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苏门四学士词 / 龙榆生

晁氏琴趣外篇卷之三

2025-07-03 15:15 苏门四学士词

鉅野 晁補之無咎

古陽關寄無斁八弟宰寶應。

暮草蛩吟噎,暗柳螢飛滅。空庭雨過,西風緊,飄黄葉。卷書帷寂静,對此傷離别。重感歎,中秋數日又圓月。  沙觜檣竿上,淮水闊。有飛鳧客,詞珠玉,氣冰雪。且莫教皓月,照影驚華髮。問幾時,清尊夜景共佳節。

玉蝴蝶

暗憶少年豪氣,爛南國,蓬島風光。醉倚吴王宫殿,不解悲涼。舞猶慵、小腰似柳,歌尚怯、嬌語如簧。好林塘,玳筵留住,彩舫攜將。  清狂,揚州一夢,中山千日,名利都忘。細數從前,眼中歡事盡成傷。去船迷、亂花流水,遺佩悄、寒草空江。黯愁腸,暮雲吟斷,青鬢成霜。

安公子送進道四弟赴官無爲。

柳老荷花盡,夜來霜落平湖浄。征雁横天,鷗舞亂,魚游清鏡。又還是、當年我向江南興。移畫船深渚蒹葭映。對半蒿碧水,滿眼青山魂凝。  一番傷華鬢,放歌狂飲猶堪逞。水驛孤帆,明夜事,此歡重省。夢回處、詩〔一〕 塘春草愁難整。宦情與歸期終朝競。記他年相訪,認取斜川三徑。

【校記】

〔一〕詩疑當作池。

惜分飛别吴作。〔一〕

山水光中清無暑,是我消魂别處。只有多情雨,會人深意留人住。  不及〔二〕 梅花來已暮,未見荷花又去。圖畫他年覷,斷腸千古苕溪路。

【校記】

〔一〕《雅詞》、《花菴》皆作湖州作。

〔二〕及原作見,毛本同,依《雅詞》及《花菴》改。

二代别。

消暑樓前雙溪市,盡住〔一〕 水晶宫裏。人共荷花麗,更無一點塵埃氣。  不會使君匆匆至,又作匆匆去計。誰解連紅袂,大家都把蘭舟繫。〔二〕

【校記】

〔一〕盡住原作晝柱,毛本作畫柱,皆誤,依《雅詞》改。

〔二〕《雅詞》作莫放檣竿起,大家都把羅巾繫。

離亭宴憶吴興,寄金陵懷古聲中。

憶向吴興假守,雙溪四垂高柳。儀鳳橋邊蘭舟過,映水雕甍華牖。燭下小紅妝,争看使君歸後。  攜手松亭難又,題詩水軒依舊。多少緑荷相倚恨,背立西風回首。悵望采蓮人,煙波萬重吴岫。

滿庭芳憶廬山。

欲買廬山,山前三畝,小橋横過松間。變名吴市,誰認舊容顔。最好栖賢峽外,應自此都隔塵寰。人稀到,壺中化國,光景更堪閒。  無心求至道,柴門閉了,飽睡甘飡。幸兒成孫長,爲掃家山。若問它年歸去,驀地也雙槳來還。愁難捨,清風萬壑,高處正躋攀。

二次韻,答季良。

閒説秋來,乘槎心嬾,夢回三島波間。便思黄帽,同我老山顔。上界仙人官府,何似我蕭散塵寰。雲無止,流泉自急,此意本來閒。  寂寥松桂圃,陪君好語,亦可忘飡。況瓊枝玉蕊,秀滿春山。若問幽栖何意,莫道是飛鳥知還。無言處,孫登半嶺,高韻更難攀。

