能写出,内篇亦出庄子之手。对杂篇《庚桑楚》尤为重视,以为庄子基本思想已囊括其中。《让王》、《说剑》、《渔父》、《盗跖》四篇定为赝作,屏不解说。至于各篇中单词句义,也往往有新的解释。此书评《庄子》,志在除去前人以儒佛两家所作的附会,还其历史本来面目,同时还隐为指出其局限。王敌对本书的《增注》,引用古今各家之说颇多,对明代名著,亦偶有采录。此书整理时用金陵刻本作底本,参校湘西草堂本。书前有点校说明,以及清王天泰、董思凝的两篇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