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门四学士词 / 龙榆生

晁氏琴趣外篇卷之三

2025-07-03 15:15 苏门四学士词

鉅野 晁補之無咎

古陽關寄無斁八弟宰寶應。

暮草蛩吟噎,暗柳螢飛滅。空庭雨過,西風緊,飄黄葉。卷書帷寂静,對此傷離别。重感歎,中秋數日又圓月。  沙觜檣竿上,淮水闊。有飛鳧客,詞珠玉,氣冰雪。且莫教皓月,照影驚華髮。問幾時,清尊夜景共佳節。

玉蝴蝶

暗憶少年豪氣,爛南國,蓬島風光。醉倚吴王宫殿,不解悲涼。舞猶慵、小腰似柳,歌尚怯、嬌語如簧。好林塘,玳筵留住,彩舫攜將。  清狂,揚州一夢,中山千日,名利都忘。細數從前,眼中歡事盡成傷。去船迷、亂花流水,遺佩悄、寒草空江。黯愁腸,暮雲吟斷,青鬢成霜。

安公子送進道四弟赴官無爲。

柳老荷花盡,夜來霜落平湖浄。征雁横天,鷗舞亂,魚游清鏡。又還是、當年我向江南興。移畫船深渚蒹葭映。對半蒿碧水,滿眼青山魂凝。  一番傷華鬢,放歌狂飲猶堪逞。水驛孤帆,明夜事,此歡重省。夢回處、詩〔一〕 塘春草愁難整。宦情與歸期終朝競。記他年相訪,認取斜川三徑。

【校記】

〔一〕詩疑當作池。

惜分飛别吴作。〔一〕

山水光中清無暑,是我消魂别處。只有多情雨,會人深意留人住。  不及〔二〕 梅花來已暮,未見荷花又去。圖畫他年覷,斷腸千古苕溪路。

【校記】

〔一〕《雅詞》、《花菴》皆作湖州作。

〔二〕及原作見,毛本同,依《雅詞》及《花菴》改。

二代别。

消暑樓前雙溪市,盡住〔一〕 水晶宫裏。人共荷花麗,更無一點塵埃氣。  不會使君匆匆至,又作匆匆去計。誰解連紅袂,大家都把蘭舟繫。〔二〕

【校記】

〔一〕盡住原作晝柱,毛本作畫柱,皆誤,依《雅詞》改。

〔二〕《雅詞》作莫放檣竿起,大家都把羅巾繫。

離亭宴憶吴興,寄金陵懷古聲中。

憶向吴興假守,雙溪四垂高柳。儀鳳橋邊蘭舟過,映水雕甍華牖。燭下小紅妝,争看使君歸後。  攜手松亭難又,題詩水軒依舊。多少緑荷相倚恨,背立西風回首。悵望采蓮人,煙波萬重吴岫。

滿庭芳憶廬山。

欲買廬山,山前三畝,小橋横過松間。變名吴市,誰認舊容顔。最好栖賢峽外,應自此都隔塵寰。人稀到,壺中化國,光景更堪閒。  無心求至道,柴門閉了,飽睡甘飡。幸兒成孫長,爲掃家山。若問它年歸去,驀地也雙槳來還。愁難捨,清風萬壑,高處正躋攀。

二次韻,答季良。

閒説秋來,乘槎心嬾,夢回三島波間。便思黄帽,同我老山顔。上界仙人官府,何似我蕭散塵寰。雲無止,流泉自急,此意本來閒。  寂寥松桂圃,陪君好語,亦可忘飡。況瓊枝玉蕊,秀滿春山。若問幽栖何意,莫道是飛鳥知還。無言處,孫登半嶺,高韻更難攀。

三用東坡韻,題自畫蓮社圖。

歸去來兮,名山何處,夢中廬阜嵯峨。二林深處,幽士往來多。自畫遠公蓮社,教兒誦李白長歌。如重到,丹崖翠户,瓊草秀金坡。  生綃雙幅上,諸賢巾屨,文彩天梭。社中客,禪心古井無波。我似淵明逃社,怡顔盼百尺庭柯。牛閒放,溪童任嬾,吾已廢鞭蓑。

尾犯一名碧芙容 廬山。

廬山小隱,漸年來疎嬾,浸濃歸興。綵橋飛過深溪,地底奔雷餘韻。香爐照日,望處與青霄近。想羣仙呼我應還,怪曉來鬚絲垂鏡。〔一〕  海上雲車回軔,少姑傳金母信。森翠裾瓊佩,落日初霞,紛紜相映。誰見壺中景,花洞裏杳然漁艇。别是個蕭洒乾坤,世情塵土休問。

