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 附録三

    中國文學批評史授課試題 [1]其一十七日交卷,任作一題,以二千字完篇。盛唐、大曆詩論述略。白居易論李、杜謂不得《風》《雅》遺意,果有當耶,試就《風》《雅》之旨辨之。論劉勰、鍾嶸與齊梁時代之關係。其二讀《談..

    朱东润 2025-08-31
  • 附録二

    歷次講義删存及《大綱》再版後記一、1932年本講義節存題記中國文學批評史,現時惟有陳鐘凡著一種。觀其所述,大體略具,然倉卒成書,罅漏時有。略而言之,蓋有數端。荀卿有言,遠略近詳。故劉知幾曰:史之詳略不均,..

    朱东润 2025-08-31
  • 附録一

    《大綱》與歷次講義章節異同表 [1](續表)① 講義目録批改此節作陸機 陸雲 附摯虞,下節摯虞 李充删。② 講義目録批改此節括去。③ 講義目録批改此節前擬增殷璠 高仲武。(續表)① 講義目録批改此節作司空圖 附皎..

    朱东润 2025-08-31
  • 第七十六 陳廷焯

    自常州派之興數十年後而有莊、譚。莊棫字中白,號蒿庵,丹徒人;譚獻字仲修,號復堂,仁和人。蒿庵叙《復堂詞》曰:夫義可相附,義即不深,喻可專指,喻即不廣。托志帷房,眷懷君國,温、韋以下,有跡可尋,然而自宋..

    朱东润 2025-08-31
  • 第七十五 曾國藩

    有清叔季之間,以事業文章著者,無踰曾國藩右。國藩字滌笙,道光進士,累官禮部侍郎,丁憂歸,再起治兵事,負天下重望,以大學士任兩江總督,卒于任,諡文正,有《曾文正全集》。曾氏治古文於桐城派中衰之後,一以雄..

    朱东润 2025-08-31
  • 第七十四 張惠言 周濟

    張惠言,字皋文,武進人,少爲詞賦,惲子居嘗以爲自相如、枚乘没後,二千年無此作。既而與子居同爲古文,遂爲陽湖派鉅子。其學深于《易》《禮》,嘉慶中以進士官編修卒,有《周易虞氏易》《儀禮圖》及《茗柯詩文集》..

    朱东润 2025-08-31
  • 第七十三 惲敬 包世臣

    繼桐城派古文而興者有陽湖派,而爲之宗主者,惲敬、張惠言二家。惲、張之學古文,皆由桐城派入。惠言《送錢魯斯序》云:魯斯大喜,顧而謂余,吾嘗受古文法于桐城劉海峰先生,顧未暇以爲,子儻爲之乎?余愧謝未能。已..

    朱东润 2025-08-31
  • 第七十二 阮元 [1]

    乾隆、嘉慶之間,主張駢體,與古文家争文章之正統者,則有阮元。元字伯元,號芸臺,儀徵人,乾隆進士,道光時官至大學士,有《揅經室集》。芸臺早歲受知于孫梅,梅字松圃,號春浦,烏程人,乾隆進士,官太平府同知,..

    朱东润 2025-08-31
  • 第七十一 章學誠

    章學誠字實齋,會稽人,乾隆進士,官國子監典籍,邃于史學,以纂修方志爲時所重,有《文史通義》《校讎通義》《實齋文鈔》。 [1]劉子玄論史家,謂才、學、識三者缺一不可,實齋指爲此猶文士之識,非史識也,未足以盡..

    朱东润 2025-08-31
  • 第七十 趙翼

    與隨園同時以詩名者,曰趙翼、蔣士銓。翼字雲松,號甌北,陽湖人,乾隆進士,累官至貴西道,有《廿二史劄記》《陔余叢考》《甌北詩集》《甌北詩話》。方甌北刻集時,或評其詩曰:雖不能及杜子美,已過楊誠齋矣。甌北..

