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驼庵传诗录 / 顾随

闲叙《樵歌》

2025-07-05 16:02 驼庵传诗录

《樵歌》,朱敦儒(希真)一生第三个时期晚年闲居时期的词。

胡适先生说朱敦儒:

这时候,他已很老了,饱经世故,变成一个乐天自适的词人。这一个时期的词,有他独到的意境,独到的技术。(《词选》)

然而,独到未必就是好了。胡适先生所谓独到是好,这不见得。乐天自适,乐天是好,然而可千万不要成为阿Q式的乐天。乐天绝非消极,消极的乐天是没出息。一个民族要如此,非消灭之不可。

克鲁泡特金(Kropotkin)《俄国文学史》(Russian Literature)论及伟大的诗人涅克拉索夫(Nekrasov),曾有言曰:

Toward the end of his life,he did not say:Well,I have done what I couldBut till his last death,his verses were a complaint about not having been enough of a fighter.

我国近代与翻译界甚有关者,鲁迅与严复。严复谓译事三难:信、达、雅(《天演论》释例言)。其实岂但译文,创作亦当如此。信,便是自己不欺骗别人。达,创作总是希望人懂,没有一个伟大作品是不达的。雅,对俗而言。余不喜说雅,盖俗人把雅字用坏了。其实雅是好的。中国字方块单音,女子合二字为一词好。雅,或曰雅正。正,不邪。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无邪,即诚之意。又,雅或曰雅洁,就正而言是诚,就洁而言是简当。

不仅翻译、创作,讲书亦然。要信、达、雅。诗人不能讲诗给人,何以不能?便是不信、不诚。再说达。要想到哪说到哪,而且使人讲到哪懂到哪。说到雅,余以为:今之言辞已经缺乏雅洁、雅正,絮絮叨叨、邋邋遢遢。莎氏作品虽好,可惜教者讲糟了。我们不要因为讲得不好而毁了作品本身。今日所讲不敢说雅,差可信、达耳。

N氏到死都是热烈的,精力弥漫。精力饱满,真有劲,比热烈还好。N氏直到死不但像年轻时一样热烈,一样精力弥漫,还惟恐不够一个十足的战士。他生于俄国帝政时代,政治是堕落的,社会是黑暗的,但他并不消极、失望,他相信俄国前途是光明的,所以乐天,所以要干,什么都可以干。中国人消极的乐天是什么都不干,所以要不得。

乐天是可以的,而乐天自适便是安于此不复求进步了,是没出息。朱氏之词亦然。如其《感皇恩》: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花竹随宜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做官只说在做一个清官不成,必须为别人、为大家做一点好事来才成。人要只是自私的,不论在什么地方,只知有自己,这不成。固然,人无自己,不能成为生活;但不能只知自己,至少要为大众、为人类,甚至只为一个人也好。

人在恋爱的时候,最有诗味。如三百篇、楚骚及西洋《圣经》中的《雅歌》、希腊的古诗歌,直到现在,对恋爱都是在那里赞美、实行。何以两性恋爱在古今中外的诗中占此一大部分?人之所以在恋爱中最有诗味,便因恋爱不是自私的。自私的人没有恋爱,有的只是兽性的冲动。何以说恋爱不自私?便因在恋爱时都有为对方牺牲的准备。自私的人是不管谁死都成,只要我不死。唐明皇在政治上、文学上是天才,但在恋爱上绝非天才,否则不能牺牲贵妃而独生。唐陈鸿传奇《长恨歌传》写明皇至紧要时期却牺牲了爱人,保全了自己,这是不对的。恋爱是宁牺牲自己,为了保全别人。孟子说:

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不足以保妻子。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不会讲哲理,一个哲人写文章用字要一点毛病没有,要真,要切。孟子用恩字不好,只知有我,不知有人,势必至不足以保妻子。故恋爱是义务,不是权利;恋爱是给予,而非取得,并非要得到对方什么。恋爱如此,整个人生亦然,要准备为别人牺牲自己。而这样的诗人才是最伟大的诗人。