三用東坡韻,題自畫蓮社圖。

歸去來兮,名山何處,夢中廬阜嵯峨。二林深處,幽士往來多。自畫遠公蓮社,教兒誦李白長歌。如重到,丹崖翠户,瓊草秀金坡。  生綃雙幅上,諸賢巾屨,文彩天梭。社中客,禪心古井無波。我似淵明逃社,怡顔盼百尺庭柯。牛閒放,溪童任嬾,吾已廢鞭蓑。

尾犯一名碧芙容 廬山。

廬山小隱,漸年來疎嬾,浸濃歸興。綵橋飛過深溪,地底奔雷餘韻。香爐照日,望處與青霄近。想羣仙呼我應還,怪曉來鬚絲垂鏡。〔一〕  海上雲車回軔,少姑傳金母信。森翠裾瓊佩,落日初霞,紛紜相映。誰見壺中景,花洞裏杳然漁艇。别是個蕭洒乾坤,世情塵土休問。

【校記】

〔一〕曉原脱,依毛本補。鬚疑當作鬢。

尉遲杯亳社作惜花。

去年時,正愁絶,過卻紅杏飛。沈吟杏子青時,追悔負好花枝。今年又春到,傍小闌日日數花期。人有信,花卻無憑,〔一〕 故教芳意遲遲。  及至待得融怡,未攀條拈蕊,已歎〔二〕 春歸。怎得春如天不老,更教花與月相隨。都將命拚與酬花,似峴山落日客猶迷。儘歸路拍手攔街,笑人沈醉如泥。

【校記】

〔一〕原作花有信人卻無憑,毛本同,依明鈔《樂府雅詞》改。

〔二〕已歎原作己難,毛本作又歎,依《雅詞》改。

八六子重九即事,呈徐倅袓禹十六叔。

喜秋晴,淡雲縈縷,天高羣雁南征。正露冷初減蘭紅,風緊潛彫柳翠,愁人漏長夢驚。  重陽景物淒清。漸老何時無事,當歌好在多情。暗自想、朱顔並遊同醉,宦名韁鎖,世路蓬萍。難相見,賴有黄花滿把,從教緑酒深傾。醉休醒,醒來舊愁旋生。

臨江仙呈祖禹十六叔。

盡説彭門新半郟,昆吾剸玉如泥。功名餘事不須爲。才情詩裏見,風味酒邊知。  好在阿咸同老也,青雲往歲心期。千鍾百首興來時。伯倫從婦勸,元亮信兒癡。

十歲兒曹同硯席,華裾〔一〕 織翠如葱。一生心事醉吟中。相逢俱白首,無語對西風。  莫道尊前情調減,衰顔得酒能紅。可憐此會意無窮。夜闌人總睡,獨遶菊花叢。

【校記】

〔一〕裾原作裙,毛本同誤,依《雅詞》改。

驀山溪譙園飲酒,爲守令作。

譙園幽古,烟鎖前朝檜。摇落棗紅時,滿園空、幾株蒼翠。使君才譽,金殿握蘭人,將風調,改荒涼,便是嬉遊地。  劉郎莫問,去後桃花事。司馬更堪憐,掩金觴、琵琶催淚。愁來不醉,不醉奈愁何,汝南周,東陽沈,勸我如何醉。

金尊玉酒,佳味名仙檜。恐是九龍泉,堪一飲、霜毛卻翠。何須説此,只但飲陶陶,燈光底,百花春,自是仙家地。  星郎早貴,慣見風流事。留我不須歸,倒尊空、燭堆紅淚。飛鳧令尹,才調更翩翩,休弔古,枉傷神,有興來同醉。

三亳社寄文潛舍人。

蘭臺仙史,好在多情否。不寄一行書,過西風、飛鴻去後。功名心事,千載與君同,只狂飲,只狂吟,緑鬢殊非舊。  山歌村館,愁醉潯陽叟。且借兩州春,看一曲、尊前舞袖。古來畢竟,何處是功名,不同飲,不同吟,也勸時開口。

