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方东美文集 / 方东美

诗与生命

2025-09-06 13:45 方东美文集

借着创造的幻想,发为灿溢的美感,以表现人生的,就是诗。作为一个诗之定义而言,假若我们仅只是个唯名论者或素朴的唯实论者,上面所述尚不失为妥帖与恰当,然而,却由于其中每一个重要的关键字眼都含有多重指谓,转令人惑而不解。诗不是件简单的事,生命之律动无论是指宇宙生命或人类生命而言亦不是件简单的事。在诗之真实性中的生命,或在生之创造性中的诗情,在在都与文化的每一层面,息息攸关。而每一层面在不同的时代,随着不同的国度,皆有其独特性。若想要对当前这样一个题目作一适当的讨论处理,必须条分缕析,深入发挥。此在一个分秒必争、时间的乞求者、区区如我者,自然是做不到的。

今天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场合,躬逢盛会,面对在座的各位来宾,从世界各地不远千里、万里而来的各国诗家代表在未谈论到诗之前,各位不但是,而且早已是诗之化身兄弟感到深为钦佩。同时也觉得如释重负,因为我毋须乎向各位喋喋费辞枉说诗了。

在未变作诗人之前,我们大家原都是文化价值理想的掌旗者,高揭文化价值理想之大纛。在优美的诗风之中,各位所代表的文化精神,想来与兄弟所代表者,必然有所不同。然而,各位既然已经光临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国度,一个诗歌艺术兴盛发达了数千年之久的国度,我应当向各位就生命之诗,或诗之生命方面,介绍一下中国文化的若干特色。

怀特海教授说:哲学与诗境相接。(1)桑塔亚那也主张:伟大的宗教境界即是诗之降凡人间(2)。谈到世界各大文化体系,我们就可以看出:宗教、哲学,与诗在精神内涵上是一脉相通的;三者同具崇高性,而必借生命创造的奇迹才能宣泄发挥出来。

每一个文化体系都有其主要的决定因素。举例来说,在希伯来与伊斯兰(回教)文化的体系中,宗教决定一切,宗教生活方面之外,其他一律居于次要地位。在当代欧美地区的世界文化,科学居于主要地位,其他一切都唯科学之马首是瞻。据我所知,只有希腊文化与中国文化体系是以哲学与艺术为其主要枢纽。古印度,我应当补充说一句,在文化生活方面是追求一种中道精神(Madhyama-pratipad)。如此看来,可见一谈到诗,各人都大可各有一套不同的说法,端视各人的特殊文化背景而定。

为简约计,兄弟今天以一个诗人兼哲学家的身份,来略谈大会所指派给我的题目,我不能不诉诸比兴使用比喻与幻想。首先,让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借以说明在中国文化传统里面诗画的关联性,即诗画(3)同一性。

相传有某富豪,附庸风雅,嗜好绘画。他盖了一幢巍峨大厦,但厅堂之上,空空如也。忽然雅兴大发,要想在恢敞的大厅之上饰以一张巨幅壁画,才益显其富丽堂皇,美轮美奂。于是,慕名聘来一位名画师,优予供养,委以经营全责。谁知这位画师名气诚然不小,但脾气却古怪得出奇;到来之后,表现得懒散无比,终日无所事事,日子一天天过去,一连数周乃至数月下来,毫未动工,一无进展。殊不知其兴趣乃在厅外、大厦所坐落的一片高耸地势,居高临下。身临其间,不禁悠然遐思,驰情入幻,仰视流云腾彩、彤霞弄影;放旷流眄、极目远眺,层峦叠嶂,峭石危崖,大壑幽谷,蜿蜒起伏,掩映于山谷凝翠之中,云烟变灭,映霭之间,千态万状,妙如天工施染,浑然俱应,使上下周遭整个天地都为之点化了,顿呈现一片瑰丽雄浑之景,气象万千。

若非这位画家技艺驰名,几有被目为与诗人命运同科之虞百无一用,徒具一股不可遏制的痴狂,沉溺玄想,不能自拔。不用说,主人对他是大失所望。好在为人风雅,不无涵养,始终不动声色。忽乃心生一计,何不干脆把这怪画家锁在大厅之内,好生供养,使其心不二鹜,而专心面壁作画?可是尽管如此,萦缦缭绕于画家心影的仍然是一股脑儿不着边际奔放不羁的幻想,平日除了吟诗作词之外,依然故我,一无所出。

最后,终于灵感来了。顿时灵泉如涌,兴会淋漓之下,纵笔挥洒,若有神助,不消片刻工夫,一挥而就,他在壁上画了一大片留白,极空灵飘渺之致。画毕,观者莫不啧啧称奇。你道他画了什么?

