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驼庵传诗录 / 顾随

初唐三家诗

2025-07-05 14:55 驼庵传诗录

一、王绩五律《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

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字无功,王通(文中子,人称门多将相文中子)之弟,善饮,作有《五斗先生传》,又作《醉乡记》。

王无功写《野望》时心是无着落的。徙倚欲何依,欲何依三字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亦即寂寞心。真正寂寞,外表虽无聊而内心忙迫,王氏此诗便在此情绪中写出。

王氏此诗是凄凉的。平常人写凄凉多用暗淡颜色,不用鲜明颜色。树树两句,牧童两句,相顾两句,生机旺盛。

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是内外一如,写物即写其心,寂寞、悲哀、凄凉、跳动的心。若但曰树树秋色,山山落晖,便死板了。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是生的色彩。若但曰牧童驱犊,猎马带禽,也死板了。此二句是事,既曰事,自有生、有人。无功写此二句时,真与牧童、猎人同情。牧童驱犊返,多么自在;猎马带禽归,多么英俊!无功的确感到其自在、英俊(有英气)。(自得与自在不同,自在是静的,自得是动的。自得,非取自别人,是收获而能与自己调和,成为自己的东西。君子在礼乐庙堂中固可自得,即使绑赴法场,仍是自得。此近于佛家所谓性不灭。)

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真是生的色彩。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诗中二句是生的色彩、力的表现,遮天盖地而来,而又真自在。全首只此二句好。王维诗《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不能将心、物融合,故生的色彩表现不浓厚。王维四句不如无功猎马带禽归一句。

王氏首尾四句不见佳,然诗实自此出,此诗之成为好诗不只在中间两联。

二、沈佺期七律《古意》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沈佺期,字云卿。以人品论,沈云卿不及王无功,王为隐士,狷洁自好,沈品不高,中宗时的韦后执政,沈尚为作《回波词》。

古意下或有呈补阙乔知之;又古意一作独不见。

唐诗之好处有两点:(一)韵味(神韵)、韵;(二)气象。韵味有远近,气象有大小。凡一种作品文体初一发生时气象皆有阔大处,五言诗之在汉,七言诗之在唐,词之在北宋,曲之在元,皆气象阔大,虽然谈不到细致。晚唐诗每字称量而出,故不及盛唐气象。

王无功由隋入唐,故其诗带点凄怆衰飒情味。鲁迅先生作品亦然,凝练结果真成一种寂寞,不但冷淡是如此,写热烈亦然,终不能阔大、发皇。

沈佺期诗真是初唐诗,气象好,色彩、调子好。

《古意》略说:

首言卢家少妇,则莫愁也;堂曰郁金,梁曰玳瑁,则豪家也。次句海燕双栖,则良辰美景也。一首愁苦之诗,看他开端如此富丽,且莫说是修辞学所谓对比。

三句九月寒砧催木叶言闺中,四句十年征戍忆辽阳言塞外,始入本意,正写愁苦,而音节如此朗畅,气象如此阔大,以视后人,一切愁苦皆被压倒,真乃天地悬隔也。诗人对人生极富同情心,而另一方面又极冷酷,能言人之所不能言,欣赏人之所不敢欣赏,须于二者(同情心、冷酷)得一调和。极不调和的东西得到调和,便是最大成功、最高艺术境界。后人作诗,不是杀人不死,便是一棍棒打死老虎。后来诗人之作品单调,便是不能于矛盾中得调和。愁苦是打击、摧残、压迫,使人志气不能发扬,而沈云卿此诗写得好。

五、六两句,白狼河、丹凤城,属对之工且不必说,须看他又是一句塞外,一句闺中,开合之妙,真与三、四两句相同,而所谓气象与音节者,殆将过之,此真《中庸》所说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十四章),更不必说后人诗如寒蜩声咽、辕驹气短也。学者须于此处着眼,不可轻轻放过。这四句中,寒砧对征戍,音书对秋夜,不工,而气象好。