四和王定國朝散憶廣陵。

揚州全盛,往事今何處。帆錦兩明珠,罥薔薇、月中嬉語。朱衣白面,公子似神仙,登雲嶼,臨烟渚,狂醉成懷古。  蘭舟歸後,誰與春爲主。吟笑我重來,倚瓊花、東風日暮。吴霜點鬢,流落共天涯,竹西路,高陽侣,魂夢應相遇。

憶秦娥和留守趙無媿遂别。

牽人意,高堂照碧臨烟水。清秋至,東山時伴,謝公攜妓。  黄菊雖殘堪泛蟻,乍寒猶有重陽味。應相記,坐中少个,孟嘉狂醉。

好事近南都寄歷下人。

絲管鬧南湖,湖上醉遊時晚。獨看小橋官柳,淚無言偷滿。  坐中誰唱解愁辭,紅妝勸金盞。物是奈人非是,負東風心眼。

阮郎歸同十二叔泛濟州環溪。

西城北渚舊追隨,荒臺今是非。白蘋無主緑蒲迷,停舟憶舊時。  雙鴨戲,亂鷗飛,人家烟雨西。不成攜手折芳菲,蘭橈惆悵歸。

一濠秋水静漣漪,紅妝照水嬉。攀條尋藕怯船移,浮萍溼繡衣。  臨好景,惜輕歸,夕陽洲渚迷。城門燈火簇輪蹄,沙鷗飛去時。

兒童嬉戲杏花堤,春歸不解悲。重來草露溼人衣,無花空繞枝。  曾學道,久忘機,一尊甘若飴。平生魚鳥與同歸,臨風心自知。

宴桃源

往歲真源謫去,紅淚揚州留住。飲罷一帆東,去入楚江寒雨。無緖,無緖,今夜秦淮泊處。

一叢花謝濟倅宗室令郯送酒。〔一〕

王孫眉宇鳳凰雛,天與世情疎。揚州坐上瓊花底,佩錦囊曾從〔二〕 奚奴。金盞醉揮,滿身花影,紅袖競來扶。  十年一夢訪林居,離袂〔三〕 重踟蹰。應憐肺病臨卭客,寄洞庭春色雙壺。天氣未佳,梅花正好,曾醉燕堂無。

【校記】

〔一〕《粹編》卷八引《古今詞話》题作趙德麟送洞庭春色。

〔二〕從原作憶,毛本同,依《粹編》改。

〔三〕袂原作缺,誤,依毛本改。

二十二叔節推以無咎生日,於此聲中爲辭,依韻和答。

碧山無意解銀魚,花底且攜壺。華顛又喜熊羆旦〔一〕 ,笑騏驥老反爲駒。文史漸拋〔二〕 ,功名更嬾,隨處見真如。  高情敢並漢廷疎,長揖去田廬。囊無上賜金堪散,也未妨山獵溪漁。廉頗縱强,莫隨年少,白馬向黄榆。

【校記】

〔一〕旦原作且,毛本同誤,依詞意改。

〔二〕抛原作拖,毛本同誤,依詞意改。

三再呈十二叔。

飛鳧仙令氣如虹,脱屣向塵籠。凌煙畫象雲臺議,似眼前百草春風。盞裏聖賢,壼中天地,高興更誰同。  應懷得雋大明宫,無事老馮公。玉山且向花間倒,任從笑老入花叢。三徑步餘,一枝眠穩,心事付千鍾。

龙榆生先生校点《苏门四学士词》,分《淮海居士长短句》、《豫章黄先生词》、《晁氏琴趣外篇》、《柯山词》,前二种各一册,后二种合一册,中华书局1957年出版(《淮海居士长短句》7月出版,《豫章黄先生词》、《晁氏琴趣外篇附柯山词》8月出版)。全集即用中华书局本作底本。龙先生校点《樵歌》,文学古籍刊行社1958年1月出版,作者署名“龙元亮”。全集即用文学古籍刊行社本作底本。

猜你喜欢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九

    崇禎三年十月○崇禎三年十月三年庚午十月丙午朔孟冬帝親享太廟遣官祭諸陵進崇禎四年大統曆以兵部奏李天成諳用地雷試有成效命量受職衘另立一營教練登萊廵撫孫元化請以海防同知賈名傑兼理東江餉司事就加戶曹以便戶部考..