朱氏的《感皇恩》等,只知有己,不知有人。乡间俗语说:上炕认得妻子,下炕认得一双鞋。这样人,其结果是到紧要时连妻子都不认得了。当然,朱氏也有朱氏的生活方法,但谁没有自己的生活方法?猪也有,狗也有,阿Q也有。上引朱氏词中句:

风景争来趁游戏。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

记得一句明诗说: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释圆信《天目山居》)这样生活,和尚可以,他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是精神的自杀。写得好玩是你自己好玩儿,有什么用?雅人便只是好玩,没他满成,一点用也没有。朱氏说剩活人间几岁,但他这样活着干吗?还不如死了。

朱敦儒另有一词写安闲,其《临江仙》曰:

生长西都逢化日,行歌不记流年。花间相过酒家眠。乘风游二室,弄雪过三川。  莫笑衰容双鬓改,自家风味依然。碧潭明月水中天。谁闲如老子,不肯作神仙。

朱敦儒讲安闲,谁闲如老子,不肯作神仙。宗教都是想为别人做事,只道家是为自己享福,真该活埋。长生不老,住在洞天福地,吃龙肝凤髓,饮琼浆玉液,这样的神仙要他何用?不如打死活埋。(开个玩笑。)朱氏不肯作神仙,他想做也做不了哇。欲作神仙无计作。偏说。安闲不肯做神仙。(余之《定风波》)

人是做到老,学到老,什么叫安闲?人活到老、做到老,只要活一天,有一份气力,便该做。尤其我们中国,现在支离破碎、风雨飘摇中,怎么能说闲?有什么人能说闲?有人说:

仁民利物非吾事,自有周公孔圣人。(无云和尚语)

即使仁民利物非吾事,可是还有别的事呢。一个人不能做大齿轮,而做个小螺丝钉也有小螺丝钉的事呀。适之先生很想做事,不知何以喜欢这样的词?

胡适《词选》说:

词中之有《樵歌》,很像诗中之有《击壤集》(邵雍的诗集)。但以文学的价值而论,朱敦儒远胜邵雍了,将他比陶潜,或更确切罢。

观此语,胡氏于朱、陶二人盖未能有深切认识,否则绝不能将二人并论。陶氏狂狷。《论语》有言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子路》)、吾党之小子狂简(《公冶长》,简=狷),诸善奉行是狂,诸恶勿做是狷。不但人人不同,即其一个人自己本身也有狂、狷两种心理。人心中自有其轩轾。人在身体、精神、气力不及时,自己常落到狷。陶渊明最初是狂,而后归于狷。胡适以朱氏比陶潜,此亦非也。世之论陶者多误于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其五)二句,认渊明不可从此认。以断句评人,最不可如此。陶氏有时慷慨激昂,朱子说他豪放却令人不觉,说的是。

诗人之行止与天才、修养、情意有关。一是天才。太白与老杜天才不同,李之不能为杜,亦犹杜之不能为李。佛说经常举狮、象代表力,但狮是狮的力,象是象的力,不能说象强于狮或狮强于象。各有各的力量,亦犹人各有各的天才。二是修养。天才是先天的,是基本;修养是后天的,是预备。三是情意。此乃动机。如伐树,一须有力天才;二须有斧斤修养、预备;然还须有情意。有此三者,便是古人所谓不得已(班固《汉书艺文志》),便会有诗。然在读者则要看出其行、其止、何以显、何以隐。

朱敦儒有《清平乐》一首:

春寒雨妥。花萼红难破。绣线金针慵不作。要见秋千无那。  西邻姊妹丁宁。寻芳更约清明。画个丙丁帖子,前阶后院求晴。

胡适《词选》将能代表朱氏作风的词差不多都选了,而未选这一首。朱敦儒词是多方面的,其可取亦在此:有乐天自适之作,有豪放之作,而此外尚有纤巧之作,如此首《清平乐》。

词中纤巧尚可,诗中一露纤巧便要不得。世上之有小巧,原也可爱,如草木初生之嫩芽。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诚斋《小池》),这也的确是诗,但一首诗要只写这个便没意思了。可是人若连这个也不懂,又未免太可怜。人要懂这个,又不能只玩这个。而纤巧也不容易。陆放翁《吴娘曲》有句:

睡睫蒙蒙娇欲闭,隔帘微雨压杨花。

放翁亦有纤巧之作,而也有豪放之作,有时十分力量要使十二分,然如此二句真是纤巧。诗人力如牛、如象、如虎,好,而感觉必纤细。老杜感觉便不免粗,晚唐诗人感觉纤细。晚唐诗只会俊扮,不会丑扮,李义山诗: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风雨》)

原是很凄凉的事,而写得真美,圆润,是俊扮。再如:

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

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韩偓《懒卸头》)

感觉真细,真写得好。老杜诗有丑扮,而老杜的丑扮便是俊扮,丑便是美。如杨小楼唱金钱豹,勾上脸,满脸兽的表情,可怕而美。晚唐诗表现的是美,老杜表现的是力。老杜粗,有时也有纤细,如: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为农》)

老杜那么笨的一个人,还有这一手!不过,纤巧之句与其作入诗中,不如作入词中。如上所举韩偓四句,与其说是古诗,不如说是《生查子》。

北宋初词人张先(子野),人称张三影,有词句: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

余谓此二句并不太好,干吗这么费劲?沙、禽、池、云、月、花,写作怕没东西,而东西太多又患支离破碎,损坏作品整个的美。人各有其长,各有其短,应努力发现自己长处而发展之。如唱戏老谭大方,马连良小巧,而小弯儿太多支离破碎,把完整美破坏了。三影中,余喜欢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木兰花》),大方,从容,比放翁睡睫蒙蒙娇欲闭,隔帘微雨压杨花二句还好,不但纤巧,而且巧妙。张先这两句又比韩偓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句大方,睡睫二句是明使劲,和烟坠金穗句往下来,而无数杨花过无影飘逸,不见使力。朱氏《清平乐》(春寒雨妥)一首有情致,上所举各诗词皆有情态。文人要有这个,而不能只是这个。

朱敦儒的《临江仙》:

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尘劳何事最相亲。今朝忙到夜,过腊又逢春。  流水滔滔无住处,飞光忽忽西沉。世间谁是百年人。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

此词是写人生,但他是出世的,是消极,是摆脱。世间谁是百年人。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他的认取是认取自家的一切浮名浮利都是假的。世间惟有自己与自己亲,不要说至亲莫过父母,至亲莫过妻子,且问:若从别人身上割肉,你觉得痛吗?但若拔去你一根毫毛,你便觉得痛也。可见最亲莫过自己这是小我。出世的思想作风乃中国所独有,外国虽也有出世思想,但不是摆脱,中国则出世的目的多在摆脱。西洋人出家是积极的,中国人出家是消极的。摆脱,可说是聪明的,然也是没出息的。释迦牟尼,众生有一不成佛我誓不成佛。在小我者看来,岂不是傻子?西洋虽也有只想自己摆脱的,如易卜生是要把自己救出好去救别人,此则东西方哲学之分野、分水岭。小我者之为人生,是为自己偷生苟活。

朱希真是小我,总想自己安闲。辛稼轩是英雄,总想做点事,不肯闲的。一个英雄与佛不同,且与伟人不同。伟人是为人类做事的,英雄是为自己。如拿破仑、希特勒可归为一类,是英雄,不是伟人,是小我,只是为增加自己的光荣,是小我扩张,并非真为人类。这样的英雄太多,真想为人类做点事的人很少。大禹治水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不是为自己名誉、地位或利益,这样的人很少。稼轩说伟人达到不了,然亦颇相近矣。他在象牙之塔居住,但伸头一看,外面人原来如此受苦,便待不住了。