七、八两句是结,不见有甚奇特,吾人不必责备,故亦不苛求。(八句末之流黄,参古乐府《长安有狭斜行》中妇织流黄之句,则流黄似是布帛之类。《文选》之《别赋》晦高台之流黄,李善注引《环津要略》:间色有五:绀、红、缥、紫、流黄也。此则流黄似颜色矣。)

古人诗开合好,尤其唐人,至宋人则小矣。如陆放翁诗: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陈简斋诗: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虽亦有开合,而皆不及沈佺期《古意》开合大。

作品不能无意,然在诗文中,文第一,意第二。诗是要人能欣赏其文,不是要人了解其意。语言文字到说明已落下乘,说明不如表现。(处世做人有时非说明不可,然亦要简明。)诗之好坏不在意之有无,须看其表现如何。七言之一、三、五字用字当注意。字形、字音皆可代表字义,字音应响亮。黄山谷诗与老杜争胜一字一句之间,而不懂字音、字形与意义关系之大。如其:

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

说的是柔,而字字硬。至如写字,余谓当有六面,今人只讲四面,不注意上面、底面,一起一落。梁武帝说王羲之之字龙腾虎掷,今人字如通草花、纸扎人,是死的。白乐天《琵琶行》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听便似拨弦声;后写琵琶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字音便好。古人是以声音、字形表现意义,不是说明。

沈氏此《古意》七律,可为唐诗中律诗压卷之作,后人诗尽管精巧,不及其大方。

三、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人诗不避俗,自然不俗,俗亦不要紧。宋人避俗,而雅得比唐人俗得还俗。(六言诗易俗。)

关于《登幽州台歌》,沈归愚曰:

余于登高时,每有今古茫茫之感。古人先已言之。

(《唐诗别裁集》卷五)

沈氏之言虽不错,然不免使原诗价值减低。语言文字有时化石了,便失去力量,今古茫茫四个字是对,而等于没说。丈夫自有冲天志,不向如来行处行。(真净克文禅师语)

余之《苦水作剧馋秀才》中有上天下地中间我,往古来今一个人之语,人在社会上有摩擦时,我的意识最强,此实为不健康的。人不往高处看,不往深处想,觉得自己了不得;一到高处、深处,便自觉其渺小。

如对以上所讲三首诗加以区分,则:(一)王诗,写景;(二)沈诗,抒情;(三)陈诗,用意。陈诗也是写景,也是写情,然情、景二字不足以尽之,故名之曰意。

前人论诗常用意字诗意、用意。今人所谓意,与古不同,后人所用意皆是区别人我是非。袁枚《随园诗话》举生时百事中,惟不最有趣。生时得不来,死后独不去,谓之为用意,而究有何意?或有作项王诗者博得美人心肯死,项王此处是英雄(吴伟业《戏题仕女图虞兮》)亦用意之作,较上诗佳,尚有力,然亦不出人我是非。诗所讲意,应是绝对的,无是非短长。(俗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正是心服所至,是绝对的。)

意=理。世俗所谓理,都是区别人我是非,是相对的。相对最无标准,辩白不能使人心悦诚服。诗可以说理,然不可说世俗相对之理,须说绝对之理。凡最大的真实皆无是非、善恶、好坏之可言。真实与真理不同,真实未必是真理,而真理必是真实。说理应该说此理,否则要小心。

陈氏此诗读之可令人将一切是非善恶皆放下。此诗可为诗中用意之作品的代表作。

前说沈氏《古意》可为唐律诗压卷作,气象好,然诗中无哲理,虽然写的也是人生,而只是个人的、局部的,不是永久的、普遍的。而哲理是超时间、超空间,所以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可以说是说理的。诗中不但可以说理,而且还可以写出很名贵的作品、不朽之作,使人千百年后读之尚有生气。不过,诗中说理不是哲学论文的说理。其实,高的哲学论文中也有一派诗情,不但有深厚的哲理,且有深厚的诗情。如《论语》及《庄子》之《逍遥游》《养生主》《秋水》等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不但意味无穷(深刻哲理),而且韵味无穷(深厚诗情)。诗中可以说理,然必须使哲理、诗情打成一片,不但是调和,且要成为一,虽说理绝不妨害诗的美。A philosopher,in his best,is a poet;while a poet,in his best,is a philosopher.