一个神俊的幼童,站立在磐岩之上,手放风筝,怡然自得,陶醉在大自然的祝福里。那风筝宛似一只蝴蝶啊!就是那伟大的道家哲人庄子所梦栩栩然周也的蝴蝶!随着依稀隐约可辨的风筝影像,天真幼童的赤子之心,早已窅然空踪,驰入了无限,感到一般寥寥长风,莽莽浩气完全系于他手中的那根细线上。同时,蝴蝶在大气鼓荡之下,培风高举,振翮翱翔,抟扶摇而直上,蓬勃活泼,活像自由翱翔的哲学家灵魂,啊!不如说,活像兴会淋漓的诗人灵魂一样,忽而戛戛高引,造妙入玄,洒脱太空,洗尽尘凡;忽而飘然下降,挟鼓舞人生之种种崇高理想以与俱,以超脱解放尘世种种卑陋的表象;但大部分时间却一任其逍遥遨游,提升太虚而俯之,俨若要囊括全天地宇宙之诸形形色色而点化之,成为广大和谐之宇宙秩序,同时把下界尘世间的种种卑陋都忘遣掉,摆脱干净!

从这幅富于启发性的图画看来,中国诗人,从远古迄今日,都有点像神仙救星之突然现身希腊戏剧舞台一般,渐次形成不同之心灵形态,而不禁要齐声高歌,合唱生命之礼赞(Hymn to Joy)。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

巫峡千寻,走云连风。

饮真茹强,蓄素守中。

喻彼行健,是谓存雄。

天地与立,神化攸同。

期之以实,御之以终。(4)

这是儒家之大合唱。亘古以来,过去无数的中国诗人,如陶渊明、杜甫等,在儒家人生智慧的熏陶下,都受到此种乐易愉悦精神之鼓舞与激扬,要德配天地,妙赞化育,与天地参,使一切人等,无论从事何种事业,皆能充分享受精神意义之盎然充满,使人人皆能充其量、尽其类得到充分的尽性发展。儒家推己及物,发挥无限的仁爱与同情,普及一切众生与存在,视万物一体同仁,分享神圣生命中之共同福祉。惟其如此,他们才能将一己小我之知能才性,与在时间化育历程中创进不息,生生不已之宇宙生命,互摄交融,而与天地参矣。此种对生之虔敬尊重之情,乃是一切中国诗人的会通处,而生命之本身即是阳刚劲健,充实为美。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返虚入浑,积健为雄。

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持之匪强,来之无穷。(5)

我管这叫做道家之大合唱。中国诗人,老庄以降,如屈原、曹植、阮籍、李白等,属之,道家以人间世的一切都是枉然。其优美的灵魂乃遗世独立,飘然高举,致于宇宙晶天之寥天一高处,再超然观照人间世之悲欢离合,辛酸苦楚,以及千种万种迷迷惘惘之情,于是悠然感叹芸芸众生之上下浮沉,流荡于愚昧与黠慧,妄念与真理、表相与本体之间,而不能自拔,终亦永远难期更进一步,上达圆满,真理,真实之胜境。高超的诗人,内合于道,提其神于太虚,再回降到熙熙扰攘的人间浊世,冀齐升万物,致力于精神自由之灵台。臻此胜境,饱受种种悲欢离合、辛酸苦楚等束缚之人生始能得救。

若纳水,如转丸珠。

夫岂可道,假体遗愚。

荒荒坤轴,悠悠天枢。

载要其端,载同其符。

超超神明,返返冥无。

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

泛彼浩劫,窅然空纵。(6)

这是大乘佛家之大合唱。生即是苦!在竹幕、铁幕内外,即使为了但求生存,已足够是苦,虽诗人亦不例外。智慧(菩提)要求我们投身到生死海之烦恼界中,找一个高尚目标,为之奋斗,勇猛精进,大雄无畏。透过创造幻想之纵横驰骋,凭借自我修为之解脱乘,我们可以度过时间生灭界的生死海,而直达彼岸。经过千辛万苦而得之匪易的自悟(内证圣智),一旦获致,慧炬长昭,指向前途一片法喜圆满的极乐世界。在时间生灭变化之历程中所长期忍受的悲剧感,到此境界,即为永恒之极乐所替代。诗人之慧眼,帮助我们超脱度过种种现实中卑陋存在之藩篱,而开拓精神解放之新天地证大自在、大解脱。不但对古希腊诗人,而且对今天其他一切诗人而言,人生悲剧之终幕都应当是精神胜利之凯旋。