    朱东润 2025-08-31
  • 第六十九 袁枚

    清代詩人聲氣最廣者,康熙之時必推王士禛,乾隆之時必推袁枚,其議論主張足以爲一代之中心者,勢亦相埒。枚字子才,號簡齋,錢塘人,少負才名,乾隆初試鴻博報罷,旋成進士,出知江寧等縣。年四十即告歸,築室小倉山..

    朱东润 2025-08-31
  • 第六十八 沈德潛 [1]

    沈德潛字確士,號歸愚,乾隆間舉鴻博未遇,後成進士,累官至禮部侍郎,有《歸愚詩文鈔》《古詩源》《唐詩别裁》《明詩别裁》及《清詩别裁》,其論詩之説,見《説詩晬語》。歸愚少時受業横山之門,然其持論略異,則環..

    朱东润 2025-08-31
  • 第六十七 紀昀

    紀昀字曉嵐,晚號石雲,獻縣人,乾隆進士,累遷侍讀學士,坐事戍烏魯木齊,尋釋還,後官至協辦大學士,任《四庫全書》總纂,校訂整理,一生精力,悉注於此,年八十二卒,有《紀文達公遺集》。曉嵐論析詩文源流正僞,..

    朱东润 2025-08-31
  • 第六十六 姚鼐 劉開

    姚鼐字姬傳,桐城人,乾隆進士,散館主事,遷郎中,告歸主講鍾山書院,年八十五卒,有《惜抱軒全集》《九經説》《三傳補注》等書,學者稱爲惜抱先生。嘗撰集《古文辭類纂》及《今詩選》以教後進,而《古文辭類纂》尤..

    朱东润 2025-08-31
  • 第六十五 方苞 劉大櫆

    清初古文家侯方域、魏禧,皆天才縱恣,不屑屑拾古人唾余。汪琬文稍質厚,然其《答陳藹公論文書》,亦謂古人爲文,其中各有所主。 [1] 蓋清初之人,席前明余習,其議論固如此。及桐城派代興而論大變。桐城派以方苞爲..

    朱东润 2025-08-31
  • 第六十四 李漁

    聖歎評《西厢》,全是文人見地,于戲曲之甘苦,未能深知。至李漁則以戲曲家而論戲曲,其中甘苦,言之娓娓,此則吾國文學批評中僅有之人才也。漁字笠翁,錢塘人,康熙時流寓江寧,著《一家言》,有《風筝誤》等傳奇十..

    朱东润 2025-08-31
  • 第六十三 金人瑞

    明季以來,批評戲曲及小説之風漸盛,逮明社既屋,其風不衰,而金人瑞、李漁二人之論,遂爲一代之高峰。自兹以降,間有述作,莫能與之伍矣。述金人瑞之論于次,李漁别見。人瑞一名喟,字聖歎,長洲人。本姓張,名采,..

    朱东润 2025-08-31
  • 第六十二 清初論詞諸家

    清初詞家以雲間爲最盛,及王士禛官揚州司理,主持東南風雅,其時則有董以寧、鄒祗謨、彭孫遹等和之,皆得盛名。既而漁洋入朝,位高望重,絶口不言倚聲, [1] 而羨門亦悔其少作,不欲人知矣。同時朱彝尊、陳維崧並世..

    朱东润 2025-08-31
  • 第六十一 葉燮

    葉燮字星期,號已畦,嘉善人,康熙進士,官寶應知縣,被劾歸,居吴縣之横山,學者稱爲横山先生,有《原詩》,《已畦詩文集》。《原詩》有《内篇》《外篇》,其説以不蹈襲前人,能自立言爲主,深源於正變盛衰之所以然..

    朱东润 2025-08-31
  • 第六十 吴喬 趙執信 [1]

    李、何言格調,漁洋言神韻,格調之説變而爲枵響,神韻之説流而爲蹈空,兩説均不能無弊。 [2] 與漁洋並世而立論違反者,則有吴喬、趙執信。喬字修齡,崑山人,有《圍爐詩話》、《西崑發微》、《答萬季野詩問》。執信..

    朱东润 2025-08-31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