你便是如来佛,也恼下了七宝楼台。(《元曲选》)

便是活佛也忍不得。(《水浒传》第五十二回)

稼轩词一读,真让人待不住、受不了,而读《樵歌》则不然。《樵歌》所写是小我,你们尽管受罪,我还要活着,而且要很舒服地活着。有道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便是你享福,你看到别人受苦也该同情;但又道人心不同,有如其面,有有同情心者,便有无同情心者。不过,像《樵歌》那样活法很聪明。对外界的黑暗,我们没有积极挽回的本领,亦应有消极忍耐的态度,但不是只管自己,麻木不仁。

古人讲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什么都要能做。知行合一,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也可说一事不行,儒者之耻,一事不知即等于一事不行。

余想做一个书呆子,可是又不能做一个书呆子,同时也不甘心做一个书呆子。果戈理(Gogol)有中篇小说《外套》,小说中笑料很多,但意义很深刻,使人下泪。这笑与哭恰似《水浒传》中某人说的:哭不得了,所以要笑也。《外套》中主人公为一抄书小职员,后转以别职,反而不成。余不甘心做个书呆子,总想伸出头来往外看看,而结果还得重新埋下头去做书呆子一夜思量千条路,明朝依旧磨豆腐。

不甘心长久居于艺术之宫、象牙之塔,要进行为人生的艺术改革,必先在人生中达到理想境界。中国旧诗多只是为艺术而艺术;西洋有诗是为人生而艺术。由为艺术转向为人生,不容易。一个人思想的变化若果真是由甲变到乙也好,而不能是思想上的分裂技术上为艺术而艺术,内容上为人生而艺术。这二者,在诗人往往前者(为艺术)是无意的,后者(为人生)是有意的。如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一首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柳三变何尝不有身世之感?(身,身体;世,生路。)读者若真能了解其意,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本是为人生而艺术,但他把人生一转而为艺术,为艺术而艺术。霜风凄紧之实景必为败叶飘零,关河冷落之实景必为水陆行人稀少,残照当楼之实景必为白日西沉,楼中或有人卧病。实景难堪,而他写的词真美,将喜怒哀乐都融合了。他的确是从喜怒哀乐出发,而最后去掉喜怒哀乐之行迹了,如做菜然,各种作料,总和是好吃,而不见作料之行迹。再如易安词《如梦令》之: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此亦不能算是为人生,仍是为艺术。为艺术而艺术很近于唯美,绿肥红瘦修辞真好,真美。绿肥红瘦是词,而说叶多花少便不成了。余近得诗一句天高素月流,这是诗,而说天上有月亮便不成了:此与人之感觉有关。西洋有言曰:艺术损伤自然。又曰:要做自然的儿子。而又有言曰:艺术自有其价值。艺术不但是模仿,更有其自己的创造。如绿肥红瘦比叶多花少好。

胡适说:词即宋人新诗。此语甚有眼光。

诗之好在于有力。天地间除非不成东西,既成东西本身必定皆有一种力量,否则必灭亡,不能存在。有力,然而一不可勉强,二不可计较。一勉强,便成叫嚣;不计较,但不是糊涂。不勉强不是没力,不计较不是糊涂。普通人都是算盘打得太清楚。尽三分义务享一分权利,这样还好;而近来人之计较都是想少尽义务,多享权利,这样便坏了。享权利惟恐其不多,尽义务惟恐其不少,大家庭中便多是如此。所谓九世同堂,张公百忍,一个忍字已是苦不堪言,何况百忍?要想不计较,非有力不可。所谓不计较,不是胡来,只是不计算权利、义务。栽树的人不是乘凉的人,而栽树的人不计较这个。一个人只计较乘凉而不去栽树,便失掉了他存在的意义。一个民族若如此,便该灭亡了。古人栽树不计较乘凉,看似傻,但是伟大。

