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驼庵传诗录 / 顾随

李贺三题

2025-07-05 15:23 驼庵传诗录

一、说长吉诗之怪

李贺,字长吉。《李贺歌诗集》或称《昌谷诗集》。李乃中唐人,与退之同时,韩退之《讳辩》即为李贺作。中唐诗人中之怪杰李贺。或曰中唐诗人好怪,如皇甫持正、卢仝、韩退之。皇甫好作怪文,卢怪而不杰,韩则杰而不怪。杰而且怪者则李贺,或其天性如此,且时有好怪之风。

杜牧《李贺歌诗集序》论李贺诗:

盖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无得有是?使贺且未死,少加以理,奴仆命骚可也。

由序文之中几句话观之,小杜不仅能诗,且真懂诗。

李长吉年龄有限,经验功夫不到,若年寿稍长,或当更有好诗。然而读其诗者并不白费,即因其尚有幻想。此条路自《庄子》、楚辞后,几于茅塞。至唐而有长吉。不论其怪僻,然不能出人情之外。故事中有人情味者,淡而弥永。鬼怪故事,令人毛骨悚然,The hairs stand on the head。刺激性最不可靠,鬼怪故事不如人情故事味道淡而弥永。新鲜亦刺激,如余之诗句梨树飘香是夏初(《夏初杂诗》),虽新鲜而不耐咀嚼,不如明月照高楼(曹子建《七哀》)、池塘生春草(大谢《登池上楼》)味永。

旧俄安特列夫(Andreev)写《红笑》是刺激。契柯夫(Chekhov)有俄国莫泊桑(Maupassant)之称,写日常生活比莫泊桑还好。有人说安特列夫让人怕而不怕,契柯夫不让人怕真可怕。李长吉的诗就是让人怕而不怕,老杜才真可怕。

长吉有幻想,而幻想与人生不能成为一个,不能一致。若能,则真了不起。

吾国人没幻想,又找不到人生。老杜抓住人生而无空际幻想,长吉有幻想而无实际人生。幻想中若无实际人生则不必要,故鬼怪故事在故事中价值最低。《聊斋志异》之所以好,即以其有人情味,如《小谢》《恒娘》《长亭》《吕无病》,其鬼怪皆人化了。《聊斋志异》文章不高,思想亦不深,而其人情味可取,是其不可泯灭处。

要在普遍中找出特别。长吉便没有诗情,若不变作风,纵使寿长亦不能成功好诗。诗一怪便不近情。诗人不但要写小我的情,且要写他人的及一切事物的一切情、同情。花有花情,马有马情。人缺乏诗情即缺乏同情。诗人固须有大的天才,同时亦须有大的同情。吾人固不敢轻视长吉之诗才(诗确有才),然绝不敢首肯其诗情。义山便有诗情,虽不伟大。

幻想是向上的观照,人生是向下的观照,不可只在表面上滑来滑去。而向下发展须以幻想为背景,向上发展亦须以观照为后盾。观照是实际人生,实者虚之,虚者实之如用兵焉。幻想说严肃一点便是理想。人生总是有缺陷的,而理想是完美的。诗人不满于现实,故要求理想之完美。(青年最富此精神,尤其爱好文学者。)

杜牧说长吉诗骚之苗裔,理虽不及,辞或过之。理,总言其内容:感情、思想、智慧(智慧与思想不同)《离骚》有幻想,故怪奇,亦有理感情、思想;长吉之理不及《离骚》,而幻想怪奇方面表现于文字者过之。杜牧所谓骚有以激发人意,激发人意非刺激,乃引起人印象。《离骚》是引起人一种印象,李贺是给予人刺激。

长吉除思想不成熟外,技术亦不成熟。如:

鸡唱星悬柳,鸦啼露滴桐。(《恼公》)

或曰:是互文也。实在不合逻辑,不合修辞。老杜《秋兴八首》其八有二句:

香稻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此二句,亦动名词倒装,而并非不可解,且更有力,言此粒只鹦鹉吃,此枝仅凤凰栖,故曰鹦鹉粒、凤凰枝。唐人诗在技术上,义山最成熟,取各家之长,绝不只学杜,如《韩碑》学韩退之。然其中尚有个性,虽硬亦与韩不同。学问有时可遮盖天性,而有时不能遮盖。义山七古亦曾受长吉影响,而比长吉高,即因其思想高,幻想有实际人生做后盾。至其技术,写得最富音乐性,完全胜过长吉。如其《燕台诗四首秋》:

月浪冲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

似长吉而比长吉好。长吉之《罗浮山人与葛篇》: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太生硬。义山称月曰浪,曰天宇湿,确有此感。

李贺有《神弦曲》:

西山日没东山昏,旋风吹马马踏云。

画弦素管声浅繁,花裙步秋尘。

桂叶刷风桂坠子,青狸哭血寒狐死。

古壁彩虬金帖尾,雨工骑入秋潭水。

百年老鸮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

中国字单音单体,故易凝重而难跳脱。既怪奇便当跳脱、生动,故李贺诗五言不及七言(故老杜写激昂慷慨时多用七言,字向纸上皆轩昂)。

《神弦曲》,祭神之诗,与《九歌》同。《九歌》能给人美的印象,而李贺诗给人印象只是怪。字法、句法、章法皆怪,连音都怪;且其一句多可分为二短句,显得特别结实、紧。怪,给人刺激,刺激之结果是紧张。《九歌湘夫人》: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有高远之致,所写者大也。而若《九歌少司命》: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所写小,而亦高远。李贺《神弦曲》便无此高远之致,只是一种刺激而已。神奇、刺激、惊吓之感情最不易持久。写神成鬼了,便因无高远之致。

说画弦素管,不说朱弦玉管,便怪。浅繁,音不高而紧张。花裙句盖说舞女,非说神。桂叶刷风桂坠子,青狸哭血寒狐死二句,不是凄凉,也是刺激,有点恐怖。古壁彩虬金帖尾,雨工骑入秋潭水二句说壁画,也是刺激;雨工,鬼工。此种诗只是给人一种刺激,无意义;且此诗章法亦不完备,章法上无结尾。《九歌》则有始有终。

李贺所走之路为别人所不走,故尚值得一研究。人若思想疯狂、心理病态,则其人精神不健全。李贺诗有时怪,读时可不必管。

一人诗必有一人作风,而有时能打破平常作风,写出一特别境界,对此当注意之。如老杜赠太白诗便飘逸;太白赠工部诗则沉着,亦与平常作风不同。江西派陈简斋五言诗有时似晚唐。李贺诗有时不怪。此种现象当注意,有意思,而且好。如贺之《塞下曲》末二句: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

真有盛唐味,不怪而好。

至如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罗浮山人与葛篇》),则怪而不好。

二、长吉之幻想

李长吉贺,鬼才(奇),与太白仙才并称二李,合李义山为三李。李义山颇受长吉影响,故其诗多有奇异而不可解者。奇新,奇非坏,出奇制胜,未可厚非。但既曰新,便有旧。陶渊明诗不新不旧,长吉诗一看新,看过数遍,不及陶诗味厚。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罗浮山人与葛篇》)

他人绝无此等句,此为长吉之幻想。诗人之幻想颇关紧要,无一诗人而无幻想者。《离骚》上天入地,鞭棰鸾凤,此屈原之幻想也。老杜虽似写实派诗人,其实其幻想颇多。如其《醉歌行》之树搅离思花冥冥即有幻想。[1]鲁迅是写实派,《彷徨》尤其写实,而此书以《离骚》中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四句置于书之前面而能得调和。但诗人的幻想非与实际的人生联合起来不可,如能联合才能成为永不磨灭的幻想;否则是空洞,是空中楼阁,castles in air。德国歌德(Goethe)《浮士德》中之妖魔虽是其幻想,乃其人生哲学、人生经验;但丁(Dante)《神曲》游地狱、上天堂,亦其人生哲学、人生经验,故能成为伟大的作品。

幻想与实际人生的关系如下图:

诗必须空想与实际合二为一,否则不会亲切有味。故幻想必须使之与经验合二为一,经验若能成为智慧则益佳。老杜四十岁以后诗无长进,虽有经验然未成为智慧。如: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要说言中有物,不能说不沉痛,而实不能算好诗。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珷玞(元遗山《论诗三十首》其十)。微之以为少陵排律好,元好问以为不然。若前所举二句亦珷玞,非老杜好诗,有经验、无智慧。又如:

南使宜天马,由来万匹强。

浮云连阵没,秋草遍山长。

闻说真龙种,仍残老骕骦。

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五)

浮云二句好,人非认以前一类即认此等句,有物外之言。然此皆不能真得老杜精神。后沈归愚、王渔洋等虽不捉摸老杜之我已无家等句,而捉摸其浮云二句,此亦不成。差以毫厘,谬以千里。实当注意其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此真老杜的好诗。末二句真是老杜。无论写什么绝摔不倒,与魏武老骥伏枥之静者不同。杜此诗虽非智慧,然已在经验外另有东西,有力,是活着。

长吉诗幻想虽丰富,但偶见奇丽而无长味。必得根植于泥土中(实际人生),所开幻想之花才能永久美丽。出于淤泥而不染才可贵,豆芽菜根本不在泥土中,可怜淡而无味。极美丽的花朵,其肥料是极污秽之物。近代青年不肯实际踏上人生之路,不肯亲历民间生活,而在大都市中梦想乡民生活,故近代文学难以发展。吾人努力为文学,应有牧师传教之精神,牧师每每独自至荒僻之地传教。从事文学者,其有此精神乎?吾人必先于实际生活中确实锻炼,好好生活一下。

李长吉的觉有点迟钝,怪而晦涩,只是幻想。长吉当然是天才,可惜没有物外之言。余有《夜禅曲》效李长吉体:

银河西转逗疏星,璧月东升带露萤。

如来妙相三十二,琉璃绀碧佛火青。

潭深毒龙时出水,夜静老猿来听经。

衲子掩关四禅定,挂壁剩有钵与瓶。

《夜禅曲》有幻想,无经验,已落第二招。余有二句病来七载身好在,贫到今年锥也无(《夜坐偶成长句四韵》),非真实,言精神无着落也。无论思想情感,必须自己得来才成,从书上学到的皆纸上谈兵。《夜禅曲》所写皆从书本上得来,所录之三分之一尚为可看的。其馀三分之二更糟,只是学宋诗而已,无甚好。宋人诗只是文字障,好容易把皮啃下,到馅也没什么。长吉诗作得好的,则不分皮馅,合二为一。读者若不知其味,一为味觉迟钝;一则作者作品根本不佳。《离骚》皮馅合一,而且好,成功。长吉未成功。

长吉幻想极丰富,可惜二十七岁即卒,其幻想不能与屈原比,盖乃空中楼阁,内中空洞。不过,长吉诗除幻想外尚有特点,即修辞功夫:晦涩。晦,不易懂;涩,不好念。诗本应该念着可口,听着适耳,和谐,表现易明了。但长吉诗可读,虽不可为饭,亦可为菜;虽不可常吃,亦可偶尔一用。晦,可医浅薄;涩,可医油滑。李贺诗进可以战,退可以守,绝不致油滑腐败。

注释

[1]叶嘉莹此处有按语:莹不以为然。

三、《李凭箜篌引》

长吉有诗《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引,乃诗之一种。引有引申之意、长之意。中国音乐中激昂恢弘之音皆自外来。中国古乐和平、简单,有神韵。琴,有和平之意,和平之境界静。《诗经》有句:神之听之,终和且平。(《小雅伐木》)以中国固有的和平精神加上佛教思想是此境界。

读长吉诗,一字一句不可空过。

首句吴丝蜀桐张高秋,张者,张弦。次句空山凝云颓不流,颓者,颓委不振。第三句湘娥啼竹素女愁,不用其他女神而用湘娥、素女者,二女神皆孤单。女性原静,而又孤单,更静;静中有动,冷中有热,有活的情,故曰啼竹、曰愁。静中有动,而动中又有静,音响是静。动静是调和的,由动而归于静,静中有动。以上三句甚有力,逼出李凭中国弹箜篌一句。白乐天写诗不甚费心力,必先写弹,如其《琵琶行》,先写犹抱琵琶半遮面,后写大珠小珠落玉盘。李贺用力。中国者,言李凭乃国中第一耳。长吉此首止此四句。李乃不成熟的诗人,死得太早。一生只廿七岁而即有此诗,有天才。