在这篇诗与生命简短谈话结束之前,让我再引一个故事。不知出自哪位画家手笔,以中华河山、雄奇壮伟的巉崖绝壁为背景,画有一幅老、孔、释三圣像赞;为究天人之际诸重大问题,三圣作各有所思状。对大多数世人而言,此乃一幅画,且仅只一幅画耳;或有想入非非者,谓此乃三圣竞道,互争真理王国之雄长,未知精神领袖毕竟谁属?

然就兄弟心灵之眼光看来,画中意境可作如是观(7):

我们正是据以编织人生之梦的资具。

我们也不妨作如是想

老子喃喃道:吾人之所为者,乃是永恒地追求玄之又玄的玄境。

孔子曰:余谓乃是创造生命生生之德之显扬,借人能弘道,而臻于高明峻极之境。

佛陀沉吟道:关键存乎自悟,内证圣智,以护持一切众生、有情无情之真如法性(真实存在)于不坠。

最后,我们不妨略为修改一下歌德论希腊人的名言(8),而重新肯定:健全之哲学精神,优美的诗歌艺术,与崇高的宗教情操,三者互彻交融,故诗之功能在于做人生之大梦;唯有诗人本身,无分畛域国别,才能做最美的人生之梦。同时兄弟相信,我们还正在继续做最好的人生之梦。谢谢。

(选自《生生之德》)

(1) 怀特海:《思想之模式》,1973年版,第11-17页。

(2) 桑塔亚那:《释诗与宗教》,第86-89页。

(3) 诗画二字原为使非,此据上文意改。

(4) 司空图:《诗品劲健》第八。

(5) 司空图:《诗品雄浑》第一。

(6) 司空图:《诗品流动》第二十四;《诗品高古》第五。

(7) 借莎士比亚语言,以注表中国生命之情调,详莎剧《暴风雨》,第四幕,第一景,第165行。

(8) 歌德:《箴言与沉思》1826年版,第298节。

《方东美文集》由方东美所著,本书以方东美先生《生生之德》一书中所收入的十篇文献为主体,再兼收方东美先生有关西方哲学、儒家、道家、佛学等不同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十篇,以二十篇的篇幅构成文集的基本内容。通过这部文集,读者大体上可以了解方东美先生的学术成就与学术贡献。

猜你喜欢

  • 广大和谐的生命精神

    我在第二讲(1)里面,已经说明了中国宇宙论的精义,在第三讲里面,则提到了中国人性论的要旨,现在让我们来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世界如舞台,人生如戏剧,这不只是门面话而已,《剧场艺术》一书的作者柯戈登(Gordon ..

    1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中国哲学对未来世界的影响

    举这两句话看来,不论是American-philosophy is dead(美国哲学死了)或者是Philosophy in Oxford is dead(牛津哲学死了),当然是仿造德国哲学家尼采(F.Nietzsche)的说法,因为尼采曾经说过Gad is dead(上帝死..

    0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中国人的道德观念

    (1)宇宙,在中国哲学家看来,绝不是物质的机械系统,而是一个大生机,在这个宇宙里面,我们可以发现旁通统贯的生命。它的意义是精神的,它的价值是向善的。惟其是精神的,所以生命本身自有创造才能,不致为他力胁..

    0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从比较哲学旷观中国文化里的人与自然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确,当我们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时,便发现原有的世界是如此的狭小。美国人也常以这段话来表示心境的层次不同,我有一位美国学生曾告诉我:美国人在完成了西部拓荒运动之后,便自..

    0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中国形上学中之宇宙与个人

    1964年第四届东西方哲学家会议论文(1)一在本文中我所要谈到的中国形上学,其含义迥异乎一般所谓超自然形上学(Praerernatural Metaphysics)。根据后者的说法,人,以及其所居处的宇宙,均各自为两种极不相容之力势..

    0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从宗教、哲学与哲学人性论看“人的疏离”

    1969年第五届东西方哲学家会议论文(1)一在讨论正题以前,我愿意先作几点说明。人的疏离这一概念原是西方人的发明,细按其历史根源,应归咎于两极对立原理所隐含的二分法。这一点在西方的任何学术研究或实际事务的领..