陈诗有力。力并不是风趣、风格、风韵,然力可产生此三项。渔洋论诗主神韵,而渔洋诗法瘟,即因无力。力,要专一、集中。(一艺成名,不能只看人成功,不看人用功。)

三篇诗分言之:一为写景,一为抒情,一为说理。然三篇合言之,亦有相同者。做学问须能于同中见异、异中见同。三篇诗相同处即初唐的一种作风。初唐作风:一点是动,是针对六朝梁陈诗的静的;一点是音节,此亦生于动;又一点是气象阔大,后人写诗多拘于小我,故不能大方。

从音节说,沈氏《古意》末二句稍差,而前六句好,所以行。

余有诗《病起见街头有鬻菊者,因效杨诚斋体成长句四韵》:

嫌杀街头卖花担,触眼黄花分外黄。

早识新吾非故我,不知今日是重阳。

风来欲扫千林叶,波漾先生两鬓霜。

南北东西何处好,愿为鸿鹄起高翔。

此诗前六句可勉强立住,好全仗后两句,而后两句音节没翻上去。

南宋姜白石与范石湖、杨诚斋、陆放翁同时,四人中仅白石为布衣,而与诸人往来甚密。白石有七绝:

布衣何用揖王公,归向芦根濯软红。

自觉此心无一事,小鱼跳出绿萍中。(《湖上寓居杂咏》其七)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

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过垂虹》)

唐诗音节爽朗、气象阔大,白石诗好但小气。白石诗可为初学者入门,然此在佛家乃声闻小众,学诗者须更深求。上述白石诗后一首好在末二句,前二句有名而并不太好;第一首末二句颇似禅,可参。说自觉此心无一事,而小鱼跳出绿萍中,是有事?是无事?第二首之回首烟波十四桥,是有意?是无意?很难说。中国诗之好就在此。《登幽州台歌》一首风雷俱出,是唐人诗,且是初唐诗;白石诗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孟子尽心下》)。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白石《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七)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放翁《剑门道中遇微雨》)

人间跌宕简斋老,天下风流月桂花。

一壶不觉丛边尽,暮雨霏霏欲湿鸦。

(简斋《微雨中赏月桂独酌》)

上所引三诗,诗中常有此境界,可谓之为自我欣赏或自我观察、自我描写,哲学一点可谓之自我分析、自我解剖。

从世法讲,心往外跑,即放心,没有返照。曾子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是收放心,作返照。凡能称得起诗人、哲人者,皆须有此返照功夫,且此为基础功夫。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二十首》其五)亦是返照自我。没有自我反省,稍错仍自觉不错,这便要不得。差以毫厘,谬以千里。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欲纠此病,须能自我扩大。自我扩大,非无自我欣赏、自我观察、自我描写,而是小我扩张为大我(此大我与哲学上之大我又不同)。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此伤感连老杜自己也在内,可不专是自己,所以为大我。是伤感,是悲哀,是有我,然不是小我,故谓之大我。王绩《野望》中间两联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牧童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近于客观,老杜此二句是主观。然说客观也罢,主观也罢,究竟是谁观?王氏所谓树树山山牧童猎马实是说我,且是大我。老杜是内旋,自外向内;王绩是外旋,自内向外。无论是内旋、外旋,皆须有中心,且是自我中心,self-center。自晚唐以来只是内旋,结果是小我了,故自两宋而后无成家之诗人。学诗可从晚唐两宋入门,不可停顿于此。一是自我,二是大我,三是无我。无我最难讲,一不小心就是佛法、禅法。然此所讲非佛、非禅,乃诗法,又不是客观。在自然主义盛行时,如左拉(Zola)、佛罗贝尔[1](Flaubert)他们写小说时,竭力避免主观,不批评,不说是非善恶,甚至连感情也避免,不但无是非善恶之理智,且无喜怒哀乐之感情。至莫泊桑(Maupassant),已渺乎小矣。中国诗法中无我境界,不是法国自然派作风,或者形式、结果上相似,而绝不可认为是一事。