四句之后转韵,一韵不如一韵。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二句,昆山句是声,芙蓉句是形,意思甚好而写得不好,不知说的是什么,何以芙蓉泣而香兰笑?故所写非花之感动,乃弹箜篌之形。且此二句相对。李贺之幻想颇有与西洋唯美派相通处,有错感(感官的交错),如见好看的东西想吞下去,即视觉、味觉之错感。唯美派常自声音中看出形象,颜色中听出声音。法国一诗人兰波(Arthur)曾分五音为五色,乃诗人感觉锐敏之故,而同时亦成为一种病态。平常是健康,刁钻古怪是美,而即病态。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二句,余喜欢,前二句没写好,此二句写得好。十二门,长安门也;融冷光,秋夜冷光易融。前之空山凝云颓不流写的是静,十二门前融冷光写的是动,而动静相通。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二句有名,而余不喜欢,即王静安所谓隔。必须二极端调和,走一极端不成。诗让人全懂了,不成;全不懂,亦不成。十二门前融冷光让人费事而能懂,石破天惊逗秋雨则费力,不懂,隔。抓的是痒处而隔,意甚好,写得不好。愈往后念,愈不可懂。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不知所写为何。谁梦?李凭绝不能梦,且老鱼、瘦蛟乃李好奇太过之处,声音圆润岂可以老鱼、瘦蛟写之?想得太过。

《驼庵传诗录》依据叶嘉莹女士听课笔记整理而成。本书所记讲录前一部分:从先秦之“诗骚”到魏晋之三曹、渊明,再由唐宋之各诗词名家至元明之戏曲大作,直至近代诗词名家王国维。在一个渐进的时间流中,顾随先生以其独到说解揭示出每一位作家所具有的独特作风,更揭示出所有作品之所以能够动人心弦的内在动力;讲录后一部分:顾随先生从诗歌创造角度,对诗歌中的“知、觉、情、思”、“诗歌特质”、“诗人修养”、“诗境”、“诗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阐释。

猜你喜欢

  • 杂谭诗之创作

    一、世法与诗法余自谓:诗作不好是因为知道的世法太多,世法使我不能为诗,诗法使我不能入世。学道要多了解人情,了解人情可以多原谅人,疗治自己的荒唐和糊涂。涅克拉索夫(Nekrasov)说:争斗使我不能成为诗人,诗..

    4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杂谭诗人之修养

    一、诗人本身须是诗天地间文学艺术皆可分为两种:形而上 精神 心形而下 物质 物无论为哪一种,只要从人手中制出,必须有诗意。否则,便失去存在之意义与价值。若一人胸中一点儿诗意也没有,那么此人生活便俗到毫无意..

    5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杂谭诗境

    一、神秘与玄妙中国文学神秘性不发达。中国文学发源于黄河流域,水深土厚,有一分工作得一分收获。神秘偏于热带,如印度、希腊。西洋大作家的作品皆有神秘性在内,而带神秘色彩之作品并不一定为鬼神灵异妖怪。如中国..

    3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漫议N、K二氏之论诗

    人说话只是明白还不成,还要说得有劲。旧俄诗人涅克拉索夫(Nekeraspov),彼尝自说:我有整三年,每天没有吃饱过,一年寒冬为房东所逐,宿于贫民窟(loss-house),以撰稿为生。N氏晚年聋而多病,死后,朵思退夫斯..

    2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漫议S氏论中国诗

    《人物与批评》一文载《人间世》(一九三三年出版),作者列顿斯特雷奇(Lytton Strachey),散文家。其中有一段对于中国诗的批评,可供参考。西洋人不甚了解东方,总以之为神秘,尤其是中国思想及中国语言文字。S氏..

    3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欣赏·记录·理想

    中国诗人对大自然是最能欣赏的。无论三百篇之杨柳依依(《小雅采薇》)或楚辞之嫋嫋兮秋风(屈原《九歌湘夫人》)等,皆是对大自然之欣赏。今所说在于对人生之欣赏,如李义山。义山虽能对人生欣赏,而范围太小,只限..

