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記新解序
明黄道周《坊記集傳提要》云:「自序以爲聖人之坊亂 注 ,莫大於《春秋》。故其書以《坊記》爲經,而每章之下皆臚舉《春秋》事迹以證,意存鑒戒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婦之閒,原其亂之所由生,究其禍之所由極,頗爲剴切。」云云。按春秋時代,由禽獸進于野人,大約與今海外程度相同。孔子撥亂反正,作《禮經》以引進之,所以用夏變夷,爲禮以教人,使人自知别于禽獸,如用之,則吾從先進者也。由秦漢至今二千餘年,驗小推大,二十二行省,人倫禮教,浹髓入神,至聖之賜也。自歐化東行,一二喜新之士乃欲用夷變夏,所謂以舊坊爲無用而棄之,正爲今世言之。故仿黄氏之意,再解此書,用進化説,獨尊孔經,以撥全球之亂,推禮教于外人。所謂「凡有血氣,莫不尊親」者,禮教固不囿于中國一隅也。癸丑冬至,廖平自序。
注 「自序」句:「以爲」原脱,「亂」誤作「記」,兹據《四庫提要》補改。
不分卷。廖平(1852—1932)撰。廖平,字季平,原名登廷,字学斋。四川井研(今四川井研县) 人,清末民国时期经学家。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恩科进士,历官龙安教授、松潘教授、射洪训导。曾受业于王闿运。著书甚多。平作此书,盖仿明代黄道周之 《 〈坊记〉集传》。其著书之旨,大意谓“春秋时代,由禽兽进于野人,大约与今海外程度相同。孔子拨乱反正,作《礼经》以引进之,所以用夏变夷,为礼以教人,使人自知别于禽兽。由秦汉至今二千余年,验小推大,二十二行省,人伦礼教浃髓入神,至圣之赐也。自欧化东行,一、二喜新之士,乃欲用夷变夏,所谓以旧坊为无用而充之。正为今世言之,故仿黄氏之意,再解此书,用进化说,独尊孔经,欲以拨全球之乱,推礼教于外人。”于此可见今文经学家的治学风格。是书引《大戴记·礼察》、《小戴记·经解》及董仲舒《春秋繁露·度制》三篇,以当序例,比附尚属切当。又据沈约之说,以凡称子言者皆为子思,非孔子,故六经外并引《论语》,解说亦不为无据。廖平著书,好立新意,多为异说,独此书虽多新解,且间以外国事迹参证,然较其它书平实。有《六艺馆丛书》本 (1925年四川存古书局集成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