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驼庵传诗录 / 顾随

简斋简论

2025-07-05 15:54 驼庵传诗录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宋史》有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言简斋尝以《墨梅》诗受知于徽宗,又言高宗尤喜其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怀天经智老因访之》)之句。

方回《瀛奎律髓》言诗当以杜甫为一祖,以黄庭坚(山谷)、陈师道(后山)、陈与义(简斋)为三宗。简斋自言曰:诗至老杜极矣,苏、黄公后振之而正统不坠。东坡赋才大,故解纵绳墨之外而用之不穷;山谷措意深,故游咏玩味之馀而索之益远。要必识苏、黄之所不为,然后可以涉老杜之涯涘矣。

简斋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二句并不伟大,而是诗,此必心思细密之作,绝非浮躁之言。支撑国家和社会的青年,是中坚,是柱石,不可心浮气粗,要心思周密,而心胸要开阔。着眼高,故开阔;着手低,故周密。对生活不钻进去,细处不到;不跳出来,大处不到。《离骚》我们学不了,而应读,读之可开阔心胸。

前所言客子二句,全诗是: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此诗实前二句意更好,三、四句小气,此才力、体力不够故也。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京城春色,大气。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亦小气。简斋诗就全体看似不深刻、不伟大,而总有一二句真深刻伟大。才力不够可以学力济之,而体力不够便没法。此首诗后二句该拼命了,若老杜就拼了,而简斋则不成了。诗人中有志之士原亦想有一番作为,而结果不成,其志可嘉,其力不足。

Human,All Too Human,尼采(Nietzsche)著作。俗人、世人,太人味。Superman,超人。大诗人、大思想家,其感觉、思想往往与吾辈凡人不同,是超人。凡优柔寡断之人一事无成,就是太人味了。中庸之士只在古人圈套中转,是诗人也不好。

简斋,poet,too poetic(诗人,太诗味)。

简斋有《试院书怀》:

细读平安字,愁边失岁华。

疏疏一帘雨,淡淡满枝花。

投老诗成癖,经春梦到家。

茫然十年事,倚杖数栖鸦。

这样的诗放在谁的集子里都成,只疏疏一帘雨,淡淡满枝花一联,尚颇可代表简斋作风,近于晚唐,与两宋其他作家不同。简斋诗学晚唐而清新。

作诗太诗味了,是因为诗的情调太多而生的色彩太少。陶渊明、杜工部诗,生的色彩浓厚、鲜明而生动。晚唐诗生的色彩未尝不浓厚、鲜明,而不生动。如李义山有诗的情调,也有生的色彩,但不太生动,只是静止。如: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这首诗技术非常成熟,情调非常调和,可代表义山。诗如燕子迎风,方起方落,真好。[1]君问归期后若接情怀惆怅泪如丝便完了。义山接巴山夜雨涨秋池,好,自己欣赏、玩味自己(欣赏还不是观察研究)。欣赏外物容易,欣赏自己难。诗人之艺术但有觉(感觉)还不成,还要有自我欣赏。平常自赏是自喜,风流自赏。(喜,孤芳自赏。)余所说自赏有自觉、自知的根基。人有感觉、思想,必更加以感情的催动,又有成熟的技术,然后写为诗。义山写此诗有热烈感情而不任感情泛滥。写诗无感情不成,感情泛滥也不成。所以诗人当能支配自己感情,支配感情便是欣赏。在君问我归期我说未有归期时,正是巴山夜雨涨秋池,说涨非肉眼所见,是心眼见。后两句绕弯子欣赏,把感情全压下去了。太诗味了,不好。感情热烈还有工夫绕弯子?冲动不够,花样多,欣赏多。

中国一切都是技术成熟,冲动不够。生的色彩浓厚、鲜明、生动,在古体诗当推陶公、曹公,近体诗则老杜。如: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五)

老杜七绝,人多选《江南逢李龟年》一首,此乃晚唐作风所由出,非老杜之所特长,老杜七绝之好处在于其他诗人以为可笑之处。蛟龙在云中是飞腾变化,诗人为所震撼;而世人见池龙便笑之,其实池龙之蟠居亦胜于鱼虾远矣。老杜《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一):

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生的色彩浓厚、生动。老杜也有自我欣赏,而其中仍有生的色彩。花开何可不看?不几日花便落了。看花何可不饮酒?故不惜经旬出饮也。平常诗是音乐的演奏,老杜诗虽也有音乐美,而尚不失生命的颤动。普通写诗只是技术的训练,而诗人的修养是整个的生活,要在行住坐卧上下功夫。佛说转烦恼成菩提(智慧),则其中有乐,明照破黑暗,乐打破烦恼,非另外有菩提。菩提种子愈大,烦恼愈多。