    3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知·觉·情·思

    冯文炳(废名)有《谈新诗》一文,文中主张新诗与旧诗不应只是形式的不同,乃内容的不同,谓旧诗中往往有诗的散文,如黄山谷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池口风雨留三日》),又如义山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

    3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古代不受禅佛影响的六大诗人

    中国诗与佛发生关系者固多,而不发生关系者亦能成诗人,且为大诗人。东汉、魏、六朝人多信禅;诗人不在佛教禅宗之内者,数人,乃大诗人。首推陶渊明。陶不受外来思想影响。人皆赏其冲淡,而陶之精神实不在冲淡,自冲..

    3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论王静安

    论王静安一、境界说我见诗之体裁有二重性格:一为文字表现,不限写在纸上者,口语、歌谣并算文字;一为音声表现。上古两者相合,汉以后有徒诗。徒,但也,但为诗言志而不能歌永言(《尚书尧典》)。徒诗之外,尚有乐..

    3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谈元曲

    一、元剧中之悲剧人生实难,死如之何。(陶渊明《自祭文》)《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等,元剧中之悲剧。悲剧中人物有两种:(一)强者,与命运战斗(反抗);(二)弱者,为命运所支配。中国悲剧中人物多属..

    3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宋词短说

    一、少游词好语言少游写景之作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虽不识字人,亦知其为好语言。欧阳修一点沧洲白鹭飞(《采桑子》)写得大,自在;少游此词凄冷、荒凉,可代表秋天凄冷的一面。欲见回肠,..

    4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说竹山词

    蒋捷,字胜欲,自号竹山,宜兴人。胡适之《词选》说,蒋捷宋末德祐年间曾中进士。宋亡之后,隐居不仕。元成宗大德年间,有许多人推荐他,他总不肯出来做官。南宋末词家多走入纤细、用典之路,而多咏物之作。(同学不..

    2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稼轩词心解

    一个天才是一颗彗星,不知何所自来,不知何往而去。西洋称天才为彗星;在中国,屈原是一颗彗星。此外,诗中太白,词中稼轩。辛稼轩,山东人,性情豪爽,热烈,少年带兵,而读书甚多,写词有特殊作风,其字法、句法便..

    4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闲叙《樵歌》

    《樵歌》,朱敦儒(希真)一生第三个时期晚年闲居时期的词。胡适先生说朱敦儒:这时候,他已很老了,饱经世故,变成一个乐天自适的词人。这一个时期的词,有他独到的意境,独到的技术。(《词选》)然而,独到未必就..

    3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词之三宗

    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为黄庭坚(山谷)、陈师道(后山)、陈与义(简斋)。词史亦有一祖三宗,词之一祖乃李后主,词之三宗乃冯延巳(正中)、晏殊(同叔)、欧阳修(六一)。词之一祖乃李后主,..

    2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真实诗人陆放翁

    明前后七子有复古运动,提倡汉魏盛唐文学,如唐代韩愈之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答李翊书》),而其创作离所提倡的标准甚远。清以后盛行宋诗,多学江西诗派黄山谷。通常所谓宋诗乃江西诗派之专称,西昆体及陆游不在..

    4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简斋简论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宋史》有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言简斋尝以《墨梅》诗受知于徽宗,又言高宗尤喜其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怀天经智老因访之》)之句。方回《瀛奎律髓》言诗当以杜甫为一祖,..

    4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宋诗说略

    古人说文以载道、诗言志,故学道者看不起学文者(程伊川以为学文者为玩物丧志),学诗者又谓学道者为假道学二者势同水火,这是错误。若道之出发点为思想,若诗之出发点为情感,则此二者正如鸟之两翅不可偏废。天下岂..

    2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唐人诗短论

    一、初唐五言古作五古比作七古难。宋人对五古已不会作。宋人苏轼、黄庭坚对唐人革命,而苏、黄之五古甚幼稚。余对古人之作少所许可,而亦多所原谅。因自己写作,知写作不易,但对宋人五古,尤其是苏、黄,特别不原谅..

    1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 义山诗之梦的朦胧美

    一、绝响《锦瑟》义山《锦瑟》可谓为绝响之作: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义山这首《锦瑟》诗与其《二..

    2 驼庵传诗录 2025-07-05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