有力而不勉强、不计较,这样不但是自我扩大,而且是自我消灭。(与其说扩大,不如说消灭。)文人是自我中心,由自我中心至自我扩大,再至自我消灭,这就是美,这就是诗;否则但写风花雪月,专用美丽字眼,仍也不是诗。我们与其要几个伪君子,不如要几个真小人。月白风清夜是伪君子,月黑杀人地是真小人。伪君子必灭亡,还不如真小人,真有点力量。官兵比土匪人数多、兵器好,而官兵与土匪交战多是官兵败,便因官兵多是伪君子,怕死;土匪是真小人,真拼。人既为人,便要做个真人。

《驼庵传诗录》依据叶嘉莹女士听课笔记整理而成。本书所记讲录前一部分:从先秦之“诗骚”到魏晋之三曹、渊明,再由唐宋之各诗词名家至元明之戏曲大作,直至近代诗词名家王国维。在一个渐进的时间流中,顾随先生以其独到说解揭示出每一位作家所具有的独特作风,更揭示出所有作品之所以能够动人心弦的内在动力;讲录后一部分:顾随先生从诗歌创造角度,对诗歌中的“知、觉、情、思”、“诗歌特质”、“诗人修养”、“诗境”、“诗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阐释。

猜你喜欢

  • 书与禅宗

    诗书中讨生活致弟子滕茂椿(莘园、心圆)十三通一莘园兄青鉴:大作捧读一过,颇有意致。唯句法未能遒炼,尚是功夫不到。余于学诗,自十岁起至卅,仍是门外汉。卅以后,从尹默师游,始稍窥门径。近五年来,致力于黄山..

    19 诗书生活 2025-09-15
  • 人与名作

    笑谈《永庆升平》在临清,被此间主人投辖相留,每日吃睡,更无事可做。案头有一部野书,叫什么《永庆升平》。内中胡说八道,人话不多。但有一段中,几句话说得最妙。底下是那一段的大概节略。有一位张广泰,年少不务..

    41 诗书生活 2025-09-15
  • 文与岁月

    月夜在青州西门上夜间十二点钟左右,我登在青州城西门上;也没有鸡叫,也没有狗咬;西南方那些山,好像是睡在月光里;城内的屋宇,浸在月光里更看不见一星灯亮。天上牛乳一般的月光,城下琴瑟一般的流水,中间的我,..

    22 诗书生活 2025-09-15
  • 刘全福*

    运粮的故事把王保长送走后,刘全福不声不响地在屋檐下踱着,转来转去。他没有一般农人那样的强健的身体,身材不高,很瘦,面孔的表情是冷冷的。他心里几乎从来没有高兴过。已往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使他感到痛苦..

    18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乡村传奇*

    晚清时代牛店子的故事在北地大平原中僻小县份的乡村里,那冬天真像个冬天:寒冷而且寂寞。围绕着村子是空旷的白地,摊开去一直到邻村的脚下。白地里和大道旁连一根草茨儿也没有。便是枯草也没有,那是早已教拾草的小..

    18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佟二*

    佟二是有名字的。他的父亲说他叫佟直;然而村里人都叫他佟二,虽然他并没有大哥。和他亲昵一点的或者同他开玩笑的人,却叫他二佟。叫他佟直或老二的几乎没有。他并没有和别的村农不同的地方。颜面和全身的皮肤,是一..

    17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废墟*

    这是一个秋天,平原的乡村间一个秋天。高粱已杀尽,谷子也割了,在地里长着的只有白薯、花生和残余的棉花。然而它们的叶子全黄了;棉呢,还开着未尽的白花。房五背着粪篮子,顺着大路,转了几个圈子回来。因为秋收之..

    14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孔子的自白*

    孔子南游于楚的时候,有一天,楚国的叶公居然向子路打听起孔子的为人来:你们的先生,孔仲尼,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为什么你们大家都甘心给他老先生赶着车,困苦颠连地跟着他东西南北地跑啊?这问题使子路有些恼..