【校記】

〔一〕曉原脱,依毛本補。鬚疑當作鬢。

尉遲杯亳社作惜花。

去年時,正愁絶,過卻紅杏飛。沈吟杏子青時,追悔負好花枝。今年又春到,傍小闌日日數花期。人有信,花卻無憑,〔一〕 故教芳意遲遲。  及至待得融怡,未攀條拈蕊,已歎〔二〕 春歸。怎得春如天不老,更教花與月相隨。都將命拚與酬花,似峴山落日客猶迷。儘歸路拍手攔街,笑人沈醉如泥。

【校記】

〔一〕原作花有信人卻無憑,毛本同,依明鈔《樂府雅詞》改。

〔二〕已歎原作己難,毛本作又歎,依《雅詞》改。

八六子重九即事,呈徐倅袓禹十六叔。

喜秋晴,淡雲縈縷,天高羣雁南征。正露冷初減蘭紅,風緊潛彫柳翠,愁人漏長夢驚。  重陽景物淒清。漸老何時無事,當歌好在多情。暗自想、朱顔並遊同醉,宦名韁鎖,世路蓬萍。難相見,賴有黄花滿把,從教緑酒深傾。醉休醒,醒來舊愁旋生。

臨江仙呈祖禹十六叔。

盡説彭門新半郟,昆吾剸玉如泥。功名餘事不須爲。才情詩裏見,風味酒邊知。  好在阿咸同老也,青雲往歲心期。千鍾百首興來時。伯倫從婦勸,元亮信兒癡。

十歲兒曹同硯席,華裾〔一〕 織翠如葱。一生心事醉吟中。相逢俱白首,無語對西風。  莫道尊前情調減,衰顔得酒能紅。可憐此會意無窮。夜闌人總睡,獨遶菊花叢。

【校記】

〔一〕裾原作裙,毛本同誤,依《雅詞》改。

驀山溪譙園飲酒,爲守令作。

譙園幽古,烟鎖前朝檜。摇落棗紅時,滿園空、幾株蒼翠。使君才譽,金殿握蘭人,將風調,改荒涼,便是嬉遊地。  劉郎莫問,去後桃花事。司馬更堪憐,掩金觴、琵琶催淚。愁來不醉,不醉奈愁何,汝南周,東陽沈,勸我如何醉。

金尊玉酒,佳味名仙檜。恐是九龍泉,堪一飲、霜毛卻翠。何須説此,只但飲陶陶,燈光底,百花春,自是仙家地。  星郎早貴,慣見風流事。留我不須歸,倒尊空、燭堆紅淚。飛鳧令尹,才調更翩翩,休弔古,枉傷神,有興來同醉。

三亳社寄文潛舍人。

蘭臺仙史,好在多情否。不寄一行書,過西風、飛鴻去後。功名心事,千載與君同,只狂飲,只狂吟,緑鬢殊非舊。  山歌村館,愁醉潯陽叟。且借兩州春,看一曲、尊前舞袖。古來畢竟,何處是功名,不同飲,不同吟,也勸時開口。

四和王定國朝散憶廣陵。

揚州全盛,往事今何處。帆錦兩明珠,罥薔薇、月中嬉語。朱衣白面,公子似神仙,登雲嶼,臨烟渚,狂醉成懷古。  蘭舟歸後,誰與春爲主。吟笑我重來,倚瓊花、東風日暮。吴霜點鬢,流落共天涯,竹西路,高陽侣,魂夢應相遇。