注释

[1]今译福楼拜。下同。

《驼庵传诗录》依据叶嘉莹女士听课笔记整理而成。本书所记讲录前一部分:从先秦之“诗骚”到魏晋之三曹、渊明,再由唐宋之各诗词名家至元明之戏曲大作,直至近代诗词名家王国维。在一个渐进的时间流中,顾随先生以其独到说解揭示出每一位作家所具有的独特作风,更揭示出所有作品之所以能够动人心弦的内在动力;讲录后一部分:顾随先生从诗歌创造角度,对诗歌中的“知、觉、情、思”、“诗歌特质”、“诗人修养”、“诗境”、“诗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阐释。

猜你喜欢

  • 书与禅宗

    诗书中讨生活致弟子滕茂椿(莘园、心圆)十三通一莘园兄青鉴:大作捧读一过,颇有意致。唯句法未能遒炼,尚是功夫不到。余于学诗,自十岁起至卅,仍是门外汉。卅以后,从尹默师游,始稍窥门径。近五年来,致力于黄山..

    19 诗书生活 2025-09-15
  • 人与名作

    笑谈《永庆升平》在临清,被此间主人投辖相留,每日吃睡,更无事可做。案头有一部野书,叫什么《永庆升平》。内中胡说八道,人话不多。但有一段中,几句话说得最妙。底下是那一段的大概节略。有一位张广泰,年少不务..

    41 诗书生活 2025-09-15
  • 文与岁月

    月夜在青州西门上夜间十二点钟左右,我登在青州城西门上;也没有鸡叫,也没有狗咬;西南方那些山,好像是睡在月光里;城内的屋宇,浸在月光里更看不见一星灯亮。天上牛乳一般的月光,城下琴瑟一般的流水,中间的我,..

    22 诗书生活 2025-09-15
  • 刘全福*

    运粮的故事把王保长送走后,刘全福不声不响地在屋檐下踱着,转来转去。他没有一般农人那样的强健的身体,身材不高,很瘦,面孔的表情是冷冷的。他心里几乎从来没有高兴过。已往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使他感到痛苦..

    18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乡村传奇*

    晚清时代牛店子的故事在北地大平原中僻小县份的乡村里,那冬天真像个冬天:寒冷而且寂寞。围绕着村子是空旷的白地,摊开去一直到邻村的脚下。白地里和大道旁连一根草茨儿也没有。便是枯草也没有,那是早已教拾草的小..

    18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佟二*

    佟二是有名字的。他的父亲说他叫佟直;然而村里人都叫他佟二,虽然他并没有大哥。和他亲昵一点的或者同他开玩笑的人,却叫他二佟。叫他佟直或老二的几乎没有。他并没有和别的村农不同的地方。颜面和全身的皮肤,是一..

    17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废墟*

    这是一个秋天,平原的乡村间一个秋天。高粱已杀尽,谷子也割了,在地里长着的只有白薯、花生和残余的棉花。然而它们的叶子全黄了;棉呢,还开着未尽的白花。房五背着粪篮子,顺着大路,转了几个圈子回来。因为秋收之..

    14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孔子的自白*

    孔子南游于楚的时候,有一天,楚国的叶公居然向子路打听起孔子的为人来:你们的先生,孔仲尼,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为什么你们大家都甘心给他老先生赶着车,困苦颠连地跟着他东西南北地跑啊?这问题使子路有些恼..

    10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失踪*

    第六时自一点至两点是三年级的音乐。音乐教员是一位浙江人,也就是T城交际界中有名的刘渡航女士。她照例要迟到十分钟的,等到别级的教员都上了班,教务处空无一人的时候,她才姗姗其来。这天下午,他跑到教务处去躺..