    10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失踪*

    第六时自一点至两点是三年级的音乐。音乐教员是一位浙江人,也就是T城交际界中有名的刘渡航女士。她照例要迟到十分钟的,等到别级的教员都上了班,教务处空无一人的时候,她才姗姗其来。这天下午,他跑到教务处去躺..

    15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立水淹*

    离家还有一里路,在脚车上早望见了楼。喜得心里扑通扑通地跳!晚间同父亲母亲和妹妹在灯下谈话父亲说:我想你早该来了。学校里不是早放了暑假了吗?我道:我晋京来着呢。在京里又遇见甲和乙,谁知一住就是十来天下去..

    16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反目*

    伊从八岁,便被关在深闺里,一直到十七岁上,除了伊的父亲和伊的小兄弟以外,伊从没见过第三个男子。日间做些针线,夜间同母亲安歇:八九年的生活,总是这个样子。但是伊出落得极美丽,极端重。所以姑母、姨娘、伯母..

    19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枯死的水仙*

    有人送我一盆水仙:她的鳞茎肥白,干净,正如酪酥一样。几枝短而厚的叶子,嫩绿,浓青,又恰似油画画的。我并没有向那个人要这种娇嫩的花;然而他既送给我,无论怎样,我不肯再舍了她不要。道声谢,接过来,摆在书桌..

    14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夫妻的笑*

    街上夜行所见晚九点了! 街上的行人渐渐少了。一条冷僻的街上, 有一座败落的小杂货铺子; 这杂货铺子不过一间大的门面。铺门外边,用四根竿子支起一个凉棚;棚下挂一盏较大一点的煤油灯, 灯下摆着水果摊子。五月鲜..

    17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爱*

    疯人的慰藉他忽然疯了;并且疯的情形极奇怪。我们看他很像一个好人,不过他最怕见人,一见了便吓得立刻合住眼睛。假数我们强使他睁开,他会浑身打战,怕得直抖。他的眼睛发直;面色略为苍白;都和寻常有神经病的人一..

    19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杂谭诗之创作

    一、世法与诗法余自谓:诗作不好是因为知道的世法太多,世法使我不能为诗,诗法使我不能入世。学道要多了解人情,了解人情可以多原谅人,疗治自己的荒唐和糊涂。涅克拉索夫(Nekrasov)说:争斗使我不能成为诗人,诗..

    71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杂谭诗人之修养

    一、诗人本身须是诗天地间文学艺术皆可分为两种:形而上 精神 心形而下 物质 物无论为哪一种,只要从人手中制出,必须有诗意。否则,便失去存在之意义与价值。若一人胸中一点儿诗意也没有,那么此人生活便俗到毫无意..

    62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杂谭诗境

    一、神秘与玄妙中国文学神秘性不发达。中国文学发源于黄河流域,水深土厚,有一分工作得一分收获。神秘偏于热带,如印度、希腊。西洋大作家的作品皆有神秘性在内,而带神秘色彩之作品并不一定为鬼神灵异妖怪。如中国..

    57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漫议N、K二氏之论诗

    人说话只是明白还不成,还要说得有劲。旧俄诗人涅克拉索夫(Nekeraspov),彼尝自说:我有整三年,每天没有吃饱过,一年寒冬为房东所逐,宿于贫民窟(loss-house),以撰稿为生。N氏晚年聋而多病,死后,朵思退夫斯..

    62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漫议S氏论中国诗

    《人物与批评》一文载《人间世》(一九三三年出版),作者列顿斯特雷奇(Lytton Strachey),散文家。其中有一段对于中国诗的批评,可供参考。西洋人不甚了解东方,总以之为神秘,尤其是中国思想及中国语言文字。S氏..

    64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欣赏·记录·理想

    中国诗人对大自然是最能欣赏的。无论三百篇之杨柳依依(《小雅采薇》)或楚辞之嫋嫋兮秋风(屈原《九歌湘夫人》)等,皆是对大自然之欣赏。今所说在于对人生之欣赏,如李义山。义山虽能对人生欣赏,而范围太小,只限..

    62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