    0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生命悲剧之二重奏

    Every philosophy also conceals a philosophy;every opinion is also a lurking-place;every word is also a mask.(F.Nietzsche:Beyond Good and Evil,Ch.9,289)每种哲学蕴蓄一种哲理;每种意想含藏一种..

    0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中国人的艺术理想

    今天我打算讨论中国艺术的理想,重点有三:无言之美、美的本质、中国艺术的特色。一宇宙,从中国哲学看来,乃是一种价值的境界,其中包藏了无限的善性和美景,中国民族生在这完善和纯美的宇宙中,处处要启发道德人格..

    0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生命情调与美感

    一谚有之曰:乾坤一场戏。(The world is a stage)如此妙喻,颇具神理。俞曲园尝于苏州留园乐楼上题楹云:一部二十四史衍成古今传奇,英雄事业,儿女情怀,都付与红牙檀板。奚止中国一部二十四史!大千世界之形色景..

    1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从历史透视看阳明哲学精义

    一、王学综要若干年前余尝以机体主义一词,解说中国哲学之主流与特色,视其为一切思想形态之核心。此思想(1)形态,就其发挥为种种旁通统贯之整体,或表现为种种完整立体式之结构统一而言,恒深蕴于中国各派第一流哲..

    1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易之逻辑问题

    在目前学术界中有两种东西,颇能引起普遍的注意。这两种东西既同样的有趣,又同样的困难,一是《易经》,二是甲骨文。甲骨文以现在出土的而论,我们无法全认识它,就是能认识了一些单字,可是那单字所代表的物类,所..

    1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新儒家哲学绪论

    第一讲一、宋儒之自居正统与排斥异端诸位同学:今天我们开始来谈宋明清哲学,这一门课,我又称之为新儒家哲学研究。我采用这一个名词,并不是因为我好新奇,事实上,在这个题目下所谈到的,大部分是宋儒,另一部分是..

    1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儒家哲学体系

    第二章 原始儒家第一期 从神秘宗教到理性哲学综览前述中国哲学之主要通性与特点之后,吾人兹可进而循序讨论其四大形上学传统。通常虽以老子(约公元前561前467年)约年长于孔子十岁,然吾人实另有理由,可先论儒家哲..

    1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中国哲学精神

    一、讲述本课程之缘起首先我应当声明:我不懂国语,我说的话是淮河平原的普通语言,诸位能够听得懂吗?其次,现在讨论的题目是:中国哲学之精神,这在本人研究哲学的过程中有些曲折。我三岁读《诗经》,在儒家的家庭..

    1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中国哲学之通性与特点

    著者于上文献辞中曾将关于人与宇宙全体之哲学体验及慧观,举以与激发创造生命之诗艺灵感相结合,旨在揭示:兹二者乃熔融浃化,一体俱融,于以凝合中国哲学成为一大完整体系,透过悠久之历史演进而呈现律动式之发展。..

    1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黑格尔哲学之当前难题与历史背景

    借题发挥,论系统建立与黑格尔系统哲学,暂使我国数十年来科学与玄学,实征论与唯心论之论争告一结束。处在现在时代,要谈论黑格尔哲学,却极端困难。这种困难绝非寥寥数语所能交代清楚,且留待下面详细分解。本论文..

    1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哲学的缘起与意义

    自古以来,有有法之天下,有有情之天下。何自有情因色有,何缘造色为情生。如环情色成千古,艳艳荧荧画不成!(转华夫人语,见《西青散记》卷四)哲学思想缘何而起?人们提出这个简单有趣的问题,约有三种不同的动机..

    1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哲学三慧

    此篇原为中国哲学会第三届年会论文,当时座客尽系哲学专业者,心源略同,我方宣趣,彼已会心,故篇中只揭简要义例,事证不待繁举。原稿写就,迟未发表,拟俟拙著《生命情调与美感》成书后弁诸简端,作为长序。嗣因《..

    2 方东美文集 2025-09-06
  • 生命的根

    向下伸展,以密网攫住那残存的生机盎然冰山一角尽在一片黑暗中占据一方曾是轻巧浮腾恣意飞舞却顺着宿命之流在轻触脚下的一瞬间深埋叹息滋长生命牢固得将自己困住了!..

    13 初中作文 2025-08-26
  • 生命因色彩而亮丽

    阳春三月,桃花开遍绿色的山岗,片片花瓣溢出迷人的芳香。“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远处,天蓝如瓦,明媚亮丽。一弯碧水绕着小山,逶迤、蜿蜒,直到山的那一边。“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山..

    11 高中作文 2025-08-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