    2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八

    崇禎三年九月○崇禎三年九月三年庚午九月丁丑朔工部右侍郎沈演以足兵恤民勢相牴牾特陳建堡聚民教以戰守之法湖廣廵按黃宗昌以岷藩被弒之獄 【 元年四月初一日】 奉旨地方各官狥玩命自遇變日為始將撫按道府等官併長史..

    1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七

    崇禎三年八月○崇禎三年八月三年庚午八月戊申朔祭社稷免朝順天府府尹劉宗周上言大興縣皂隸張登欺官悞公為縣官申報府丞行經歷究觧張登拉弟內官張進忠於前月十九日闖入經歷司罵詈不遂復於二十日統眾數十人箭衣戎扮哨入..

    0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六

    崇禎三年七月○崇禎三年七月三年庚午七月戊寅朔孟秋帝親享太廟免朝兵科給事中降一級管事張鵬雲會同廵關張學周核恢復四城功次上聞帝以灤永等處復城文武將士勞績可嘉敘捷大典應不踰時今查勘已明兵部作速分別具覆福建道..

    1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五

    崇禎三年六月○崇禎三年六月三年庚午六月己酉朔免朝陝西廵按李應期疏奏臣差每年額派協濟新餉銀二千兩今崇禎三年例應如額觧足謹搜苑馬寺及漢中等府属茶課並節省公費贖鍰各項銀共二千兩已行布政司委官起觧命照数覈收庚..

    0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四

    崇禎三年五月○崇禎三年五月三年庚午五月庚辰朔免朝太康伯張國紀借車運米并輸運資優旨覈收辛巳吏部尚書王永光一品考滿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山東廵撫沈珣捐資七百兩助餉命到日覈收南京右都御史陳于庭率属捐資助餉優旨彙觧..

    1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三

    崇禎三年四月○崇禎三年四月三年庚午四月庚戌朔孟夏親享太廟免朝類敘三年捕獲功鄭其心陞左都督仍賚銀十五兩王文烈加右都督樂應祥實授都督僉事仍各賚銀十兩張承祿等十員各陞一級賚銀六兩周洪謨賚銀六兩張學書等四員賚..

    0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二

    崇禎三年三月○崇禎三年三月三年庚午三月辛巳朔陞玄默為戶科都給事中補朱文煥為戶科給事中予原任都督任景春祭葬壬午大學士李標五疏求退優旨准馳驛回籍癸未吏部尚書王永光疏參署選員外郎觧學夔主事喬若雯將大選朱之禎..

    0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一

    崇禎三年二月○崇禎三年二月三年庚午二月辛亥朔免朝帝以戶科條議欲停給內外文武七品上各官俸薪傳諭諸臣但能稽核侵冐杜絕漏卮清償夙逋徵完舊額此即富國安邦第一策詔祿為養廉彝典不必請停雲南廵按甘學闊疏請繳天啟六年..

    0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崇禎長編卷之三十

    崇禎三年正月○崇禎三年正月崇禎三年庚午正月辛巳朔帝以近畿被兵不御殿百官免賀仍放假五日遣官祭諸陵是日大風霾晝晦大學士韓爌等以舊例正月上旬日講請擇吉開講一日事平舉行從之除夕前一日 大清兵於豊潤城南連設三營..

    1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崇禎長編卷之三

    天啟七年十一月○天啟七年十一月天啟七年十一月甲子朔欽天監進崇禎元年大統曆頒行天下因御極更定年號故改是月安置太監魏忠賢於鳳陽諭曰朕聞去惡務盡御世之大權人臣無將有位之烔戒逆惡魏忠賢先帝以左右微勞稍假恩寵忠..