憶秦娥和留守趙無媿遂别。

牽人意,高堂照碧臨烟水。清秋至,東山時伴,謝公攜妓。  黄菊雖殘堪泛蟻,乍寒猶有重陽味。應相記,坐中少个,孟嘉狂醉。

好事近南都寄歷下人。

絲管鬧南湖,湖上醉遊時晚。獨看小橋官柳,淚無言偷滿。  坐中誰唱解愁辭,紅妝勸金盞。物是奈人非是,負東風心眼。

阮郎歸同十二叔泛濟州環溪。

西城北渚舊追隨,荒臺今是非。白蘋無主緑蒲迷,停舟憶舊時。  雙鴨戲,亂鷗飛,人家烟雨西。不成攜手折芳菲,蘭橈惆悵歸。

一濠秋水静漣漪,紅妝照水嬉。攀條尋藕怯船移,浮萍溼繡衣。  臨好景,惜輕歸,夕陽洲渚迷。城門燈火簇輪蹄,沙鷗飛去時。

兒童嬉戲杏花堤,春歸不解悲。重來草露溼人衣,無花空繞枝。  曾學道,久忘機,一尊甘若飴。平生魚鳥與同歸,臨風心自知。

宴桃源

往歲真源謫去,紅淚揚州留住。飲罷一帆東,去入楚江寒雨。無緖,無緖,今夜秦淮泊處。

一叢花謝濟倅宗室令郯送酒。〔一〕

王孫眉宇鳳凰雛,天與世情疎。揚州坐上瓊花底,佩錦囊曾從〔二〕 奚奴。金盞醉揮,滿身花影,紅袖競來扶。  十年一夢訪林居,離袂〔三〕 重踟蹰。應憐肺病臨卭客,寄洞庭春色雙壺。天氣未佳,梅花正好,曾醉燕堂無。

【校記】

〔一〕《粹編》卷八引《古今詞話》题作趙德麟送洞庭春色。

〔二〕從原作憶,毛本同,依《粹編》改。

〔三〕袂原作缺,誤,依毛本改。

二十二叔節推以無咎生日,於此聲中爲辭,依韻和答。

碧山無意解銀魚,花底且攜壺。華顛又喜熊羆旦〔一〕 ,笑騏驥老反爲駒。文史漸拋〔二〕 ,功名更嬾,隨處見真如。  高情敢並漢廷疎,長揖去田廬。囊無上賜金堪散,也未妨山獵溪漁。廉頗縱强,莫隨年少,白馬向黄榆。

【校記】

〔一〕旦原作且,毛本同誤,依詞意改。

〔二〕抛原作拖,毛本同誤,依詞意改。

三再呈十二叔。

飛鳧仙令氣如虹,脱屣向塵籠。凌煙畫象雲臺議,似眼前百草春風。盞裏聖賢,壼中天地,高興更誰同。  應懷得雋大明宫,無事老馮公。玉山且向花間倒,任從笑老入花叢。三徑步餘,一枝眠穩,心事付千鍾。

龙榆生先生校点《苏门四学士词》,分《淮海居士长短句》、《豫章黄先生词》、《晁氏琴趣外篇》、《柯山词》,前二种各一册,后二种合一册,中华书局1957年出版(《淮海居士长短句》7月出版,《豫章黄先生词》、《晁氏琴趣外篇附柯山词》8月出版)。全集即用中华书局本作底本。龙先生校点《樵歌》,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1月出版,作者署名“龙元亮”。全集即用文学古籍刊行社本作底本。

猜你喜欢

  • 隣水縣志卷之三

    目錄:聖廟、武廟、文昌廟、社稷壇、神祗壇、先農壇、厲壇、羣祀、寺觀、宗祠祀典志祀典:祭法炳於《戴記》,凡聖賢神祇之族,皆在祀典,以有功烈而報之也。而答陰答陽,有壇、有廟、有祠,履乎其地而精神以生,行乎..

    4 道光邻水县志 2025-08-15
  • 庄子解卷二十二·外篇

    知北游此篇衍自然之旨。其云观天者,即《天运》篇六极五常而非有故之谓也。言道者,必有本根以为持守;而观浑天之体,浑沦一气,即天即物,即物即道,则物自为根而非有根,物自为道而非有道。非有根者,道之所自运;..

    14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二十一·外篇

    田子方此篇以忘言为宗,其要则《齐物论》照之以天者是也。忘言者,非可以有言而忘之也。道大而言小,道长而言短,道圆而言方,道流行而言止于所言,一言不可以摄万言,万言不可以定一言,古言不可以为今言,此言不可..

    13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二十·外篇

    山木引《人间世》之旨,而杂引以明之。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

    11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九·外篇

    达生此篇于诸《外篇》中尤为深至,其于《内篇》《养生主》《大宗师》之说,独得其要归。盖人之生也,所勤勤于有事者,立德也,立教也,立功也,立名也。治至于尧,教至于孔,而庄子犹以为尘垢秕穅而无益于生。使然,..

    9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八·外篇

    至乐庄子曰:奚暇至于悦生而恶死,言无暇也,非以生不可悦,死不可恶为宗,尤非以悦死恶生为宗;哀乐不入其中,彼固有所存者在也。老子曰:吾有大患,惟吾有身;及吾无身,吾何有患?有者,有身之见;无者,忘己以忘..