转世法为诗法。陶公、曹公转世法为诗法是有办法,老杜转世法为诗法则是无办法此身饮罢无归处,独立苍茫自咏诗(《乐游园歌》)。曹公是英雄中的诗人,老杜是诗人中的英雄。老杜此身饮罢二句,实与简斋一壶不觉丛边尽,暮雨霏霏欲湿鸦(《微雨中赏月桂独酌》)一鼻孔出气,而一大一小,相同是欣赏自己的悲哀,而不是有办法,生的色彩不鲜明、浓厚,便只有诗法没有世法。

前讲诗法、世法时曾说:诗法离开世法站不住。人在社会上不踩泥、不吃苦、不流汗,不成。人穿鞋是为踩泥,何可惜鞋而不踩泥?老杜什么都写,有时也太不自爱惜,别人是太爱惜了,这年头儿不能干净而要干净。

可以入佛而不可以入魔,人要经得起魔鬼试验。有人是世法根本就不深,如孟浩然、韦应物,既未如曹之带兵,又未如陶之种地,当然只有诗法,没有世法。而简斋则不然,简斋经过困苦艰难,身经靖康之乱,颇似老杜经天宝之乱。原为老杜之世法,而写孟、韦之诗法,此不是天才不够不能写,便是胆量不够不敢写。人遇困苦艰难要担起来,既上阵便须冲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不可逃避。逃避艰难困苦的诗人,便是人生阵头的逃兵。孟浩然、韦应物则根本未上阵,用不着冲锋。

简斋在乱中有诗《正月十二日自房州城遇金兵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回谷张家》,(此长题岂非老杜世法题目?)诗之首二句曰:

久谓事当尔,岂意身及之。

这两句真沉痛,但不颤动。是散文不是诗,诗可有此意,不可如此写。就此二句可看出简斋受黄山谷、陈后山影响,山谷、后山是要将长句缩短,用锤炼的功夫。此不能不说是修辞上的功夫,而若认定该如此便毫无生动了,无水流花开之美。简斋疏疏一帘雨,淡淡满枝花,虽不是水流花开,也绝不似山谷、后山之如石如铁。

斗酒双柑,往听黄鹂,记六朝戴颙事。此是出,摆脱尘世,跳出人生,没入自然,整个人格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诗中高于人生色彩的未必是积极的,有的是伤感、消极,停顿在一点,咀嚼、玩味自己的悲哀(此较欣赏更深入)。此虽非积极,然尚能咀嚼玩味。后之诗人多不免沾染佛家皮毛、道家糟粕,能免乎此者不是糟得要不得,必是伟大的诗人,如曹公。愈到后世,对人生愈进不去,不能入;不能入也不能出。进,需要点力量;出,需要点力气。吾辈凡人既无进去的力量,又无出来的力气,陈简斋即如此。末流诗人多是未能入,何论出?在人生旁观地位而又不能清楚观察,如西洋作家之冷嘲热讽。站在旁观地位去写人生,能入能出,仍当推陶公。太白则视人生如敝屣,长篇诗火气未退,太白绝句好。

说到出,一是轻视,一是厌恶。轻视亦有二种:一种是自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一种是根本生来就看不起。神+兽=人,二者一偏,一去不返。轻视是天生没看起,厌恶是醉饱后的呕吐,再见后看也不看,不见时想也不想。鲁迅先生说释迦牟尼对人生的态度是醉饱后的呕吐。(《佛本行经》记,释迦幼年时极天下之养。)天生轻视者少,厌恶者多。佛之出家是败子回头,由低反高,而若忠臣惜死,则是由高反低。进入得愈深,出来得愈高。只在人世浮沉,入得也不深,出来得也不会高。某禅宗大师曰:人冷一晌热一晌,便了却一生。平常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冷一晌,热一晌,了却一生。若如班超之投笔从军,扔下后再也不干了,也使人佩服。

简斋《正月十二日自房州城遇金兵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回谷张家》诗中又有句:

避兵连三年,行半天四维。

我非洛豪士,不畏穷谷饥。

但恨平生意,轻了少陵诗。

今年奔房州,铁马背后驰。

造物亦恶剧,脱命真毫厘。

南山四程云,布袜傲险巇。

篱间老炙背,无意管安危。

简斋才真短,今年奔房州,铁马背后驰,不只模糊,简直空洞。古人云:气可以养而致。余以为力可以养而致。且看老杜《彭衙行》:

忆昔避贼初,北走经险艰。

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

尽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颜。

参差谷鸟吟,不见游子还。

痴女饥咬我,啼畏虎狼闻。

怀中掩其口,反侧声愈嗔。

小儿强解事,故索苦李餐。

一旬半雷雨,泥泞相牵攀。

既无御雨备,径滑衣又寒。

有时经契阔,竟日数里间。

野果充糇粮,卑枝成屋椽。

早行石上水,暮宿天边烟。

此在老杜尚非精心结撰之作,老杜真会写,也真卖力气。简斋不是不会,便是不卖力气。简斋写一条线,老杜写一片。

作诗人是苦行,一起情绪须紧张(诗感),又须低落沉静下去,停在一点;然后再起来,才能发而为诗。诗的表现:一诗感;二酝酿;三表现。首先,诗感是诗的种子,佳种;其次,冷下去则为酝酿时期,冷下去酝酿(发酵);然后才能表现。

事、生活(酵母)酝酿(发酵)文(作品)

简斋《正月十二日自房州城遇金兵至奔入南山,十五日抵回谷张家》一诗,根本未发酵。诗是表现(expression),不是重现(reexpression),事的真不是文学的真,作品不是事的重现,是表现。

陈简斋《十月》有:

睡过三冬莫开户,北风不贷芰荷衣。

此二句中芰荷衣,出于楚辞《离骚》: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离骚》二句是象征,是幻想。

象征非幻想,而必须有幻想、有联想的作家才能有象征的作品。象征多是譬喻,譬喻是联想,如眉似远山山似眉,眉与远山二者皆实有,惟诗能连不相干之二者为一身。至于象征、幻想,根本无此物,芰荷为衣、芙蓉为裳乃现实中所不能有,而诗人笔下有,且是真实的有。

幻想又非理想。理想是推理,有阶段性;幻想无阶段,是跳跃的。幻想非理想,而其中又未尝不有理想,否则不会成为象征。诗人笔下之幻想若无象征意味,不成其为诗。

屈子的象征司马迁能懂,其《屈原列传》曰:其志洁,故其称物芳。物芳象征的是志洁,亦即不同于流俗,高出于尘世。此二句志洁、物芳互为因果。作者:志洁物芳;读者:物芳志洁。此非世法,亦非出世法,是诗法。

简斋亦有此意否?

注释

[1]叶嘉莹此处有按语:比喻好。

《驼庵传诗录》依据叶嘉莹女士听课笔记整理而成。本书所记讲录前一部分:从先秦之“诗骚”到魏晋之三曹、渊明,再由唐宋之各诗词名家至元明之戏曲大作,直至近代诗词名家王国维。在一个渐进的时间流中,顾随先生以其独到说解揭示出每一位作家所具有的独特作风,更揭示出所有作品之所以能够动人心弦的内在动力;讲录后一部分:顾随先生从诗歌创造角度,对诗歌中的“知、觉、情、思”、“诗歌特质”、“诗人修养”、“诗境”、“诗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阐释。

猜你喜欢

  • 书与禅宗

    诗书中讨生活致弟子滕茂椿(莘园、心圆)十三通一莘园兄青鉴:大作捧读一过,颇有意致。唯句法未能遒炼,尚是功夫不到。余于学诗,自十岁起至卅,仍是门外汉。卅以后,从尹默师游,始稍窥门径。近五年来,致力于黄山..

    19 诗书生活 2025-09-15
  • 人与名作

    笑谈《永庆升平》在临清,被此间主人投辖相留,每日吃睡,更无事可做。案头有一部野书,叫什么《永庆升平》。内中胡说八道,人话不多。但有一段中,几句话说得最妙。底下是那一段的大概节略。有一位张广泰,年少不务..

    44 诗书生活 2025-09-15
  • 文与岁月

    月夜在青州西门上夜间十二点钟左右,我登在青州城西门上;也没有鸡叫,也没有狗咬;西南方那些山,好像是睡在月光里;城内的屋宇,浸在月光里更看不见一星灯亮。天上牛乳一般的月光,城下琴瑟一般的流水,中间的我,..

    27 诗书生活 2025-09-15
  • 刘全福*

    运粮的故事把王保长送走后,刘全福不声不响地在屋檐下踱着,转来转去。他没有一般农人那样的强健的身体,身材不高,很瘦,面孔的表情是冷冷的。他心里几乎从来没有高兴过。已往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使他感到痛苦..

    21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乡村传奇*

    晚清时代牛店子的故事在北地大平原中僻小县份的乡村里,那冬天真像个冬天:寒冷而且寂寞。围绕着村子是空旷的白地,摊开去一直到邻村的脚下。白地里和大道旁连一根草茨儿也没有。便是枯草也没有,那是早已教拾草的小..

    23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佟二*

    佟二是有名字的。他的父亲说他叫佟直;然而村里人都叫他佟二,虽然他并没有大哥。和他亲昵一点的或者同他开玩笑的人,却叫他二佟。叫他佟直或老二的几乎没有。他并没有和别的村农不同的地方。颜面和全身的皮肤,是一..