    15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立水淹*

    离家还有一里路,在脚车上早望见了楼。喜得心里扑通扑通地跳!晚间同父亲母亲和妹妹在灯下谈话父亲说:我想你早该来了。学校里不是早放了暑假了吗?我道:我晋京来着呢。在京里又遇见甲和乙,谁知一住就是十来天下去..

    16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反目*

    伊从八岁,便被关在深闺里,一直到十七岁上,除了伊的父亲和伊的小兄弟以外,伊从没见过第三个男子。日间做些针线,夜间同母亲安歇:八九年的生活,总是这个样子。但是伊出落得极美丽,极端重。所以姑母、姨娘、伯母..

    19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枯死的水仙*

    有人送我一盆水仙:她的鳞茎肥白,干净,正如酪酥一样。几枝短而厚的叶子,嫩绿,浓青,又恰似油画画的。我并没有向那个人要这种娇嫩的花;然而他既送给我,无论怎样,我不肯再舍了她不要。道声谢,接过来,摆在书桌..

    14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夫妻的笑*

    街上夜行所见晚九点了! 街上的行人渐渐少了。一条冷僻的街上, 有一座败落的小杂货铺子; 这杂货铺子不过一间大的门面。铺门外边,用四根竿子支起一个凉棚;棚下挂一盏较大一点的煤油灯, 灯下摆着水果摊子。五月鲜..

    17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爱*

    疯人的慰藉他忽然疯了;并且疯的情形极奇怪。我们看他很像一个好人,不过他最怕见人,一见了便吓得立刻合住眼睛。假数我们强使他睁开,他会浑身打战,怕得直抖。他的眼睛发直;面色略为苍白;都和寻常有神经病的人一..

    19 顾随小说集 2025-09-15
  • 第十九 初唐及盛唐時代之詩論

    有唐一代,詩體極盛,然唐人論詩之作,今傳於世者,實不多見。 [1] 明胡應麟嘗綜計之,共分三類,(一)唐人自選詩,(二)唐人詩話,(三)唐人詩圖,語見《詩藪外篇》。陳子昂當武后朝,以文章擅名。盧藏用爲子昂..

  • 杂谭诗之创作

    一、世法与诗法余自谓:诗作不好是因为知道的世法太多,世法使我不能为诗,诗法使我不能入世。学道要多了解人情,了解人情可以多原谅人,疗治自己的荒唐和糊涂。涅克拉索夫(Nekrasov)说:争斗使我不能成为诗人,诗..

    71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杂谭诗人之修养

    一、诗人本身须是诗天地间文学艺术皆可分为两种:形而上 精神 心形而下 物质 物无论为哪一种,只要从人手中制出,必须有诗意。否则,便失去存在之意义与价值。若一人胸中一点儿诗意也没有,那么此人生活便俗到毫无意..

    62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杂谭诗境

    一、神秘与玄妙中国文学神秘性不发达。中国文学发源于黄河流域,水深土厚,有一分工作得一分收获。神秘偏于热带,如印度、希腊。西洋大作家的作品皆有神秘性在内,而带神秘色彩之作品并不一定为鬼神灵异妖怪。如中国..

    57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漫议N、K二氏之论诗

    人说话只是明白还不成,还要说得有劲。旧俄诗人涅克拉索夫(Nekeraspov),彼尝自说:我有整三年,每天没有吃饱过,一年寒冬为房东所逐,宿于贫民窟(loss-house),以撰稿为生。N氏晚年聋而多病,死后,朵思退夫斯..

    62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漫议S氏论中国诗

    《人物与批评》一文载《人间世》(一九三三年出版),作者列顿斯特雷奇(Lytton Strachey),散文家。其中有一段对于中国诗的批评,可供参考。西洋人不甚了解东方,总以之为神秘,尤其是中国思想及中国语言文字。S氏..

    64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