    1 崇祯长编 2025-11-18
  • ●归先生外集卷之三十二

    吴郡归有光着门人王执礼校诗◆诗游灵谷寺钟山行二首甫里天随寺下第归安亭寄友人读史二首恨诗二首送王柳州姊丈舟阻沽头闸陆行二十余里到沛县咏史和俞质甫夏雨效联句体三十韵徐州同朱进士登子房山鲤鱼山早渡杨子江郓州..

    74 归先生文集 2025-09-14
  • ●归先生文集卷之三十一

    吴郡归有光着门人王执礼校寿序◆寿序寿方御史序吏部司务朱君寿序山斋先生六十寿序鸿胪序班吴君七十寿序寿周封君八十序按察使杨君七十寿序御史大夫潘公七十寿序白庵程翁八十寿序张曾庵七十寿序寿晋其大六十序寿顾夫人..

    27 归先生文集 2025-09-14
  • ●归先生文集卷之三十

    吴郡归有光着门人王执礼校题跋◆题跋跋仲尼七十子像题洪武京城图志后跋高丽图经后跋禹贡论后题隶释后跋何愽士论后题仕履重光册题弘玄先生赞后跋夏氏世谱跋张心甫诗书谯南游卷后书少司马熊公年谱后题兴都志后跋唐石台..

    65 归先生文集 2025-09-14
  • ●归先生文集卷之三

    吴郡归有光着门人周 诗校书一◆书一荅顾伯刚书示徐生书山舍示学者与潘子实书论三区赋役水利书上方参政书荅俞质甫书论御倭书(代)上赵侍郎书(代)奉熊分司水利集并论今年水灾事宜书寄王太守书遗王都御使书(代)○..

    78 归先生文集 2025-09-14
  • 黄学士文集序

    翰林侍讲学士金华黄先生文集総四十三●其初稾三●则未第时作监察御史临川危素𫠦编次续稾四十●则皆豋苐后作门人王生宋生所编次也先生之文章刮劘澡雪如眀珠白璧藉之缫绮读之者但见其光莹而含蓄华缛而粹温令人爱玩叹息..

    68 金华黄先生文集 2025-09-13
  • ●雪堂诗集卷之三

    武林沈守正无回甫着诗◆诗有感作秋眺咏春咏秋舟泊临清再集何无党宅钱受之赋长干行有风尘名士之叹感而和之题清溪啸语图赠陆孺壬子中秋山房牡丹有感立夏前一日松涛篇为表兄钱养初七十寿赠萍踪过访示集送畲伯生归新安新..

    31 雪堂集 2025-09-13
  • 九章錄要卷十一之三

    欽定四庫全書九章錄要卷十一之三松江屠文漪撰句股測望法句股法所以施之測望而髙深廣逺所求不同且古人以表後人以矩其法亦小異也别詳於左表測髙 城不知髙去城趾二丈五尺立表髙一丈却後距表五尺望城頭與表末齊人目髙四..

    40 九章录要 2025-08-27
  • 隣水縣志卷之三

    目錄:聖廟、武廟、文昌廟、社稷壇、神祗壇、先農壇、厲壇、羣祀、寺觀、宗祠祀典志祀典:祭法炳於《戴記》,凡聖賢神祇之族,皆在祀典,以有功烈而報之也。而答陰答陽,有壇、有廟、有祠,履乎其地而精神以生,行乎..

    40 道光邻水县志 2025-08-15
  • 庄子解卷二十二·外篇

    知北游此篇衍自然之旨。其云观天者,即《天运》篇六极五常而非有故之谓也。言道者,必有本根以为持守;而观浑天之体,浑沦一气,即天即物,即物即道,则物自为根而非有根,物自为道而非有道。非有根者,道之所自运;..

    82 庄子解 2025-08-0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