    17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废墟*

    这是一个秋天,平原的乡村间一个秋天。高粱已杀尽,谷子也割了,在地里长着的只有白薯、花生和残余的棉花。然而它们的叶子全黄了;棉呢,还开着未尽的白花。房五背着粪篮子,顺着大路,转了几个圈子回来。因为秋收之..

    15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孔子的自白*

    孔子南游于楚的时候,有一天,楚国的叶公居然向子路打听起孔子的为人来:你们的先生,孔仲尼,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为什么你们大家都甘心给他老先生赶着车,困苦颠连地跟着他东西南北地跑啊?这问题使子路有些恼..

    12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失踪*

    第六时自一点至两点是三年级的音乐。音乐教员是一位浙江人,也就是T城交际界中有名的刘渡航女士。她照例要迟到十分钟的,等到别级的教员都上了班,教务处空无一人的时候,她才姗姗其来。这天下午,他跑到教务处去躺..

    17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立水淹*

    离家还有一里路,在脚车上早望见了楼。喜得心里扑通扑通地跳!晚间同父亲母亲和妹妹在灯下谈话父亲说:我想你早该来了。学校里不是早放了暑假了吗?我道:我晋京来着呢。在京里又遇见甲和乙,谁知一住就是十来天下去..

    17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反目*

    伊从八岁,便被关在深闺里,一直到十七岁上,除了伊的父亲和伊的小兄弟以外,伊从没见过第三个男子。日间做些针线,夜间同母亲安歇:八九年的生活,总是这个样子。但是伊出落得极美丽,极端重。所以姑母、姨娘、伯母..

    22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枯死的水仙*

    有人送我一盆水仙:她的鳞茎肥白,干净,正如酪酥一样。几枝短而厚的叶子,嫩绿,浓青,又恰似油画画的。我并没有向那个人要这种娇嫩的花;然而他既送给我,无论怎样,我不肯再舍了她不要。道声谢,接过来,摆在书桌..

    15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夫妻的笑*

    街上夜行所见晚九点了! 街上的行人渐渐少了。一条冷僻的街上, 有一座败落的小杂货铺子; 这杂货铺子不过一间大的门面。铺门外边,用四根竿子支起一个凉棚;棚下挂一盏较大一点的煤油灯, 灯下摆着水果摊子。五月鲜..

    20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爱*

    疯人的慰藉他忽然疯了;并且疯的情形极奇怪。我们看他很像一个好人,不过他最怕见人,一见了便吓得立刻合住眼睛。假数我们强使他睁开,他会浑身打战,怕得直抖。他的眼睛发直;面色略为苍白;都和寻常有神经病的人一..

    20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杂谭诗之创作

    一、世法与诗法余自谓:诗作不好是因为知道的世法太多,世法使我不能为诗,诗法使我不能入世。学道要多了解人情,了解人情可以多原谅人,疗治自己的荒唐和糊涂。涅克拉索夫(Nekrasov)说:争斗使我不能成为诗人,诗..

    71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杂谭诗人之修养

    一、诗人本身须是诗天地间文学艺术皆可分为两种:形而上 精神 心形而下 物质 物无论为哪一种,只要从人手中制出,必须有诗意。否则,便失去存在之意义与价值。若一人胸中一点儿诗意也没有,那么此人生活便俗到毫无意..

    63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杂谭诗境

    一、神秘与玄妙中国文学神秘性不发达。中国文学发源于黄河流域,水深土厚,有一分工作得一分收获。神秘偏于热带,如印度、希腊。西洋大作家的作品皆有神秘性在内,而带神秘色彩之作品并不一定为鬼神灵异妖怪。如中国..

    58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漫议N、K二氏之论诗

    人说话只是明白还不成,还要说得有劲。旧俄诗人涅克拉索夫(Nekeraspov),彼尝自说:我有整三年,每天没有吃饱过,一年寒冬为房东所逐,宿于贫民窟(loss-house),以撰稿为生。N氏晚年聋而多病,死后,朵思退夫斯..

    66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漫议S氏论中国诗

    《人物与批评》一文载《人间世》(一九三三年出版),作者列顿斯特雷奇(Lytton Strachey),散文家。其中有一段对于中国诗的批评,可供参考。西洋人不甚了解东方,总以之为神秘,尤其是中国思想及中国语言文字。S氏..

    66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欣赏·记录·理想

    中国诗人对大自然是最能欣赏的。无论三百篇之杨柳依依(《小雅采薇》)或楚辞之嫋嫋兮秋风(屈原《九歌湘夫人》)等,皆是对大自然之欣赏。今所说在于对人生之欣赏,如李义山。义山虽能对人生欣赏,而范围太小,只限..

    63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