    13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七·外篇

    秋水此篇因《逍遥游》《齐物论》而衍之,推言天地万物初无定质,无定情,扩其识量而会通之,则皆无可据,而不足以撄吾心之宁矣。盖物论之兴,始于小大之殊观;小者不知大,大者不知小;不知小,则亦大其所大而不知大..

    14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六·外篇

    缮性此篇与《刻意》之旨略同。其言恬知交养,为有合于庄子之指,而语多杂乱,前后不相侔。且其要归不以轩冕为志,而叹有道之人不与而隐处,则庄子虽非无其情,而固不屑言此以自隘。盖不得志于时者之所假托也。文亦滑..

    14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五·外篇

    刻意此篇之说,亦《养生主》《大宗师》绪余之论,而但得其迹耳。庄子之学,虽云我耦俱丧,不以有涯之生殉无涯之知,而所存之神,照以天,寓诸庸,两行而小大各得其逍遥,怀之含之,以有形象无形,而持之以慎,德不形..

    15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四·外篇

    天运此篇之旨,以自然为宗。天地之化,无非自然。上皇因而顺之,不治而不乱;后世自勉以役其德,而自然者失矣。以为天下可自我而勉为之,而操之以为魁柄,然则天地、日月、风云,亦有主持而使然者乎?人无不可任,天..

    16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三·外篇

    天道此篇之说,有与庄子之旨迥不相侔者;特因老子守静之言而演之,亦未尽合于老子;盖秦汉间学黄老之术,以干人主者之所作也。无为固老庄之所同尚,而庄子抑不滞于无为,故其言甫近而又远之,甫然而又否之,不示人以..

    14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二·外篇

    天地此篇畅言无为之旨,有与《应帝王》篇相发明者;于《外篇》中,斯为邃矣。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 有德乃可君天下。 而成于天, 天命之。 故曰玄。 玄,天德也..

    15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一·外篇

    在宥在之为言存也,不言而存诸心也:是焉而在,非焉而在,利焉而在,害焉而在;不随之以流,不激之以反,天下将自穷而不出于环中。宥之为言宽也:是焉而不以为是,非焉而不以为非,利者勿使害,害者不为之利,天下宽..

    15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十·外篇

    胠箧引老子圣人不死,大道不止之说,而凿凿言之。盖惩战国之纷纭,而为愤激之言,亦学庄者已甚之成心也。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道而为守备, 胠,腋也,旁开其箧,如从腋取去也。探囊,摸其囊中之有无而取之也。发..

    11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九·外篇

    马蹄引老子无为自正之说而长言之。马: 句。 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 陆犹陆梁之陆,跳也。 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伯乐,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 烧其毛如今火印..

    14 庄子解 2025-08-09
  • 庄子解卷八·外篇

    《外篇》非庄子之书,盖为庄子之学者,欲引伸之,而见之弗逮,求肖而不能也。以《内篇》参观之,则灼然辨矣。《内篇》虽参差旁引,而意皆连属;《外篇》则踳驳而不续。踳音蠢。 《内篇》虽洋溢无方,而指归则约;《..

    13 庄子解 2025-08-09
  • 词之三宗

    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为黄庭坚(山谷)、陈师道(后山)、陈与义(简斋)。词史亦有一祖三宗,词之一祖乃李后主,词之三宗乃冯延巳(正中)、晏殊(同叔)、欧阳修(六一)。词之一祖乃李后主,..

    63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第十讲 论欣赏和创作

    欣赏和创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对任何艺术,想要得到较深的体会和理解,从而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进一步做到推陈出新,首先必得钻了进去,逐一了解它的所有窍门,才能发现问题,取得经验,彻底明白它的利病所在..

    40 词学十讲 2025-07-05
  • 第九讲 论比兴

    谈到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手法,除了特别措意于音律的和谐,做到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见白居易《与元九书》)的地步,也就是要使诗歌的语言艺术必得富有音乐性之外,它的表现方式,总不出乎赋、比、兴三种,而比..

    40 词学十讲 2025-07-05
  • 第八讲 论四声阴阳

    倚曲填词,首先要顾到歌者转喉发音的自然规律,把每一个字都安排得十分适当,才不致拗嗓或改变字音,使听者莫名其妙。我们学习填写或创作歌词,所以必须对四声阴阳予以特别注意,甘受这些清规戒律的束缚,也只是为了..

    41 词学十讲 2025-07-0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